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布达佩斯专电 1950年冬,北京西郊清华园里迎来了4名来自多瑙河畔的匈牙利青年。他们身穿蓝布棉衣,头戴棉帽,一副道地的中国学生打扮,只是一句中国话也不会说。四人进了汉语预备班,刻苦学习两年后已具备良好的汉语基础。接着,他们作为研究生分别到北京有关大学深造,直到1955年毕业。岁月流逝,30多年过去了。当年去新中国学习的第一批匈牙利学生如今在哪里,他们现在的情况怎样? 记者最近在布达佩斯找到了他们。除当年唯一的女同学梅萨罗什·维尔毛(汉语名字叫梅维佳)已病故外,其他3人都已成为匈牙利有名的汉学家,多年  相似文献   

2.
李钢 《瞭望》2002,(18)
美国十分关注中国的发展和动向,他们既担心中国强大后会挑战美国主导的亚太秩序,又担心中国出现混乱会影响亚太地区的稳定。总之,美国以一种十分复杂的心情看待美中关系和注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和变化。 冷战结束后,美国曾担心日本有可能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敲打日本一度风行美国政坛。不过,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随着日本经济放缓和世界银行发表根据购买力平价评估的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报告,美国人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中国,探究中国的强大对美究竟是福是祸。  相似文献   

3.
正每次去日本回来,都会跟朋友聊聊在日本的所见所闻,最近少不了的一个话题是"未病"。说起这个话题,很多时候还要解释一下,不是胃病,而是未来的未。其实,在日本听到的未病理论和看到的未病产业都起源于中国。未病一词源自中国传统医学。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首次使用了该词:"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谈到未病,我们应该回顾一个故事,那就是关于扁鹊神医论未病的故事。魏王曾经问神医扁鹊:你家里兄弟三人皆为医生,谁的医术最为  相似文献   

4.
吴亮 《瞭望》2006,(10)
日本产业界一位重量级的人物曾说:中国汽车业的发展不可怕,把他们的汽车模具“卡”住了,“中国制造”永远不会成为我们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最近,日本政界和舆论界的某些人,悖历史,逆潮流,又刮起一股为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行翻案的阴风,主要表现是: ——否认侵华日军在南京进行大屠杀的惨案。日本众议员石原慎太郎11月10日对日本共同社记者发表谈话说:“我不认为发生过所谓(南京)大屠杀,请去问问自民党的政治家”,“几乎所有的人都不相信有过‘南京大屠杀’这回事”。在此以前,石原还在美国杂志《花花公子》10月号上发表谈话说,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屠杀了30多万中国人(1937年),是“中国人制造的谎言”。  相似文献   

6.
廖雅慧 《侨园》2013,(11):29-29
<正>我第一次去中国的时候,我才39天大。在中国认识了奶奶、爷爷、姑姑、姥姥、大姨、二姨、大伯,好多人。我在中国住了几个月,就回到美国了。现在我去中国非常多,去了差不多九次了。有些年是夏天去,有些年是冬天去。不管什么时候去,每次都会看到新的东西。我妈妈和爸爸是北京人。去中国会住在北京。我现在已经去了15个省。从寒冷的东北到酷热的香港;从上海的高楼大厦到黄色沙漠的新疆,我都去过了。我跟爸爸、妈妈、奶奶、姑姑和爸爸的堂弟一起开车旅游。在中国旅游看到中国的好多好事和坏事。中国城市里有好多人,满街上都是。  相似文献   

7.
美国为什么要求人民币升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为什么要求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能为美国带来什 么好处呢?目前国内流行的理解是,汇率之争的实质是贸易问题,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解决美国对中国的高额贸易逆差问题。根据美国的统计数据,2002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为1031亿美元,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同时也成为继加拿大和墨西哥之后的美国第三大商品供应商。于是,美国政府和美国的制造业今年频繁指责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有意压低人民币汇价来促进出口,这对美国的制造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并且抢走了大量美国工人的饭碗。 此外,由于中国低成本的…  相似文献   

8.
程青 《瞭望》1995,(44)
富有生活质感的故事构架,真实细腻的表演,优美讲究的画面,意韵丰厚的音乐,构成丰满的视听享受,20集电视连续剧《新大陆》力求呈现精品电视剧所具备的大家风范.《新大陆》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和美国3C集团影视制作中心联合摄制.它是华人影视界在美国拍摄的第一部大型电视连续剧.《新大陆》的主创人员和一些主要演员都是在美国生活多年的留学生及旅美人士.可以说这是一部在美闯荡、生活的中国人自编、自导、自演的自我写照之作.在香山饭店,记者采访了导演子繁.他说:“去美之前,我们都有着做‘国际人’的思想.但是到了美国,感觉美国人并不真正接受我们.他们对我们另眼相看.即使他们处处照顾我们,也令我感到是出于对来自第三世界弱小者的同情.也许从那时起,我立志要用我们民族文化的精萃向他们证明中华民族的强大和不凡.”  相似文献   

9.
潘贵玉 《民主》2010,(3):6-8
<正>近期,美国一项针对23个国家的调查称:"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拜金主义国家。"这项涉及24000人的调查显示,中国有84%的受访者表示在金融危机后,他们更重视金钱的价值,有将近半数的35岁以下受访者都认为"金钱代表成功"。而此前频频出现于报端的青少年自杀事件和网络手机泛黄事件,都说明:加强对青少年的思  相似文献   

10.
先看国际环境,是否已允许我们发展成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整个西方世界现在确实是企图使社会主义各国、当然包括中国在内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而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他们的战略是搞和平演变,就象杜勒斯在50年代所说的那样,把希望寄托在我们的第三代或第四代身上.但是他们并不是要把我们变为他们的竞争对手,而是要使我们成为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对象,简单地说,就是企图使中国成为西方国家的附庸国,一切都得听他们的安排,受他们控制.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就是在他们控制下搞经济也是很不容易的.现在国际经济形势早已没有日本西德或亚洲四小龙当年那样的发  相似文献   

