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雇佣杀人案件,是指犯罪分子(雇主)以金钱、物质或其他利益为诱饵,雇佣杀手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共同犯罪案件(以下简称"雇杀案件")。雇佣杀人的杀人案件,虽然在整个杀人案件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但往往案情复杂、工作曲折,侦破难度较大,有的甚至成为悬而不决的疑难案件。因此,认真分析研究雇杀犯罪对于及时侦破案件,进一步提高刑侦部门的排难攻坚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雇佣杀人案件的特点浙江省自1980-1994年共侦破10起雇杀案件。这10起雇杀案中有10名犯罪分子(雇主)涉案帮凶杀手32人,其中男性犯罪分子(雇主)7人,女性犯罪分子(雇主)3人,造成6名被害人死亡,4人重伤。总结这10起雇杀案件情况,此类犯罪案件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市道里区常住人口67万人,每天流动人口20余万人,1992年以来,全区共发生杀人案件127起,破获80起,破案率为63%。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及时侦破杀人案件的组织保证近几年来,杀人犯罪已成为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突出重点问题。人民群众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命案能不能及时侦破来检验公安机关的工作,党委和政府也是看那些影响大、危害大的杀人案件能否及时侦破来检验公安机关的战斗力。基于这种认识,几年来我们始终把侦破杀人案件作为打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一是严厉打击杀人犯罪在局党组成员中已形成了共识,分局党组把及时打击杀人犯罪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对案件的情况、发展趋势经常研究,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对疑难案件组织会诊,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党组要求局领导在搞好分管工作的同时,每人都承包主攻案件,人人都做到靠前指挥。  相似文献   

3.
碎尸案件性质恶劣影响巨大,是各地刑侦工作重点.法医工作在碎尸案的侦破中更显得尤为重要.犯罪分子杀人碎尸后,多采取各种毁尸灭迹手段,法医常常遇到残缺不全的、不同腐败时期的碎尸块,尸检难度极大.为探讨这类案件的特点,我们将青岛地区自1985年以来发生并已侦破的10例碎尸案简要分析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自2000年以来,辽宁省的杀人案件发案率在全国排名一直名列前茅。杀人案件的高发,引起了各级公安机关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此逐年加大对杀人犯罪的打击力度。辽宁省2000年侦破杀人案件1397起,破案率为 72.73%;2001年侦破杀人案件1402起,破案率为74.73%; 2002年侦破杀人案件1453起,破案率为79.18%;2003年侦破杀人案件1537起,破案率为84.96%,四年平均破案率为 77.90%。 2000——2002年三年间,辽宁全省法院系统共审理杀人犯罪案犯5022名。通过全面调查该5022名案犯,发现其具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5.
杀人碎尸案的一般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人碎尸案往往由于案犯碎尸手段多样,抛尸地点复杂,从而增加了此类案件的尸检及侦破难度,本文通过对50例已查破的典型重、特大杀人碎尸案件作一回顾性研究,探求杀人碎尸案件的特点、尸检方法,以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文收集1996~2000年发生的已查破的50例杀人碎尸案件资料。1.2方法按杀人碎尸案的案由、受害人及罪犯基本情况以及二者关系、作案地点、碎尸工具、抛尸地点、尸块包装物等项目分别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杀人碎尸案案由50例案中,因夫妻、情侣感情矛盾纠纷20例(40%);表4罪犯职…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徐州市公安机关始终保持了对杀人等大要恶性案件的强劲侦破攻势,特别是2004年以来,我们紧紧抓住“侦破命案专项行动”的契机,以命案必破为刑侦工作最高命题,以建设“平安徐州”为目标,以打造破案攻坚品牌为动力,坚持执法为民,践行命案必破,全力推进杀人案件侦破工作,打了一个翻身仗,走出了多年杀人案件破案率不高的低谷。2004年1—10月,全市发生现行杀人案件133起,破获124起,破案率为93.2%,比五年来的最高破案率提高8.2个百分点;全市有8个县(市、区)实现了命案全破;发生的5起一次杀死2人以上的案件全部破获。此外,还破获杀人积案18起,其中2000年以来的杀人积案13起;破获外省杀人案件10起,抓获本市网上杀人逃犯36名,抓获外省杀人逃犯8名。  相似文献   

7.
由于性变态杀人案件的现场与一些常态人的性犯罪杀人现场、常态人杀人案件伪装现场和精神病患者杀人案件现场有相似之处,给侦查人员把握案件性质增加了难度。对案件认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与报复和奸情杀人案件现场相比较报复和奸情杀人案件现场的尸体损伤有时候也存在手段极其残忍的情景,如被害人尸体的乳房和阴部被切割掉等。但是报复和奸情杀人案件的案犯这一行为不是为了性满足,只是因为对被害人恨到了极端或者为了伪装成性变态杀人现场而为之。这两类杀人案件有一个共性特点,就是案犯与被害人之间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并且关系密切的占多数。报复杀人案件中,虽然也有与被害人之间互不熟悉的,如被雇佣犯罪,但是雇主与被害人之间却是相互熟悉的。况且报复杀人案件的被害者没有性别和年龄之分。而性变态杀人案件的被害人大多为女性并且多是年轻女性。与强奸杀人案件现场相比较强奸杀人案的犯罪分子施用暴力威逼、伤害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迫使对方就范而与之性交,  相似文献   

