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云南全省有52种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达1400多万,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并有16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云南各民族总的呈大杂居、小聚居分布,全省没有一个县是单一民族县。解放前,云南各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其社会形态分别处于封建地主制、农奴制、奴隶制和原始社会制末期等不同的发展阶段,一些学者将云南各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形容为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活化石,其中独龙、怒、佤、傈僳、景颇、布朗、基诺等几个民族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广大少数民族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落后,疾病、土匪、毒品、贫穷肆虐,加之历代…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的民族群体而言,同一的经济变革,有可能成为一个多次反复的过程,同时,与此相伴随的制度整合,又会不断重新划分着这些群体,并促使它们沿着不同的路线重新组织,形成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现实,使经济过程在不同民族中呈现出巨大的历史差异性。因此,必须结合民族形成过程中的制度关系变动,才能全面审视民族经济的发展过程。本文以此出发,聚焦于对古代云南民族经济封建化进程的反思,提出在民族形成过程的扭合中,云南民族经济杜绝了社会经济单一直线型发展的可能;并对“封建经济”问题,提出了有意义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要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云南民族问题的特点,我认为必须把握三个基本情况:第一、各民族和民族地区解放三十九年来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解放后各民族地区经过了发展生产、民主改革和农业合作化,无论处于何种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生产和经济文化建设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生产关系和阶级结构都起了根本性的变化;第二、五十年代后期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一套左的思想路线、政策的长期影响,特别是林彪“四人帮”在民族地区民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这一科学论断,必将进一步促进民族山区公有制实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必然推动民族山区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一、民族山区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必然性1、生产力发展起点低,层次多。解放前,云南民族山区分别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封建农奴制、奴隶制、原始社会等不同的社会形态之中.经济、社会发展极其不平衡。解放后,处于不同社…  相似文献   

5.
云南的少数民族,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民族之间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上极不一致,存在很大的差异。各民族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使民族教育带有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当共和国的旗帜在云南这片古老而神奇的红土地升起的时候,分布于云南边疆的侃、拉枯、景颇等民族,还处在刀耕火种、刻木结绳的状态,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还处于原始形态的家庭族群教育的形式,只传授一些生产和生活方面的经验和知识。站立起来的人民,在改造旧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同时,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造。云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和积极发展民族教育事…  相似文献   

6.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其中16个民族跨境而居。解放前,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0%,分布在全省各地,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由于历史、地理、自然环境、民族特性等原因,各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分别处于原始公社制、奴隶制、封建地主制、封建领主制等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千百年来,在剥削阶级的统治下,少数民族无一例外地受到剥削、歧视和压迫。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为争取生存发展的权利,曾进行了无数次的抗争,上演了一幕幕壮烈的斗争史。但是,由于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能代表广大民族…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中华民族关系和云南民族关系格局为对象,探讨了地理环境对民族关系的影响.作者认为,民族关系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民族分布格局基础上,不同民族在物质生产过程中进行经济文化交流而形成的.由中华大地辽阔的疆域和复杂多样的地理条件所决定的中华民族的多元起源和多民族长期共存的格局,是中华民族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地理环境的区域多样性和整体统一性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中华民族及其文化既表现为多元、多区域、多中心不平衡发展,又呈现出多元、多区域、多中心文化向中原文化内向汇聚和中原文化向四周辐射的特点.时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统一与分裂交替出现,统一长于分裂并日益巩固这一历史大趋势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西两大块、南北三带的地理特点,使汉族的农耕文化和众多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形成分野清楚而又天然地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关系.独特的地理区位特点使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西南门户和连接中国内地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通道.加强了云南各民族与祖国内地、云南各民族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民族以及云南各民族的相互关系;云南各民族在多样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多种经济文化类型,有利于各民族之间互相依存、优长互补的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由云南地理环境所自然形成的"边内结构"和"山坝结构",对云南民族关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尽快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努力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越来越显得重要和紧迫了。下面就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如何突出民族特点谈一些看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发展极不平衡,解放初期,还有极少数部落处于原始社会生活方式。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从不同的社会形态跨进了社会主义体制,从社会发展阶段看,有的少数民族跨进了几个社会形态。然而这种同步并不标志着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水平和社会意识形态也都达到了社会主义水平。目前,相当…  相似文献   

