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当代流行文化的盛行,吸引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参与、追随和消费,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对流行文化的内涵特点、流行大学校园的原因及其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利弊影响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引导流行文化,发挥它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在流行文化的影响下呈现出新的特点。大学生对各种流行文化现象的触觉和反应极为敏锐,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更加深刻、复杂和广泛。高校共青团组织应时刻关注校园流行文化趋势,加强文化育人力度,开展符合当代大学生时代文化特点的思政工作,才能建设和谐、文明、高尚的大学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流行文化以其当下性及新异性满足了大学生缓解压力、追求自我的差别性需要;同时,它也以其商业诱惑性刺激着大学生的假性需求,使大学生成为流行的俘虏而失去个性化与自由的积极意义。构建大学生流行文化的参照系统和引导体系,培育高素质的具有时尚感的教育队伍,是大学生参与创新流行文化或者摆脱流行话语隐性权力控制的主要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开放,各种文化思潮对青年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流行文化作为青年最关注和最关心的一种文化,正在对青年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笔者通过流行文化对重庆市大学生影响的相关研究,探索如何借助流行文化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流行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迅速流行和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诸如淡化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推销物质至上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鼓动非理性主义等负面效应不容忽视。同时,流行文化也以其宽容和平参与等特征深深地吸引了大学生。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借鉴流行文化的合理元素,推进其目标、内容和途径的变革,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双方的平等对话机制,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更新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大学校园十大流行文化现象排行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化的流行文化已经渗透到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了重大影响。调查发现,QQ、校内网、网游热、美剧、恶搞、动漫、“韩流”、博客潮、拇指文化、“御宅”文化是目前大学校园十大流行文化现象。大学校园流行文化是大学生思想特点和生存状态的直接体现,应关注这些流行文化现象并对其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7.
"QQ空间文化"是一种以QQ空间为载体形成的时尚流行文化,当代大学生是"QQ空间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其消费者,进而在高校形成了特有的"QQ空间文化"流行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需要立足大学生自主发展趋向、情感需求趋向、价值追求趋向等方面探究"QQ空间文化"流行趋势,注重道德生活化价值、社会核心价值以及大学生自主发展的价值等方面把握高校"QQ空间文化"流行趋势的价值导向,引导大学生创造有内涵、有个性、有品质的"QQ空间文化"个性网络家园。  相似文献   

8.
校园手机短信文化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大学生手机消费情况、手机短信功能的调查与分析,阐述了手机短信文化的消极和积极作用.从中让我们发现,虽然短信文化是现代社会兴起的一种流行文化,但是如何规范手机短信也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当今大学生处在一个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年代,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中国本土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等冲击和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高校应立足于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对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观教育,这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广泛地进入大学校园中,成为校园流行文化的方向标。校园流行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展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深入探究校园流行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对于高校做好校园文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视野中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对非传统安全问题开始重视,意识到了经济发展瓶颈问题、网络安全、流行疾病、人口问题、环境安全及文化安全的重要性.但是,这种认知还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国家安全意识淡化.高校必须从战略高度看待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强化综合安全意识,突出非传统安全教育,构建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有效机制和长效机制,这对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如今星座文化这一现代迷信在大学校园中日益流行,对高校科学理性精神的传播发展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笔者通过对心理原因和外部原因的深入剖析,总结出大学生热衷星座文化的原因。高校应该完善心理支持体系,努力建设以崇尚理性思考为核心的大学精神文化,社会应该精心培育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主流文化和弘扬科学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3.
高校青年亚文化是以青年大学生为文化主体的一种非主流文化,他的外部生成环境是大众文化和新媒介技术的流行,内在心理特质是青年大学生崇尚多元化、差异性,追求认同感.这就决定了高校德育管理与青年亚文化的互生性,德育管理能正确引导青年亚文化,而青年亚文化能保持德育管理的生命力活力.因此要加强德育主导性,注重人格教育,发展实践德育,推广媒体德育.  相似文献   

14.
SNS社交网站的兴起带动了以真实性、开放性和平等性为特征的新型社交网络文化的流行,也引发了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价值的多重影响。参与SNS社交网站交友互动,既可以规范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弱化功利思想、培养民主精神,也可能诱发大学生的道德危机和现实社交障碍。高校教育部门要因势利导、积极渗透、引导社交网络文化合理健康发展,并借此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网络阵地。  相似文献   

15.
污名及自我污名文化,比如“屌丝”、高富帅、土豪等话语的流行,是犬儒主义在互联网时代新的表现形式,是现代性的后果,并代表着一种去经典化的社会认同.而大学生作为中国底层阶级的新来源,已成为自我污名文化的代表性群体,这说明“寒门再难出贵子”——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社会阶层向上流动中的作用受到了挑战.然而,“逆袭”、“与土豪做朋友”等又反映了大学生自我污名背后的“反抗”或者矛盾性,自我污名文化的身份表达与话语实践存在二重性,体现了文化生产与阶层流动背后的多重动机和多重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文化需求及其实现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下沙高教园区大学生文化需求现状的分析和研究,积极探寻高教园区内高校文化建设的规律,提出政府、社会、高校等满足大学生文化需求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学生与"韩流"--关于"韩流"的调查分析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大学生对韩国流行文化只是偶尔有所涉猎,并没有达到酷爱的程度;女生对韩国影视剧和韩国音乐的肯定程度高于男生;年轻的大学生对韩流现象的态度是宽容和开放的,既对其创作方面体现出的优点加以真诚的肯定,又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这表明他们对韩国影视剧并不是盲目喜爱。也许韩国流行文化并不深刻,但它在文化交流方面的成功是可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影响和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今社会价值形成的主导思想和根源.以大学生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为切入点,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和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剖析大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现状,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贯穿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特点相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创新形式相结合,建构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路径,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9.
SNS社交网站的兴起带动了以真实性、开放性和平等性为核心特征的新型社交网络文化的流行,也引发了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价值的多重影响。参与SNS社交网站交友互动,既可以规范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弱化功利思想、培养民主精神,也可能诱发道德危机和现实社交障碍。高校教育部门要因势利导、积极渗透、引导社交网络文化合理健康发展,并借此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网络阵地。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和引导会对大学生思想教育产生更切己、更个体化的作用,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涉及生命教育、健康教育、社会适应性教育等方面.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需要强调每一个大学生对宿舍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宿舍间的讨论、辩论引导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开展宿舍文化活动,加强交流,增进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