11.
某报曾刊登了一位日本留学生谷川弘一的文章,大意为:从总体上看支那人是世界上最低劣的民族。“我们日本人愿意称你们国家为支那,不愿称它为中国,但我们称宋代以前为中国。我小的时候父亲带我去日比谷公园,指着北洋水师的战利品对我说,日本就是打败支那的北洋水师后,才成为世界上主要强国的。我在日本时就轻视支那人,当我来到支那的时候,我发现支那人比我想象的还要低劣。他们对我这个毫无背景的日本留学生点头哈腰,说什么都是日本的好,就是支那的传统文化也是日本继承得比较好。当我问他们支那一个在韩战中为了完成任务而宁愿被…  相似文献   

12.
美国见闻     
美国见闻孙集云,张凤林十、中国留美学生我们接触过一些留学生,并听到过不少留学生的情况,印象最深的是,他们为学业勤奋学习,为生活操劳奔忙,思乡思亲,怀念祖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去美国留学的人很多,除已学成回国者之外,目前仍在攻读学位的还...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的百货商店,超级市场“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商品越来越多了。中低档百货连锁店,廉价商场、新移民和中下层移民聚居地区以及各地华埠,中国商品到处可见。尤其是成衣、鞋帽、玩具、皮革制品、家具电器以及其他日用百货,更是比比皆是。有人调侃地说,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都离不开中国商品,此话虽有点夸张,但也不无道理。美国玩具制造商协会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对美  相似文献   

14.
郑永年 《党政论坛》2014,(24):28-28
学习他国更要看失败的教训 从西方的视角来看,中共选拔出的最能干的人的过程跟他们的标准选举过程不同,所以会有质疑、有批评。但是我们也要知道,西方的选举制也不能保证最聪明、最能干的人一定会被选上,比如美国最聪明、最能干的人可能都去经商了,二流的才会成为政治家。同时,也不能保证最坏的人就不会当选,希特勒等政治人物就是由民主程序选举出来的,台湾的陈水扁很腐败,但也是选举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正大家都称俄罗斯民族是战斗的民族,他们勇敢彪悍,爱憎分明。我在俄罗斯工作生活了三十多年,和俄罗斯人经常打交道,深知他们非常热情好客,乐于助人。故事一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的时候,我们俄罗斯远东华人工商联合会首先发出为汶川灾区募捐的倡议书,并组织当地华侨华人和留学生积极为灾区募捐。当时我们  相似文献   

16.
礼仪之邦     
娄岩 《侨园》2012,(11):23
在美国,每周去自助餐馆几乎成为我的一种生活习惯.过去是为将就儿子,因为他很喜欢在那里挑挑拣拣,这许是一个孩子潜意识里渴望自由的开始吧.后来,儿子上高中,上大学了,他的朋友都是美国人,有机会我就会请他们一次.不为别的,就是想给儿子争点面子,而他们的选择也是自助餐馆.慢慢我也开始喜欢那里了,因为有许多选择的机会,对平时过惯了呆板、单调生活的人,总是对改变,哪怕是很细微的变化都会情有独衷.  相似文献   

17.
正不均衡的"衰老"这波世界人口老龄化浪潮,首先发端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尤其是西欧和日本。1980年,西欧、日本的人口年龄中位数分别是34岁和33岁。到2030年,这个数据将增至47岁和52岁,远超那时的世界人口年龄中位数33岁。从另一个角度说,老龄化浪潮也由世界大国"引领"。如今称得上世界大国的8个国家(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英国、日本、印度),人  相似文献   

18.
日本投降后,美、苏、中、英等11个同盟国于1945年在美国华盛顿决定,委托美国全权统筹占领日本事宜。10月,美国政府专门致中国政府一份公文,商请中国派出一支由5万人组成的军队,协助盟国占领日本,并特别希望派遣由孙立人率领的曾参加过印缅作战的新1军去。然而,此时蒋介石正指挥国民党军队抢占抗战胜利果实,已经把最精锐的新1军派往东北,只想派出一支5000人的部队去日本。可是美国再一次要求中国至少派遣1个师,国民党政府无法推脱,最终决定由曾在河内担任受降任务的荣誉一师和荣誉二师合编成第67师前往日本驻军…  相似文献   

19.
王战 《侨园》2006,(5):16-17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去国外学习、工作、生活,其中很多人为当地经济发展、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有一些人是通过非法渠道到了国外。据了解,中国在外的非法移民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美国家和日本、泰国、菲律宾、韩国等中国周边国家,也有一些人暂时栖身东欧、拉美甚至非洲的一些国家,想以此为跳板,伺机偷渡到西欧、北美。他们数量有多少,在海外生活状况如何,所在国家对他们又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呢?  相似文献   

20.
沈殿成 《侨园》2006,(6):4-7
2006年是中国人留学日本110年。今天,当我们回首中国人留学日本运动的百年史时,不仅有对过去的留恋和反省,对现在的关注和沉思,也有对未来的向往和探索。如果说过去的历史已不能更改,那么未来则有待创造。中国人留学日本运动的缘起称得上是完全意义的中国人留学日本运动,发生于19世纪末的1896年。1896年3月,唐宝锷、胡宗瀛等13名中国青年,受清政府驻日公使馆的招募,随理事官员吕贤笙东渡日本。清政府驻日公使馆历来有在使馆内设东文学堂、中国人在那里学习日本语的传统做法,以应使馆需要。1896年之前,也有人在使馆内的东文学堂学习,他们仅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