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光阴荏苒,昔日的大陆黄埔同学都已是耄耋老人。怎样让黄埔同学健康幸福有尊严地安享晚年生活?非常现实地摆在所有黄埔组织面前。2008年底,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以下简称市同学会)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经过调研和学习思考,提出了黄埔工作进社区的设想。经过近四年的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2.
张建军 《黄埔》2012,(5):4-48
光阴荏苒,昔日的黄埔同学,如今都已是耄耋老人。怎样让黄埔同学健康幸福有尊严地安享晚年生活?非常现实地摆在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以下简称:市同学会)面前。2008年底,市同学会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  相似文献   

3.
《黄埔》2005,(5)
北京8月10日上午,北京市同学会召开两岸黄埔同学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座谈会,市同学会顾问、理事和来京参加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活动的台湾黄埔同学及亲友欢聚一堂,共同回忆当年抗战的悲壮历程,畅谈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期盼祖国早日完全统一。在京唯一健在的“飞虎队”队员、黄埔十七期的彭嘉衡学长和赵一曼烈士的长孙女陈红特邀参加了座谈会。天津7月中旬,天津市同学会与《今晚报》联合推出在津黄埔同学亲历抗战的长篇报道《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连续4天刊登在《今晚报》特稿版面上,在天津市黄埔同学、亲属和广大读者中产生极大反响。天津市…  相似文献   

4.
各地飞鸿     
《黄埔》2005,(6)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后,各地黄埔同学会积极学习贯彻全会公报精神。广东省同学会组织全省同学学习,紧密结合广东省同学会的工作实际,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实质。副会长邓新柳、何淳斌代表全省黄埔同学畅谈感受,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表示坚决拥护。他们说,未来五年,也是促进祖国统一的关键时期,要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祖国统一问题的八项主张和胡锦涛总书记就发展新形势下的两岸关系提出的四点重要意见,要发挥黄埔同学在两岸统一进程中的独特作用。湖北省同学会在汉举行学习座谈会,黄埔同学们作为亲身经历了新中国十个“五年计划”全过…  相似文献   

5.
《黄埔》2019,(3)
正自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以来,各省区市广大黄埔军校同学会机关工作人员,遵循"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的宗旨,在各自的岗位上,热心为黄埔同学服务,在工作中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与黄埔同学结下了深厚感情,在与众多黄埔同学的交往过程中,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为记录黄埔军校同学会发展历程、展现广大黄埔同学精神风貌、总结同学会工作经验,《黄埔》杂志社特开展"在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的日子"主题征  相似文献   

6.
《黄埔》2016,(3)
正自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以来,各省区市广大黄埔军校同学会机关工作人员,遵循"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的宗旨,在各自的岗位上,热心为黄埔同学服务,在工作中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与黄埔同学结下了深厚感情,在与众多黄埔同学的交往过程中,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为记录黄埔军校同学会发展历程、展现广大黄埔同学精神风貌、总结同学会工作经验,《黄埔》杂  相似文献   

7.
《黄埔》2019,(2)
正自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以来,各省区市广大黄埔军校同学会机关工作人员,遵循"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的宗旨,在各自的岗位上,热心为黄埔同学服务,在工作中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与黄埔同学结下了深厚感情,在与众多黄埔同学的交往过程中,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为记录黄埔军校同学会发展历程、展现广大黄埔同学精神风貌、总结同学会工作经验,《黄埔》杂  相似文献   

8.
《黄埔》2018,(5)
正自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以来,各省区市广大黄埔军校同学会机关工作人员,遵循"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的宗旨,在各自的岗位上,热心为黄埔同学服务,在工作中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与黄埔同学结下了深厚感情,在与众多黄埔同学的交往过程中,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为记录黄埔军校同学会发展历程、展现广大黄埔同学精神风貌、总结同学会工作经验,《黄埔》杂志社特开展"在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的日子"主题征文活动,面向广大黄埔军校同学会机关工作人员征集稿件,征  相似文献   

9.
我是黄埔二十三期骑兵大队的学生。曾有幸在新疆同学会机关工作,有机会接待海外来访的黄埔同学和联系在疆的黄埔同学,因此对天南海北的同学们的情况有较多了解。如今,我虽已离开同学会机关,但我还是和同学们保持着亲切的同学情谊。在乌鲁木齐市,我们同期同学更是像亲戚一样互相  相似文献   

