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讯问中的非言语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非言语行为 ,是指与说话者言语行为相伴而产生的身体姿势、手和腿的动作、目光接触、脸部表情以及副语言行为。虽然非言语行为经常被误用 ,但由于其本身固有的非自主控制的特征 ,仍然可以帮助在侦查讯问中识别犯罪嫌疑人的谎言。需要注意的是 ,必须要掌握促进识别非言语行为的有效性的方法 ,尽量提高识别谎言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说谎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的现象.对于说谎判断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研究表明,信息发送者的信息控制力、言语和非言语线索以及个体内在特征,信息判断者的个体倾向性特征和刻板印象均对说谎判断有显著影响.此外,说谎判断发生在人际互动过程中,互动双方的交流时间和互动背景等也会对说谎判断过程有着重要影响.最后,对说话判断研究的未来方向提出了进一步地展望.  相似文献   

3.
赵海艳 《前沿》2012,(10):137-138
非言语交际是除了言语交流之外的一种有效的交流方式,在人类的交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通过简要分析美剧《不要对我说谎》中非言语交际行为中的体态语,来分析电影中非言语行为在犯罪心理学中的运用,阐释非言语交际中的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共性及差异性,从而有效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4.
侦讯中的非言语交流是侦讯双方发出的可能在对方那里产生意义的行为暗示语的加工过程,一般有副言语、体态语、界域语、环境语、物体语五类。侦讯交流中,言语和非言语相互渗透。非言语的信息量大,利用价值大,具有证据价值。非言语在侦讯中的运用,需要正确理解疑犯的非言语线索。非言语行为的影响,有双方和环境三大因素,其表征具有相对性。用其识别谎言时,需要从非言语群的角度分析,还可运用监控、测谎、录音录像等记录、分析非言语行为,其科技含量高,证明效果也好。侦查人员对自身非言语的运用,配合侦讯手段和对话内容,可以营造侦讯气氛等。  相似文献   

5.
哪些信号能帮助我们识别谎言呢?事实上,不能凭借任何单一的线索未可靠地识别一个谎言。当一个人说话对音调升高,很可能暗示这个人在撒谎。说谎对音调升高的原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撒谎的人老爱触摸自己,就像黑猩猩在压抑时会更多地梳妆打扮自己一样。有关识别谎言的线索还包括:回答问题前停顿的时间较长,更加简短的回答,更多的“嗯”和“啊”,更加缓慢的语言以及在说明观点时手臂姿势比平常用得更少。识别谎言的一个关键线索就是微笑。说谎人的微笑很少表现真实的情感,更多的是为了掩饰内心的感情世界。研究显示,微笑并伴随着较高…  相似文献   

6.
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同感,许多人认为测谎和心理素质密切相关,他们认为:由于测谎测的是人说谎时的心理反应,心理素质好的人,在说谎时面不改色心不跳,心理波动较小,那么便很难测出其是否在说谎;而心理素质较差的人,胆子比较小的人说谎时心理反应较为明显,当然很容易探测他的谎言。甚至有人认为测谎耐心理素质较好的人是没有用的,即心理素质好的人是测不出来的。有的人因此会提出这样的一个疑问:测谎作为一种科学技术应当是有普遍适用性的,既然心理素质好的人倒不出来,何以称之为科学呢?还有人觉得更为奇怪的是,崇尚科技、最为…  相似文献   

7.
他语焉不详,他信誓旦旦,他顾左右而言他,你知道他在说谎,你知道你在心碎。为什么男人总是不能坦诚相对?为什么他们总是要以谎言来蒙混过关?疑虑中的女人,让我来告诉你,男人说谎的十大理由。  相似文献   

8.
行为分析是侦查讯问中识别谎言的一种重要方法。行为分析的理论依据在于:犯罪嫌疑人说谎时会引发一定的情感或认知变化,而这种变化必然会通过其行为外显出来。因此,侦查人员可以通过观察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变化来识别其心理状态,进而再结合讯问的具体情境判明其是否在说谎。  相似文献   

9.
谎言就其本质来说是人类对自己的惩罚和戏弄,有善意的谎言却无有价值的谎言,任何欺瞒都没有永久性,一旦揭穿必然会构成伤害。说谎大师希特勒宣称:“广大的群众容易被大谎言所愚弄,反而不易被小谎言所欺骗。”正是他的大谎言不仅毁了他的国家,给半个地球造成严重灾难,最后也彻底毁了自己!  相似文献   

10.
扪心自问     
子肃 《创造》2004,(3):38-38
不久前刚过完百岁生日的文化老人巴金,在20与21世纪之交留给中国人最宝贵的财富,是"说真话". 作为肩负"传道、授业、解惑"职业的教师角色,每当想着该怎么说,则面临职业道德的折磨--讲真话或是讲假话.正如阿·钱德勒在<六大观念>中说"例如,我们去向某个人问路,他也可能诚实地但错误地认为某条路是通过我们目的地的捷径.但实际上,当他告诉我们要走哪条路时,他说错了,但他不是在说谎,然而,如果他事实上知道另外一条道比这条更近,并且他不告诉我们,那么,他的叙述不仅是假的,而且是谎言".  相似文献   