8.
1996年以来,吉林省通化市、延边州先后发生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柳河系列杀人残害妇女案、朝阳川——延吉系列抢劫杀人案,均被公安部列为全国挂牌督办案件。在公安部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经过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奋力攻坚,两起系列案件分別于2000年11月、2002年1月成功侦破。回顾两起案件侦破工作,我们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认真研究这类案件的规律特点,总结侦破工作经验,汲取工作中的教训,对于提高侦破系列杀人案件乃至其它系列性严重犯罪案件的水平必将带来许多有益的帮助。柳河系列杀人残害妇女案 1996年2月1日,通化市柳河县一家药厂女工张某在一个公厕内被犯罪分子用锐器刺伤臀部。至1997年4月,在该县公厕、街道和室内等不同部位又发生10余起针对青年女性的伤害案件。1997年9月至1999年5月,故意伤害妇女案件开始升级,在柳河县和与其接壤的梅河口市、辽宁省新宾县先后发生9起残害妇女案件,12名青年女性被杀死,3人被杀伤。多名女青年被杀后,腹部被切开,乳房、阴部被割走。在公安部的指导和协调下,在辽宁省公安机关的大力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杀人碎尸、抛尸的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某市连续几年发生了数起犯罪分子选择市中心的大型火车客运站为碎尸后抛尸地点的案件,现将5例抛尸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日前召开的"打击杀人犯罪工作研讨会",分析了杀人案件的情况,研究了杀人犯罪活动的规律特点,总结了这类案件侦破工作的经验教训,是抓住了黑龙江省社会治安的主要矛盾。黑龙江省杀人犯罪活动的严重情况多年以来,黑龙江省杀人犯罪活动日趋向严重化方面发展。不论是犯罪数量、犯罪质量,还是社会危害程度,都远远超出兄弟省市,超出黑龙江省以往各个时期。杀人犯罪已经成为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第一,在全国各省市中黑龙江省杀人犯罪最为突出1983-1994年的12年间,黑龙江省总人口排在全国第14位,杀人案件绝对数有7年排在全国第一位。有5年排在全国第二位。1994年杀人案件达到2162起,比拥有一亿多人口的四川省还多162起、不仅数量多,而且每年都要发生在全国有影响的杀  相似文献   

11.
美国涉枪暴力案件现状美国暴力犯罪突出,居世界之首。犯罪分子持枪杀人、强奸、抢劫、伤害案件比比皆是,屡见不鲜。据1994年美国联邦调查局统计的犯罪记录披露:美国每17秒钟就发生一起暴力犯罪,其中,每23秒钟发生一起凶杀案件,每5分钟发生一起暴力强奸案件,每5秒钟发生一起抢劫案件,每28秒钟发生一起严重伤害案件。美国平均一年发生持枪杀人案件约有1.35万起,作案时,大部分犯罪分子使用的都是手枪。其它涉枪暴力犯罪(如持枪强奸、抢劫、严重伤害)一年约有100万起。每年每1000人中(12岁以上)就有4.5人持枪犯罪,在全部的杀人案件中有56%的案件是涉枪杀人案件;每8起非致命性暴力犯罪中(如强奸、抢劫、严重伤害)就有1起是涉枪案件;每年约有2.1万人因枪受害;美国平均每年约有1.2万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杀人案件高发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杀人案件频发,是全国命案高发的省份之一。杀人犯罪案件在案件地理分布、犯罪动机、时间分布、犯罪场所等方面,有些显著特点;高发的杀人案件与辽宁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分不开。应建立人权保障体系、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建立高效的矛盾化解体系、强化命案侦破等方面着手,着力于瓦解杀人犯罪的动因,遏制高发的杀人犯罪。  相似文献   

13.
雇佣杀人是杀人案件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犯罪形式,它与一般杀人案件的最大区别在于:一般杀人案件是一方直接杀害另一方,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两点连接的直线型;而雇佣杀人案件除"雇主"与被害人之间的因果关系外,又增加了"雇主"与"杀手"之间的联系、"杀手"与被害人之间的联系,呈三点相连的三角型关系。因此,侦破工作的难度更大。几年来,黑龙江省相继破获了雇佣杀人案件19起,通过对这些案件进行分析,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在已破获的19起案件中,共抓获案犯68人,其中"雇主"27人,"杀手"41人,犯罪分子共杀死16人、杀伤3人。案件构成的特点是:"雇主"与被害人之间有明显的厉害关系□企业单位的领导人之间为争夺权势而雇佣杀人。个别企业领导人为了争夺权力,不惜花钱雇杀手除掉对方,从而达到自己掌权的目的。这类案件共发生2起,占10.5%。1994年2月2日,大庆市萨尔图区电业所副所长李维良为了能当上所长,通  相似文献   