10.
《黄埔》2016,(1)
正自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以来,各省区市广大黄埔军校同学会机关工作人员,遵循"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的宗旨,在各自的岗位上,热心为黄埔同学服务,在工作中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与黄埔同学结下了深厚感情,在与众多黄埔同学的交往过程中,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为记录黄埔军校同学会发展历程、展现广大黄埔同学精神风貌、总结同学会工作经验,《黄埔》杂志社特开展"在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的日子"主题征文活动,面向广大黄埔军校同  相似文献   

11.
天下黄埔是一家,这是我们黄埔同学经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只有短短的七个字,但却高度概括了我们同学之间所拥有的共同感情、共同事业和共同目标。近年来,我本人和市同学会与台湾、港澳及海外黄埔同学有着比较广泛的交往和接触。在这些交往和接触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天下黄埔是一家”这句话的份量。它不仅被大陆的同学们奉为圭臬,而且台湾、港澳及海外的黄埔同学也非常认同,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去年11月,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组团访问上海,我们接待了他们,当时访问团与上海的黄埔同学举行了座谈。我记得团长谢元熙将军有一段非常动…  相似文献   

12.
蒋泽平 《黄埔》2006,(3):62-63
我是黄埔二十三期骑兵大队的学生。曾有幸在新疆同学会机关工作,有机会接待海外来访的黄埔同学和联系在疆的黄埔同学,因此对天南海北的同学们的情况有较多了解。如今,我虽已离开同学会机关,但我还是和同学们保持着亲切的同学情谊。在乌鲁木齐市,我们同期同学更是像亲戚一样互相往来,互相帮助,哪位同学生病或家中有事,大家不约而同前去看望,浓浓的同学情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13.
各地飞鸿     
《黄埔》2008,(4)
四川省黄埔同学会积极主动开展抗震救灾工作"5.12"大地震发生后,省同学会很快召开了抗震救灾工作会。张修忠会长等领导强调要积极落实党中央关于抗震救灾的部署,全省各地黄埔组织要积极配合统战部门了解黄埔同学受灾情  相似文献   

14.
黄埔同学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爱国群众团体,是做海外统战工作的组织。我省于1985年成立成都黄埔军校同学会,1988年成立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10年来,全省经审定先后吸收会员4597人,分布在174个市、县、区。黄埔同学人数众多,如何团结广大会员,发挥黄埔同学与台湾及海外联系广泛的优  相似文献   

15.
看到《黄埔》杂志第6期,我长时间地陷入沉思:现在是总第99期,新年第1期正好是创刊100期,应该好好庆祝庆祝……不容易呀,已经18个年头了!《黄埔》杂志创办,我是见证人之一。我也是《黄埔》杂志的忠实读者。想当年,黄埔军校同学会首任会长徐向前元帅大力支持,同学会理事会议一致通过,报请有关部门批准,成立了黄埔杂志社,于是《黄埔》杂志面世。黄埔同学在经过几十年之后,又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刊物。我清楚记得,很多同学拿到这本杂志都如获至宝。杂志社的同志也几次跟我讲,黄埔同学经常来信,说杂志是须臾不可离开的“精神食粮”“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6.
周强 《黄埔》2006,(6):20-20
为进一步加强海内外黄埔同学、后代亲友之间的联谊交流,9月25日至10月1日,云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在昆明举办了“黄埔缘、民族情-黄埔后代亲友联谊会”。来自台湾地区和美国、泰国、挪威等国家的黄埔同学、后代亲友、知名人士和省同学会会领导、省内黄埔后代亲友、机关工作人员共  相似文献   

17.
《黄埔》2007,(6):5-5
福建省10月15日上午,省同学会部分会领导和全体机关同志一同观看了党的十七大开幕式。18日上午,省黄埔政治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和机关同志以及机关离退休干部、职工学习了十七大有关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动力,更加广泛地联络台湾和海外黄埔同学,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黄埔》2008,(2):11-11
天津市十七大胜利闭幕后,市同学会举办了“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专题学习班”,组织理事和会员骨干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班上大家畅谈了学习十七大精神的体会,表示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肩负起时代赋予黄埔同学的使命,谱写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9.
程家绥 《黄埔》2008,(4):20-20
6月15日,陆军官校南加旅美同学会和旅美黄埔军校同学会首次共同举办黄埔军校建校84周年校庆活动,数百名黄埔校友和家属参加,场面隆重。南加旅美同学会会长王北宁在会上讲话说,因为大家同出黄埔一门,所以决定两个黄埔同学组织一起庆祝校庆,今后还会有更多合作联谊。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黄埔学校同学会黔南州联络组响应州委州政府倡导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于2007年元月组织黔南州都匀地区黄埔同学及黄埔家属集资购买棉衣裤和鞋送给都匀市洛邦小学174名贫困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