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2015年开始,国家发布了多个国字头文件来指导雪亮工程的建设,其中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综治办、公安部等九部门联合出台的996号文《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最具有指导意见,要求加强"雪亮工程",即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的整体规划和项目建设落地。中央综治办、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十三五"规划,2016至2020年,250个示范城市将拨款100亿,计划带动地方1000多亿项目投资。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是中央做出的一项重要决  相似文献   

2.
《江淮法治》2012,(24):7-11
十字路口的修宪使命1980年,中国走到了希望与焦灼交汇的十字路口。此时,告别"文革"、拨乱反正虽然已历数年,改革开放、法制重建亦已起步,但"文革"遗毒依然没有彻底退场,甚至寄生于身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中。如何清算专制主义的累累罪恶?如何修复惨遭践踏的民主法治?如何拯救几近崩溃的国家制度?如何稳定极端混乱的社会生活……所有这一切都亟需宪法重新提供答案,制订一部新宪法由此被迅速提上日程。此时的中国,已经走过了一条坎坷的立宪道路。1954年的第一部宪法虽然确立了许多基本国家制度,但诞生不久便在政  相似文献   

3.
《检察风云》2012,(11):9-10
温州,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民营经济成长的摇篮。她的一举一动都令世人瞩目。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迅速崛起;民间资本,以或顽强或脆弱的姿态破土而出,其中最茁壮、最引人注目的"那一棵",叫做"温州资本"。  相似文献   

4.
姜梅 《人民司法》2013,(11):62-65
合议制是民主政治在司法领域的延伸,它满足了社会公众及诉讼当事人对司法认知及裁判的一般要求,亦有利于避免审判组织运行中出现的人为武断和智虑上的缺失。①合议制在其渐进的发展历程中展现出它所蕴含的理性精神,也体现了多重的价值取向。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合议庭负责制已日渐得到重视和落实,但由于我国法制建设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司法实践中的诸多束缚,使合议庭出现了"形合实独"、"审判分  相似文献   

5.
十多年来,国际形势的变化吹散了世纪初种种预测和理想愿景的迷雾。看似强大的"一超"在强力维护旧秩序的"成功"中显得力不从心。"多级"中的区域组织虽常常发起以西方价值观为导向的国际干涉,也往往事与愿违。国家实力的提升和继续发展的要求成为新兴国家谋求变革国际秩序的内在动力。围堵是徒劳的,引领国际秩序变革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辛颖 《法人》2014,(12):38-39
正缺乏变现能力,运营商将逐渐变为通信业的"管道商",这正是传统运营商最不愿意面对的情况。如何在技术变革中弱化未能取得先机的劣势,寻找新的增值盈利模式,正是传统运营商在不断试图突破的"短信告别一毛一条转为免费"的消息在10月底被铺传开来,虽然此前类似的消息时有揣测,但随着短信使用量的迅速萎缩,这一消息的真实性似乎不用再更多考证。11月初,中国移动对此进行了正面回应,称这样的表述并不  相似文献   

7.
<正>一、学校变革是社会变革使然社会始终是通过变革而得到发展的,而学校作为社会最主要的一种教育机构也自然会随之而进行相应的变革。在人类教育历史上,自学校产生之后,随着社会的变革,学校也进行了相应的变革。这无疑是学校变革永恒性的体现。早在1781—1787年,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J.H.Pestalozzi)就在《林哈德与葛笃德》一书中深刻指出:"时代在进步,五十年来,一切都变动了,学校还是依然故我。这哪能培养出现代的人才,哪能适合时代的需要。"①到1899年,美国教育家杜威(J.Dewey)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又大声疾呼:社会"根本的状况已经发生变化了,在教育方面也只有相应  相似文献   

8.
陈浩然 《政治与法律》2003,37(6):101-106
以社会学和心理分析学为基础的法现实主义思想,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司法制度和证据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规范怀疑主义"、"事实怀疑主义"和"裁判的非预测性"等重要的思想观念.法现实主义强调指出,传统的"保持法的确定性原则"事实上是对法的更大的社会功能的否定.本文结合当代中国的司法制度,通过对这一激进的法学思想的分析评论,充分肯定了建立动态的法律制度的积极意义,提出了改革现行证据制度的思想原则.  相似文献   

9.
环境法学研究范式的确立对环境法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指导环境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意义.当下"主客一体"的革命性范式,彰显了相关论者范式建构的自觉,并推动了环境法理论的多元化发展.但是,这种范式由于一定程度上忽视"人"的价值序位而遭遇同样的困境,以理论建构为重心同样忽视了对应对环境问题实践的有用性的追求.环境法学研究范式变革应以"以人为本"、协调发展为指导,在一定限度内完成向"实践导向"的转变.重建现代环境法学方法论应该从主体要求、价值观要求、技术要求及规范要求四个维度展开,社会工程哲学基础上的创新恰恰涵盖了这四个方面的规定性.因此我们的任务就是如何将社会工程的系统论哲学恰当地应用于环境法学研究范式的变革中.  相似文献   

10.
"公众理解科学"(简称PUS),是理解现代社会科学与公众关系的第一个重要范式。它以公众"知识的缺失"为前提预设,强调科学家填补"认知鸿沟"以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必要性,因而也被称之为"缺失模型"。但建立在缺失预设基础上的PUS,连同其先见命题"无知导致猜忌与落后"以及基本推论"科学家自上而下传递知识即可改变公众无知状态",在逻辑推理与实践应用中都遭到了否证。在面对缺失模型本身缺失困境时,诸多学者从内部和外部提出了各种修复策略:或者反转PUS,强调科学家自我反思理解公众的重要性;或者主张打破认知的不对称性,实现科学与公众的平等对话;或者提倡公众参与科技决策与项目研究,构筑新的"公民科学"的知识生产格局。应该说,这些反思、对话、参与策略模型与缺失模型之间既有断裂也有关联,因而可以把它们统一纳入到PUS中的"理解"范畴视域下加以把握"理解"与缺失、反思、对话、参与之间的复杂联系,并借由对诠释学"理解"观的转译衍伸以重新理解PUS的价值以及化解科学的公信力与合法化危机。  相似文献   

