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娟 《新湘评论》2009,(8):43-43
去年7月,我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我已是他们的第四任班主任。这个班级出勤率低,经律散漫,抵触情绪强烈。面对这些孩子,我摸索了一些与学生谈话的技巧,是这样开展工作的:  相似文献   

2.
蒋娟 《学习导报》2009,(8):43-43
去年7月,我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我已是他们的第四任班主任。这个班级出勤率低,经律散漫,抵触情绪强烈。面对这些孩子,我摸索了一些与学生谈话的技巧,是这样开展工作的:  相似文献   

3.
“老师,张元不值日,躲在走廊里玩陀螺!”“老师,张元上课又迟到!”……自从我接手这个班级后,学生们对张元的“投诉”几乎每天都有:  相似文献   

4.
随着学生主体性研究的深入,我国教育管理者对学生主体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并且在新课改这一载体的推动下,这一主体性教育理念也在积极地践行着。但是,我国的班级管理,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却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专制型"、"工具性"的班级管理体制,班级管理者整体素质的不平衡,学生自身主体性的弱化等。本文试图以这些问题为切入点,对班级管理中学生主体性的保障问题进行一些研究,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
胡荃曾是我校有名的后进生,记得我是在初三接手他所在班级班主任的。这个学生在一、二年级时,无视学校纪律,欺侮同学,好事不做,整天在教室打打闹闹,下晚自习后经常寻衅滋事,打架斗殴,有人称他为“圣斗土”。同学对他敬而远之,老师对他束手无策。 要想教育好学生首先就要亲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的芳草地。只有学生把你当成了信赖的  相似文献   

6.
刚参加工作那年,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还在实行快慢班制度。而我,接手了学校最乱的一个班级:成绩最差,纪律最乱。我的第一节课终于要开始了,之前耳闻了这个班的学生如何“挑衅”老师的“辉煌”历史:把卫生巾放在粉笔盒里,在笑声中看着女老师的脸由红变黑;把扫帚放在门沿上,砸到推门的老师后又“诚恳”地道歉;上完课的老师出教室后突然发现裤腿上的墨汁……带着些许茫然和恐慌,我走进了教室,当然忘不了在进门的瞬间检查门沿上是否有“暗器”,踏上讲台时不经意地扫视粉笔盒……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我便开始了讲课。果不其然,不到两分钟,台下就有…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要想建立一个优秀的班级,就必须学会:用心关注学生,用爱聆听学生。  相似文献   

8.
钟振 《新湘评论》2008,(12):39-39
记得1997年我到农村山乡中学教书时,校长把一个班委托给我,当时我感到压力重重。因为这个班已经几次更换班主任,当时很多老师都不愿意接手这个班,把这个班看作是一个“烂摊子”。但我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凭着一股激情和信念,热情投入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之中:找学生谈心、家访、组织班会、关心学生生活……与学生打成一片,跟学生共享快乐,于细微处见真情。  相似文献   

9.
钟振 《学习导报》2008,(12):39-39
记得1997年我到农村山乡中学教书时,校长把一个班委托给我,当时我感到压力重重。因为这个班已经几次更换班主任,当时很多老师都不愿意接手这个班,把这个班看作是一个“烂摊子”。但我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凭着一股激情和信念,热情投入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之中:找学生谈心、家访、组织班会、关心学生生活……与学生打成一片,跟学生共享快乐,于细微处见真情。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网络组织“好友型”管理办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网络组织在近3年发展迅速,特别是借助人人网这一高校大学生主流SNS网站的平台,班级、院系团总支学生会、兴趣社团等纷纷建立了网络组织,加强和成员在网络空间的联系,并进行组织的宣传和开展工作。目前高校对学生网络组织有诸多管理方法,文章提出的"好友型"管理模式就是指在教育主体以好友的身份开展网络德育工作,摈弃有错必纠的观念,对非原则性的问题不予以过多关注,接纳学生的真实想法,并以好友的身份发表积极言论,引导学生发展网络组织。  相似文献   

11.
薛平军 《学习月刊》2014,(22):55-56
由于学生的异质性不断增强和社会急剧转型,目前"90后"尤其是"95后"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主流并演化出特殊大学生群体。该特殊群体不仅在校园生活中影响着自身成长发展,而且也影响着所在班级、朋友圈、学生团体,并进一步影响到高校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2.
张芳 《求实》2006,(Z1):281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是影响学生整个人生命运的人,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一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严峻的课题。而作为初出茅庐的年轻班主任,如何扬长避短管理好班级,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在工作中成长、成熟起来,同样值得我们关注,在此,谈谈我自己的几点看法:一、树立好班主任威信教师的威信是有效地影响学生的重要条件,是完成教育任务的一种推动力量。青年人作了班主任后,就成了一班之主,有时为了镇住学生或受他人,受“从严治班”的经…  相似文献   

13.
统计的闹剧     
在我小学三年级时,学校开展"我们跑步去北京"活动,每个班级的学生每天上报晨跑里程数,看看哪个班级先跑到伟大首都。一开始大家还守规矩,可是很快,这就成了一个闹剧。今天有人报四公里,明天就有人报八公里,后天还有人报十公里,照这个速度,不要说北  相似文献   

14.
随着对青少年关注度的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学校领导和教师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付出很多心血,但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大优势,可以通过专业任课教师与辅导员班主任等思政教育主体,加强对学生的关注指导,使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概述高校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内涵意义,分析班级管理中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学生班级管理工作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5.
贪心不可有──一位中学生的忠告编辑同志您好:我是一个刚读完初中的学生。今在舅家翻阅了《党风与廉政》1995年第3期,看到那些曾创过辉煌成就而因贪心落入法网的领导干部,我陷入了深思。于是,我便写下了以下文字。一股怪风,吹得不少人向"钱"看。向"钱"看的...  相似文献   

16.
《北京支部生活》2016,(1):42-42
我担任顺义区木林镇茶棚村党支部书记已经有第15个年头了。当初,我接手村支书时,村里真是个烂摊子。当时的茶棚村,一年换了3个支部书记,时间长的干半年,短的仅干一个月,就都辞职不干了。  相似文献   

17.
《学习导报》2012,(13):38-38
那时,我在一个农民工子弟小学教数学。期中考试时,我给孩子们出了这样一道题:"假如你家里有5口人,买来10个苹果,每个人能分到几个苹果?"试卷交上来后,我却大吃一惊。由于打字员疏忽,"10"变成了"1",这道题变成了:"假如你家有5口人,买来1个苹果,每个人能分到几个苹果?"我想,试题本身就错了,根本不可能有答案了。但有一个答案至今仍震撼着我的心灵。答案的内容是:每人能分到一个苹果。  相似文献   

18.
一个班级既有优秀生,又有后进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成员——班主任,千万不能因为后进生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和转化,这些后进生真的无药可救吗?或许班主任的冷眼相看,是把他们推向更为错误方向的助力。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  相似文献   

19.
刘晓莉 《党员文摘》2009,(11):21-21
老外上司有一个雅致的中文名字:邓飞克。当初正是他把我招进公司的。听到他要调过来的消息。我很高兴。邓飞克接手我们分部的第一个月月底,我做好了工资册,送去给他签字。没等我回到座位上.电话铃响了。邓飞克让我再去他办公室。  相似文献   

20.
班级是师生、生生交往互动,发展智能,塑造人格的舞台。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能使师生心情愉悦,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成长氛围。在职业高中,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我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