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946年9月3日至8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刘邓大军)在山东定陶一带,同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全歼国民党整编第3师等17000人,并生俘该师中将师长赵锡田,取得定陶战役大捷,毛泽东亲自发电报嘉奖。9月10日上午,野战军司令部通知开会,各纵队首长欣然前往,大家想,打了这么大一个胜仗,又逢中秋节,刘邓首长一定会好好犒赏大家一下。他们无论如何都没有料到,等待他们的,竟是一个"不握手会议"……  相似文献   

2.
正1947年6月30日至7月28日,在广阔的鲁西南平原上,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连续进行多次大规模战斗,连战连捷,先后歼灭国民党正规部队6万余人,揭开了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被将士们称为"年年啃‘桃(陶)’"的定陶攻坚战,是鲁西南战役中的一场重要战斗,创造了我军单独1个纵队全歼国民党军1个正规旅的范例,受到刘邓首长的表扬。  相似文献   

3.
1946年8月中旬,晋冀鲁豫野战军出击陇海铁路,打乱了国民党军进攻解放区南线的部署。随后,国民党军匆忙调集14个整编师32个旅约30万人,企图以优势兵力钳击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于陇海路以北定陶、曹县地区,占领鲁西南,然后打通平汉铁路,企图把“刘、邓赶回太行山去”。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刘伯承、邓小平决定集中现有兵力,首先歼灭孤军冒进的敌整编第三师,一举扭转我军在中原地区的被动局面。时任六纵17旅50团副团长马宁(建国后任空军第三任司令员),生前以自己的亲历回顾了解放战争中这场经典战役。  相似文献   

4.
正目睹首长牺牲1949年,年仅15岁的耿式全参加了15军,在44师供给处当了一名通讯兵。后来,他随部队参加了解放大西南的战斗。15军的前身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1947年8月15日,九纵在河南省博爱县寨卜昌村成立。1949年2月,"九纵"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军长秦基伟、政委谷景生,第26旅改称第44师,向守志任师长兼师政委。1951年3月初,耿式全被调到44师  相似文献   

5.
1946年9月,我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的指导下,在鲁西南定陶县一带,同数倍于我的国民党军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全歼整编第三师(军的编制),生俘敌中将师长赵锡田。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称:“定陶战役……对于整个解放区的南方战线,起到了扭转局势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同志也将定陶战役誉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光辉范例。  相似文献   

6.
会风就是党风。邓小平曾指出:我们开会、作报告、作决议及做任何工作,都为的是解决问题。在革命和建设年代,邓小平曾经数次召开"不握手会议",体现了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一贯风范。"不要刚打两个胜仗,就沾沾自喜,握手言欢"1946年9月10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在河北安陵集召开会议。这天正好是中秋节,又逢我军邯郸大捷,与会的各纵队首长都以为开会肯定是表扬加犒劳。但是,当他们满面春风地向政委邓小平伸出手时,邓小平却摇摇手说:"这次开的是‘不握手会议’!"  相似文献   

7.
《新长征》2014,(1):34-34
在永城市西南部20公里处,有一个集镇叫裴桥。1948年11月3日上午,一行人从裴桥西北方向走来,他们就是邓小平、陈毅、张际春、陈赓等中原野战军首长以及警卫人员。他们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裴桥会议,为淮海战役60万大军的后勤保障奠定了基础。淮海战役在徐州周边地区进行时,江苏、山东人民踊跃支前,为我军取得战役胜利作出重大贡献。淮海战役移师陈官庄地区后,商丘随之成为支援前方的最重  相似文献   

8.
正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战争形势的不断发展,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多次整编,以形成较正规的大规模野战集团,集中优势兵力,彻底摧毁国民党的有生力量,共计有东北野战军、西北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野战军下辖若干兵团、军(初称纵队),还有少数独立师,各野战军兵力数十万,完全可以挑起在广大地区独立遂行战略战役任务的重任。其中,这些野战军部队先后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三  相似文献   

9.
晨曦 《党史天地》2007,(4):35-39
临(汾)浮(山)战役,是我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和太岳军区部队,继闻夏、同蒲两战役之后,于1946年9月22日至23日,在山西省临汾、浮山地区进行的一次歼灭战,速决全歼国民党军嫡系胡宗南的精锐部队第1旅,重创第27、167旅,给进攻晋南之国民党军胡宗南部队一次更为沉重的打击。  相似文献   

10.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兵分四路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为"战胜蒋军进攻,争取和平前途",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制定了一个以主力向国民党统治区实行外线出击、力争实现"以打促和"的军事战略方针。这就是"南线三军出击津浦线""北线夺取三路四城"的战略部署。所谓"北线夺取三路四城",就是以晋察冀野战军主力和晋绥野战军主力协同作战,逐一占领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和保定、石门(石家庄)、太原、大同四城。所谓"南线三军出击津浦线",就是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5万  相似文献   