11.
唐代的谎言     
说谎,不但是家常便饭,而且成了某些人的生存手段。不报忧,但忧实际存在着,怎么办,就要想方设法地掩饰,隐瞒,于是,只有靠撒谎来蒙蔽皇上;要报喜,而无喜可报,怎么办?就不得不编喜,造喜,制造喜的假象来哄骗主子,一句话,还是要靠谎言。  相似文献   

12.
周晖 《公安研究》2008,(9):36-40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通过相关的言语刺激,有效唤醒被测人经历的违法犯罪特异心理活动,利用测试仪提取相关心理活动信息。被测人对测试题目言语刺激的反应是被测人对测试题目言语的理解解码过程。测试中,语音、词汇等语言因素和背景图式知识,包括与犯罪相关或无关心理等非语言因素,均会以不同方式影响被测人对言语的解码,解码原理研究有助于提高犯罪心理测试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3.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大都只注重语言的生动、幽默、风趣,殊不知,情绪、声调、眼神、动作、姿态等非言语信号也能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据英国心理学家米谢尔·阿盖依尔等人1970年所做过的一个实验表明,当言语信号与非言语信号所代表的意义不一致时,人们相信的不是言语信号而是  相似文献   

14.
朱四倍 《乡音》2011,(10):19-20
不久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网易新闻中心,对1865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82.1%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社会说谎之风日渐泛滥。如何改变说谎成风的社会风气?75.6%的人表示"精英和官员要坚持说真话,引导社会风气",72.3%的人希望"国家、社会真正推崇、鼓励坚持原则和说真话的人,让说真话者  相似文献   

15.
论交际意图与言语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华 《求索》2007,(4):189-191
交际意图一般是指通过言语行为传达的、进入言语交流过程的意图。从动态的角度看,交际意图具有依附性、交流性、动力性、衍生性和不可控性,可以分为信息意图和动机意图、直接意图和间接意图、显性意图和隐含意图、始发意图与继生意图等类型。言语交际活动中,同一个交际意图可以用多种言语行为传递,同一种言语行为也可以传递多种交际意图,这就要求明示准确,推理正确,以利于交际意图的实现和言语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6.
忠告与提示     
说谎话者鼻子真变长看过著名童话《木偶奇遇记》的人一定都还记得故事的主人公皮诺曹,他因为说谎话鼻子变得越来越长。美国芝加哥嗅觉和味觉研究所最近发现,撒谎者鼻子变长的说法并非只是童话家的杜撰,而是有根有据的科学现象。该研究所经过大量试验证实,人在说谎时会分泌出过量的腺体,刺激鼻内的细胞充血膨胀。虽然这一细微膨胀根本不会被肉眼发觉,更不会像皮诺曹的鼻子那样直通上天,但说谎的滋味毕竟不自在,谎言总有被戳穿的那一天。(羊子)劫匪真猖狂吊车抢银行香港一家储蓄所8月7日清晨发生猖狂盗窃案。约6名歹徒用吊臂车将…  相似文献   

17.
龚敏律 《求索》2012,(5):117-119
中国当代作家面对语言,往往呈现出一种复杂矛盾的情感状态:一方面试图冲破语言带给他们的历史记忆创痛,在作品中书写语言暴力带给人的命运悲剧,以此反思中国的具体历史情境;另一方面,他们在自己的创作中又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语言暴力记忆的深刻影响,致使语言本身带有"文革"痕迹,也使得语言存在着阴柔化、复制性、单调粗糙的缺憾。本文试图探究中国当代作家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言语暴力叙事类型,探究他们在言语暴力叙事背后隐含的创作主旨和文化意图,以及与中外文学资源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流动型社区服刑人员,是指流动人员中的社区服刑人员,即兼属于流动人口和社区服刑人员的那部分人。流动型社区服刑人员,不仅是社区服刑人员中一个特殊群体,而且也是关乎社区矫正制度发展的重要群体。可以通过建立规范的社区服刑人员流动制度、规范的异地托管制度、全国化的社区服刑人员网络管理制度以及"流动之家"等四种管理模式实现流动型社区服刑人员的良性管理。  相似文献   

19.
因征收拆迁实施程序的复杂性以及启动条件的苛刻性,我国房屋拆迁逐渐形成了协议拆迁与征收拆迁并存的二元路径。协议拆迁过程中签订的"非征补协议"宜认定为行政协议。对协议拆迁过程中签订的"非征补协议"的司法审查,不应以违反征收程序而一概认定为违法,应坚持行政协议的双阶审查标准,对"非征补协议"的合法性及合约性进行全面审查。  相似文献   

20.
孩子习惯性说谎,老公晚归的借口,恋人似真似假的告白……真话,假话,如此难辨,苏哲英意外发现的测谎腕带,一遇到假话就立刻识别出来,闪耀的灯光让你的谎言当场现形。这新鲜玩意儿吸引了无数追求新奇的男女的目光。当创意变成商机,“钱途”自然源源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