14.
杀人现场一般都有血迹,犯罪分子为了隐瞒犯罪事实往往抛尸后对杀人现场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杀人现场由于不能及时发现或发现后不能找到有力的证据,直接影响了案件迅速侦破。笔者通过研究杀人案件血迹的特点和分布变化规律,总结出了杀人现场血迹寻找的重点部位和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系列杀人犯罪,是一种最严重的暴力犯罪,此类案件一经发生便为媒体所广泛关注,也给社会大众带来了心理恐慌。国外一些学者对系列杀人犯罪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我国学者对此类犯罪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有鉴于此,本文在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对此类犯罪的犯罪动机进行初步地探讨和研究,以期对我国的系列杀人犯罪研究及系列杀人案件的防治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2002年4月以来,吉林省吉林市公安局刑警支队针对盗抢机动车犯罪持续高发的态势,认真梳理、科学串并案件,经过6个月的艰苦奋战,一举打掉了以李志军、王文志为首,跨越6省9地(市),盗、抢、销一条龙的系列杀人抢车、盗车犯罪团伙,涉案21名团伙成员全部落网,破获抢车杀人案件14起(杀死11人,杀伤3人),盗窃机动车案件41起,其它盗抢案件8起,涉案总价值600余万元,缴获丰田4500、桑塔娜2000、捷达王等赃车32辆,价值420余万元。该案的侦破充分说明落实公安部侦破系列杀人案件新机制和吉林省侦破系列案件新机制的重要意义。 2002年1至4月,吉林市相继发生378起机动车被盗案件,特别是4月以来船营、龙潭相继发生3辆本田雅格、丰田汽车和3辆捷达王轿车被盗案件,市公安局和刑警支队责成担  相似文献   

17.
5例女性杀人碎尸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赖跃 《刑事技术》2001,(4):59-60
近年来,杀人碎尸案的显著增多是新时期凶杀案的一个新特点。由于杀人碎尸手段的复杂化,罪犯反侦查意识增强,碎尸尸块检验和查找尸源的困难,致使分析作案手段、刻画犯罪条件等较难把握,案件也难以破获。通常情况下,碎尸案的凶手都是凶残成性、胆大妄为、体格强健的青壮年男性,而很少会想到柔弱女子也会杀人碎尸。本市自1996年以来,先后发生5起女性杀人碎尸案,且均已破案。有关女性杀人碎尸案的研究文献尚未查见国内外报道。作者对直接参与的5例女性杀人碎尸案的特点进行分析,供同行参考。1资料分析1.1被害人性别、年龄与…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本地区近5年间侦破的382起杀人案件分类统计,分析探讨此类案件的特点,为命案侦破工作提供参考。1资料来源本文报告的382起杀人案例,是本地区2001年至2005年5年间发生并已破获的杀人案件,伤害致死、杀人未遂案例不在统计范围之内。全部案例均根据原始登记、现场勘查笔录、尸体检验鉴定书以及破案信息专报按统一表格登记后进行统计、分析。2资料统计2.1时间分布见表1。表1案例时间分布年份例数年份例数2001 56 2004 832002 63 2005 1082003 722.2死亡人数382起杀人案例中,有402名被害者死亡,其中一次杀死1人的案例有367起,一次杀死2人…  相似文献   

19.
2000年5月以来,在沈阳市的一些公园和运河沿岸,连续发生多起以恋爱男女为侵害目标的杀人、强奸、抢劫案件。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极为残暴,社会影响十分恶劣。通过科学鉴定和串联并案,沈阳市公安局将该案定为2000年“串联54号”系列案件,2003年“百日会战”中,辽宁省公安厅又将此案件列为“三号公案”。此案在广大民警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于2003年7月15日成功告破。据犯罪嫌疑人王强交待,自1991年以来,其结伙或单独在辽宁省铁岭、开原、沈阳以及上海、北京等地共实施杀人、强奸、抢劫作案60多起;已认定38起,杀死杀伤57余人,强奸妇女14人,抢劫财物折合人民币20多万元。此案为建国以来沈阳市发生的较为典型的集杀人、抢劫、强奸于一体的暴力犯罪,犯罪嫌疑人作案时间跨度之长、地域分布之广、杀人之多、手段之残忍等,都极具代表性。导致王强走上犯罪道路、采取这种作案方式的原因,既有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有公安机关在侦查破案打击现行犯罪和建设防控体系、管理流动人口等方面的问题。沈阳市公安局在组织力量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整理出该文,力求从犯罪原因和犯罪心理层面剖析典型。  相似文献   

20.
《江淮法治》2010,(16):26-27
南陵县一对中年男女婚外情多年,不久前,两人因琐事发生矛盾纠纷,男子竞残忍地将情人杀害并碎尸掩理,南陵县警方从调查受害女子失踪入手,历经10天紧张有序的摸排,成功侦破了该起杀人碎尸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