11.
高平 《党史文汇》2006,(7):40-43
一 1946年6月,国民党蒋介石以30万大军"围剿"我中原野战军,我军奋起反击,从而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 为了粉碎蒋介石的军事进攻,毛泽东主席提出了一个在北线夺取"三路四城"的作战计划,即以晋察冀野战军主力和晋绥野战军主力协同作战,逐一占领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和保定、石门 (石家庄 )、太原、大同四城,而将冀东、热河作为钳制方向.  相似文献   

12.
1948年3月中旬,华东野战军(以下简称"华野")陈(士榘)唐(亮)兵团和晋冀鲁豫野战军陈(赓)谢(富治)兵团进行了洛阳战役。6月中旬至7月上旬,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西兵团和陈唐兵团,在中原野战军两个纵队的协同配合下,先经五昼夜激战攻克河南省会开封,又于睢县、杞县地区围歼区寿年兵团,史称豫东战役(包括开封战役和睢杞战役)。  相似文献   

13.
我叫冯景良,1920年9月出生在山西省娄烦县罗家曲村(当时属静乐县).我于1939年夏天参加革命,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曾任静乐县牺牲救国同盟会青年救国会宣传员、抗日小学教师.1948年7月参加人民解放军,在晋冀鲁豫野战军八纵队第二十三旅先后任文书、文化干事和团政治处青年股干事,参加了晋中战役、临汾战役和太原战役.我们二十三旅在临汾战役中英勇奋战,首先登城,被华北军区授予“光荣的临汾旅”称号,1949年4月24日打完太原战役后在太谷县整编为第六十军一七九师,我被调到五三六团二营五连任副指导员.  相似文献   

14.
1948年11月下旬,当淮海战役进入决战时期,原国民党第十二兵团第八十五军第一一○师,遵循刘(伯承)邓(小平)首长的指示,在中原野战军六纵队的指导与协助下,有组织、有计划、有准备地举行了战场起义,为淮海战役最后取得胜利,做出了一定贡献。 (一)一一○师组建经过一一○师的前身曾为冯玉祥将军所指挥的独立第二师。冯、阎倒蒋失败后,冯去山西汾阳,二  相似文献   

15.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进行的淮海战役,经过66天激战,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以60万人战胜国民党军80万人,全歼国民党军第七、二、十二、十三、十六兵团等5大精锐兵团,被毛泽东称为“南线战略大决战”。  相似文献   

16.
1948年七、八月间,毛泽东以战略家的远大目光纵览全局,敏锐地察觉到历史已将跨入一个新的阶段,开始精心筹划新的方略。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军事和政治上的准备,人们期待已久的战略大决战终于拉开了大幕。这场大决战,是由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一环紧扣一环地组成的。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到1949年1月31日结束,历时4个月19天,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旅),  相似文献   

17.
《世纪风采》2020,(6):F0002-F0002
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海安市城区中心,长江中路68号,建于1986年,原名"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管理处",1998年更名为"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1946年7月13日至8月27日,华中野战军在司令员粟裕、政治委员谭震林的指挥下,以3万兵力迎击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12万之众,一个半月内连续作战七次,仗仗奏捷,歼敌5.3万余人,取得了苏中战役伟大胜利,延安总部发言人高度评价,称其"七战七捷"。  相似文献   

18.
1948年10月10日至15日,为了保证我军主力夺取锦州,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一纵队等部在塔山这个锦西的小山村顽强阻击国民党军11个师10万余人的进攻,历时六天六夜,歼敌6000余人,取得了塔山阻击战的胜利。10月10日 10月10日拂晓,国民党军暂编第六十二师、第八师、第一五一师、第一五七师等4个师一起向东起打渔山岛、西至白台山的塔山一线阵地发起进攻,  相似文献   

19.
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空前胜利宣告结束,解放军从此拥有了稳定的战略后方和一支数量高达百万的强大战略机动力量。此时此刻,共产党人的最佳选择无疑就是迅速将东北野战军开入关内,以决战的方式将平津一带国民党军就地全歼,进而挥师南下,一统大江南北。对于国民党军而言,其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东北野战军入关之前,将己方部队撤出华北,转用于其他战场。  相似文献   

20.
正第四野战军第四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是由东北野战军改编而成的。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挫败国民党军独占东北的企图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在美国援助下向东北大举运兵,并于1945年9月成立以熊式辉为主任的东北行营,10月任命杜聿明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企图独占东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