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黎友 《桂海论丛》2001,17(3):71-73
新时期的行政精神是法治精神、公仆精神、高效行政精神,更是创新精神.强化行政精神在行政文化中的建构,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防止行政腐败,增强行政群体和行政人员的向心力.构建新时期的行政精神,必须加强行政文化建设,重视行政文化的基础性作用和氛围作用,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行政文化,并将行政精神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的行政精神是法治精神、公仆精神、高效行政精神 ,更是创新精神。强化行政精神在行政文化中的建构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防止行政腐败 ,增强行政群体和行政人员的向心力。构建新时期的行政精神 ,必须加强行政文化建设 ,重视行政文化的基础性作用和氛围作用 ,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行政文化 ,并将行政精神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3.
行政管理现代化是现代化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行政文化建设是行政管理现代化的先导,是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的源动力.行政管理现代化归根到底是行政管理主体,即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主要是人的精神、观念的现代化.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西学和历史传统的关系,当前我们更需要实现行政文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这对新时期行政文化的重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社会文化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对公共行政具有突出的作用。突显行政文化大发展,不仅可以缓解行政效率低下以及公众对行政机关的信任危机等问题,而且还可以提高行政机关的行政效率与服务质量,改善公众对行政机关的信任,为行政机关  相似文献   

5.
行政文化是文化的一个方面,是在行政实践活动基础上所形成的,直接反映行政活动与行政关系的各种心理现象、道德现象和精神活动状态。在全面了解我国行政文化双重特点与现有行政文化状况,正确认识现代行政文化作用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行政文化以多维促进行政管理效用的基本途径,丰富行政哲学理念,促进我国行政文化的不断创新,提高我国行政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行政人格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小乐  李中  徐艳红 《前沿》2007,3(8):6-9
毛泽东的行政人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以传统儒学思想为思想渊源,是近代湖湘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的有机结合。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继承和发扬毛泽东行政思想中的艰苦奋斗精神,务实精神,为人民服务精神,责任精神等对当前我国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特别是塑造公务员的行政人格,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君昭 《传承》2009,(18):128-129
行政管理现代化是现代化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行政文化建设是行政管理现代化的先导,是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的源动力。行政管理现代化归根到底是行政管理主体,即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主要是人的精神﹑观念的现代化。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西学和历史传统的关系,当前我们更需要实现行政文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季培军 《今日浙江》2007,(23):56-56
构建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和国家新时期的历史重任.司法行政文化建设如何适应新时期司法行政工作"执法为民、服务为民"的基本要求,为全面推进平安和法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市场竞争加剧,社会变动加速,国内外各种文化思潮的交汇与碰撞更加充分展开,中国行政文化进入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全面挑战阶段。新时期行政文化对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作用,必须使行政文化沿着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陶元浩 《桂海论丛》2010,26(5):125-128,F0003
进入新时期新阶段,随着思想政治工作基础和环境的变化,主要是政党从革命到执政的转变、经济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变、政府从全能到有限的转变和社会从整体到个体的转变,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正面临着对人民群众和公务员群体双重作用缺失的困境。行政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共同的属性,是对传统思政工作的创新和超越。因此,新时期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应不断加强服务型行政文化、法治型行政文化、民主型行政文化和科学型行政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曹冬英  王少泉 《前沿》2013,(9):25-29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学者对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及中国行政改革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当代中国行政文化进行的研究较少,部分学者对当代中国行政文化的定义、分类和发展趋向等进行了研究,极少有学者关注过"当代中国行政文化与行政改革的相关性"这一问题。实际上,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对中国行政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行政改革开展了30余年的今天,对中国行政改革方向和具体措施影响力最大的行政文化是集权型和分权型行政文化,这两种行政文化在行政改革进程中相互博弈——主要发生于中国政界和学界内四类持不同行政文化观的群体之中,这种博弈将促使中国的行政改革和行政文化朝着在"适度分权"和"适度集权"之间"摆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德治国作为治国方略提出 ,是新时期我党执政方式一个重大的转变。以德治国在我国行政管理中的具体体现是以德治政。德治思想作为传统行政文化在现阶段有了新的时代内容 ,在机构改革和依法行政中应当充分发挥行政文化的独特功能 ,将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和依法行政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试论行政文化创新:动因与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文化创新是解决我国行政文化存在的问题、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行政文化创新必须科学确立创新的目标形态,正确对待传统行政文化和借鉴西方科学行政文化,确立科学合理的行政价值观,培养和塑造健康的行政心理,实施文化创新的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14.
罗肖泉  尤芳 《前沿》2013,(12):48-50
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弗雷德·里格斯在《行政文化》一文中,将行政文化划分为六种类型,分别阐释其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里格斯从行政生态学的立场得出“行政文化可以理解为一个综合体内的合成与连接”的结论,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一综合体可能遭遇的“棱柱矛盾”.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独到的理论见解,对于我们理解和研究行政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超超  李耀庚 《前沿》2013,(16):39-40
公共行政的精髓和体现是公共行政精神,它作为一种价值和使命贯穿于行政过程中。公共行政精神引导行政机构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行政精神贯穿于行政主体与组织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管理资源中,同时,无形中影响和提高行政机构和行政人的精神风貌和基本素质。引导行政机构和成员之间的目标价值取向的一致性。我们通过分析行政精神的历史演变以及现代行政精神的乏弱,立足培养和重塑现代公共行政精神,尝试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对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共行政精神和公共行政学学科的发展也有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行政伦理建设的系统工程中,行政主体的道德自律作为最根本、最深刻的内在根据而居于核心地位.公正精神与公仆精神构成了社会主义行政自律精神系统的两大基本要素,前者是社会主义行政伦理的一般要求和基础性要求,后者则是其个性要求的高层次的先进性要求.  相似文献   

17.
行政者:信仰、理念及其文化阐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与精神活动息息相关,高品位的行政文化、行政法律文化能塑造出坚定的行政信念。公务员如何依法行政、如何守法廉政为民,是长期困扰着行政现代化、民主化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试图将行政者等同于知识分子,重塑他们独立的人格品质,目的在于使行政人员有法律信仲和公益理念,从而真正实现法治理想。  相似文献   

18.
契约精神是行政合同的本质精神。行政合同在充分体现“平等,自由,对价,合意”这四大契约本质的同时,借鉴并运用了其他一些经典的契约制度。行政合同中的契约精神对于限制行政权力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行政文化与政府效能在生成过程、主体承担、功能作用上都是具有同构性的,从变更行政文化入手来提高政府效能不失为一种合理选择。行政文化与政府效能在生成时间、生成空间和起点上都是交织的,同时政府效能的建设主体与行政文化主体也是同样的,行政文化与政府效能类同的作用体现在维护政府合法性及有效回应社会需求作为自己的价值旨归,都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都是政治建设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伍小乐  张世兵 《求索》2012,(5):185-187
行政文化是行政人员在行政活动中内化为影响行政人员自身和行政组织的一种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即行政文化的创新正如知识的创新一样是螺旋上升的过程,必然经过社会化、外在化、联合化和内在化等四个转换过程,经过行政个体、行政团体、行政组织和行政组织间等四个层次的创造、革新运动。同时在互联网外力的作用下,互联网外力对行政文化创新的螺旋运动产生了加速度,这种力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越来越强烈地影响着行政文化的创新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