11.
特许经营是我国出租车行业的根本特征。面对拒载、罢运等现实问题,既有的矫正措施立足于特许经营体制的强化,忽略了市场竞争性的塑造。经营权特许的公司化倾向与管制措施的潜在引导形塑了出租车公司的行业优势地位,造成了出租车行业利益分配不均,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出租车行业的开放与发展应当立足于政府管制的变革,而非反垄断执法。我们应在重新认知出租车行业性质的基础上,变"管控"为"疏导",从放开行业准入、依法行政和改良管制政策等方面入手,提升市场的竞争性和透明度,构建激励性规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对公诉方式的修改意义重大,但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刑事公诉方式与庭前程序及审判程序密不可分,其深层价值和潜在功能不容忽视。公诉方式作为审判模式的航标,与审判模式相生相克,引领着审判模式变革的进路与方向。我国刑事公诉方式经历了从"全案移送、实质审查"到"部分移送、形式审查"再到"全案移送、形式审查"的历史变革。审视刑事公诉方式的价值和功能,探究修法的理由,需细致分析公诉方式对审判模式变革带来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计划生育事业已经走过了从纯粹的政策主导到形式法治的历程,而实质法治进程亦已开始.要满足实质法治的要求,就必须改变对"计划"的理解,实现政策工具和法律机制的转变:一方面,计划的属性应由指令性转变为指导性;另一方面,计划的主体应由国家转变为以家庭为主.在这种转变方向上,应进一步从逐步取消硬性规定、取消社会抚养费制度和行政处分机制、重视普惠制社会保障机制、发展特惠性的奖励扶助措施和修改相关宪法、法律条文等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4.
正证据是诉讼的灵魂。刑事证据的"成色"如何,直接影响定罪量刑,影响办案质量,影响人权保障。证据制度是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证据"一章的条文从8条增加到16条,新增了两种证据类型,更重要的是完善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强化证人出庭和保护制度,并明确  相似文献   

15.
核灾害的应对重在预防,而气候变化改变了核灾害的成灾机理,强化和放大了灾害风险。适应气候变化的核灾害应对制度变革:立法理念必须从减轻灾害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内容创新必须重点突出核设施选址中夯实程序的完整性、非居住区和规划限制区制度中补充发展权补偿内容、防灾规划在体系完善基础上"融入主流"等三个方面;运行机制改革应该在国际层面创建多中心的灾害风险治理框架,在国内层面推进"三元、三级"的统合与协调。  相似文献   

16.
近日公布的<土地管理法>征求意见稿中,住宅70年人限到期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动续期"替换了原来表述明确的"无偿自动续期".很多专家分析,这是给有偿续期留下一个活口,是一种制度上的倒退.不过,国土资源部官员表态称,住宅满70年足否有偿续期并无定论."有偿续期"的推测也与制定<土地管理法>(征求意见稿)相关条款的初衷不一致.  相似文献   

17.
董事责任保险制度伴随着现代公司全面发展催生而来的多元文化格局、多重价值观念和多种利益需求在诸多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独有的特点,在价值实现上具有多元化,存在除外条款的相关规定;在分摊问题上特点突出,其涉及合同各方主体主观性较强,可能产生保险欺诈行为.这一系列独有特点对我国实现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的"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协调,促...  相似文献   

18.
正《决定》在第三部分"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中提出,建设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集体所有的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国有土地在同等条件下入市,缩小征收土地的范围,规范土地征收程序,完善对农民的保障机制。这预示着集体土地征收制度的变革:集体所有的土地可能绕过征收这个"门神",通过新的制度管道进入市场。从此,国有土地与集体所有土地之间的坚冰被打破。我们要追问的是:现行宪法为集体土地征收制度的变革提供了了多大的制度空间?如果空间足够宽阔,那么接下来就只需要确立变革的具体路径;如果空间逼仄,那么就只能修宪,或者重复"先违宪,后修宪"的老路。①因此,清理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变革的宪法空间,绝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的逻辑把玩。  相似文献   

19.
当前人类面临全球性环境问题与生态危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腾飞,成了"世界工厂",却将进入环境风险期。环境问题根本上由经济因素决定,商行为的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无视同热力学的关联性。在商品两重性理论中,无视自然价值和负使用价值(熵增)。在再生产理论中,无视生态设计和循环处理环节。因此,商事立法要树立生态本位理念,确立生态效应价值目标,据此推行商法生态化一系列变革:建立商方体的生态责任制,完善绿色贸易法制,绿色金融法制和绿色保险法制等。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中国的重大经济成就和政治发展,中国公共领域也开始蓬勃兴起。它促进了从"革命性"向"正当性"的合法化路径转换、多元均衡与协商互动的治理机制形成、公民性品格的塑造和司法民主与司法改革的推进,因而成为当下中国治理法治化的重要动力和支撑。然而,由于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它也存在着"两个舆论场"的结构性张力、宏大政治指向与"体制性连带"诉求、理性公民精神明显阙如等中国问题和困境。因此,需要进行公共领域的重建,构建基于"重叠共识"的动态耦合机制、体制内外之间的对流循环机制、司法过程与公共舆论的互动平衡机制等,从而推进治理法治化变革和多元治理秩序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