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柯 《学理论》2012,(23):55-56
维护社会稳定是公安机关社会管理的主要职能之一,但是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以往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中,公安机关往往不能第一时间有所行动,充分反映出公安机关预警机制不全的问题。因此,健全公安情报预警机制,对处理好群体性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必胜 《学理论》2010,(20):118-119
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严重影响了中国基层社会的稳定和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有效解决群体性突发事件,不仅关系到中国基层政府的公信力问题,而且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稳定的大局。本文通过对安徽某市两自然村群体性冲突事件的观察思考,探析了当前中国农村全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并且着重分析了利益因素以及政府责任因素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解决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彭振 《学理论》2013,(11):18-19
群体性事件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它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各种利益冲突的集中体现。我国社会进入了国际上公认的敏感发展阶段,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有些矛盾集中显现,群体性突发事件呈现高发态势。为此应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健全社会组织;建立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构建社会稳定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4.
李园莉 《学理论》2011,(8):70-71
当今世界是一个突发事件频发的风险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正日益成为新时期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及时、深入的了解群体性突发事件,对有效的应对它有重要的作用。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概念、特征及类型方面进行深入解析,力图全面了解群体性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群体性事件多发问题逐渐突出,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公安机关应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其对策是:加强信息预警机制建设;加强日常演练,提高应变能力和处置技巧;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审慎使用警力;加强事件善后处置工作。  相似文献   

6.
历帅  杨健民  王男 《学理论》2013,(11):79-80
当前我国高校的群体性事件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建立一个行之有效、运行良好的事前校园危机预警机制,提高危机处理能力,是高校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不二法宝。构建大学生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的有效路径如下:建立校级领导小组及群体性协调指挥办公室;加强校园预警机制的预案建设,增设总体预案及分类预案;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高校间及高校与政府间的信息沟通;加强校园管理的社会、政府参与度,形成新闻发布制度。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14)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成为威胁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严重隐患,如不能妥善处置和有效预防,则有可能触发更多、更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从而不利于社会政治的稳定。政府机构应加强对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的重视,对有可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提前做好准备,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群体性事件发生所造成的社会危害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由于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凸显,由于矛盾激化,甚至会出现群体性突发事件,给社会稳定带来极大隐患。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试图从我国纠纷化解机制存在的问题或困境入手进行分析,试图探索适合我国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9.
吴月丹 《学理论》2013,(19):55-57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频发,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我们应提高对群体性事件的认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化解社会矛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试图通过分析群体性事件的含义、性质、特征,找出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构建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机制,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转型的日益加剧,社会矛盾激化、群体性事件频发,已成为当前我国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如何认识社会矛盾产生的深层原因,建立有效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事关执政根基稳定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1.
倪瑾 《党政论坛》2011,(7):36-3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转型的日益加剧,社会矛盾激化、群体性事件频发,已成为当前我国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如何认识社会矛盾产生的深层原因,建立有效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事关执政根基稳定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事件折射出的农民利益表达的困境和表达机制的缺陷,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思考.构建和完善新时期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应从保障和完善农民的知情权,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充分发挥人大和政协的利益表达功能、改革和完善信访制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4,(27)
建立完善的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管理机制,是提升高校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的必然要求。在深入剖析当前高校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机制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对高校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机制的内在结构分析,提出从应对预防机制、应对准备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应对处置机制、善后处理机制"五个子机制"构建高校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机制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3,(29)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和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升级,各种社会矛盾和热点问题不断凸显,由此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日益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积极预防、有效应对各类群体性事件是各级政府部门的应尽职责,而其中,公安机关更是责无旁贷。从公安机关的职能角度出发,提出措施有: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进一步完善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进一步加强防暴警察队伍建设;强化公安民警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处在重要的社会经济转型期,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与公民权利意识日渐觉醒的双重交织,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当前影响社会发展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深入探究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找到内在的根本原因,寻求解决办法已成为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努力实现社会平稳发展转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铁路运输组织的“大联动”性和影响面宽的特点,往往成为群体性突发事件冲击的目标。铁路 公安机关应该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及时、准确掌握预警信息,建立集中统 一的指挥机构,制定预防和处置预案,发挥舆论宣传作用,坚持以疏导为主,坚块打击违法等7个方面,正确 处置铁路群体性突发事件,保证铁路运输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7.
我国群体性事件爆发的频率逐年增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思考,对群体性事件中的非理性行为进行有效引导,对于维护政治安定、社会和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通过对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动因进行分析,从风险控制、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角度,探究有效引导群体性事件中非理性行为的方法,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保证社会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理论视野》2009,(9):42-45
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呈多发、频发的态势,直接影响了社会稳定。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必须准确把握群体性事件的规律和特点,深入分析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着力提高处置能力,增强立法、普法和执法的有效性,建立健全预警机制,从源头上消除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不稳定因素,推进政府与社会在群体性事件和其他危机治理中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当前是我国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期,突发性群体事件已经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成为考验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关键指标,正确认识和处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意义重大。本文以西部C市为例,在分析其近年来突发群体性事件总体状况和基本特征基础上,从经济、政治和社会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产生突发群体性事件的根源,最后提出了当前地方政府应对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任娟 《学理论》2011,(29):67-6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群体之间利益的摩擦与碰撞,使得社会问题和体制的缺陷不断显现,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频发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之一。政府部门应该结合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要求,重新构建其职能,努力回应群众呼声,建立群众利益表达渠道;积极解决利益冲突,解决矛盾;控制收入分配,调节、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从而提高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地遏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