9.
宋月红 《中国妇运》2012,(2):20-21,11
妇女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在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中不断被认识和解决。但是,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民族等国情方面的差异,以及所处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平衡,各国对待和处理这一问题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张锡盛 《今日民族》2001,(10):33-35
西部开发是新时期中国的一项战略性的决策,它将从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对西部民族地区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由于各民族之间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在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以下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问题之一:资源开发与少数民族收益权的保障。由于我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发展不平衡,因此,在生产和经济利益方面至今仍然不同程度地按民族成份划分成不同的主体。例如在生产方面,较发达的汉族、回族等民族已有了较严格的社会分工,既有从民族间、地区间差异的客观存在,需要我们正视西部开发…  相似文献   

11.
高泽强 《新东方》2009,(11):18-23
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调查、文化调查和民族识别等工作,首次对少数民族各方面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为政府制定民族政策和民族地区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文化大革命”10年期间,少数民族文化在“封建落后”“破四旧”的口号下遭到严重摧残。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整个中国的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今年10月1日是祖国母亲50华诞。五十年斗转星移,50年沧桑巨变。半个世纪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经过云南各族人民的拼搏奋斗,曾经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领主制社会和封建地主制社会并存的云南民族地区,实现了历史性的巨大跨越,迈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云南民族工作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就,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民族自治地方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1-62亿元增加到1998年的589-24亿元,20年间平均每年以14-9…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解放前,我国各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即使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区与支系之间,发展也是不平衡的。一般而言,汉族已进入发达的封建社会,近代以来又逐渐产生了资本主义,大多数少数民族则处于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有着各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总的说来,有三十多个少数民族,共有人口三千多万,保存着封建地主经济,其中某些民族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一些资本主义因素。这些少数民族大  相似文献   

14.
马平 《今日民族》2003,(4):57-58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保护和开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始终是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一、云南具有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优势首先,云南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各民族在语言、文字、习俗、绘画、歌舞、宗教、建筑、服饰等方面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形成了一个既保持了各民族文化特色,又使多民族文化凝于一体的文化景观,被称…  相似文献   

15.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民族问题,总是把它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总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正确处理和解决。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从云南民族众多,社会发育程度不同;地处边疆,巩固边防任务重;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文化落后的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和培养民族干部方面,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的、符合云南实际的特殊政策和措施,推进了云南民族地区社会变革,使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特…  相似文献   

16.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个,少数民族人口达1433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4094万人的35%;全省有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共79个县(市),占全省128个县(市)的62%;还有197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面积达276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702%。全省有8个边境地州26个边境县,分别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边境线长4060公里,有15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建国前,云南少数民族分别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制社会、封建领主制社会、封建地主制社会等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形成“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解放后,各民族跨越了几个社…  相似文献   

17.
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是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建设的基础是丰厚的云南各民族文化,前提是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云南民族博物馆作为系统展现我省各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场所,对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一、民族博物馆收藏的民族文物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特殊文化遗产。它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流传于近现代,是各民族不同时代在社会生产、社会制度、社会生活的直观反映,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毫无疑问构成了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今日民族》2011,(8):39-45
云南民族大学是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民族政策,培养各民族高素质人才,实现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而创办的一所普通高等学校。作为云南唯一的民族高等院校,云南民族大学荟萃了云南世居的少数民族师生以及包括汉族在内的众多其他民族师生。建校以来,先后有2万多名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到校参观访问。同时,与各国...  相似文献   

19.
闫峰 《前沿》2008,(7):85-87
佛教之于大理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巨大影响。一方面,佛教依附于大理统治者,与云南多民族复杂的社会政治体制相结合,形成了政教密切联系的政治体制,并成为大理国统治的精神武器和思想基础;同时,由佛教为主体宗教内容而衍生出来的寺院经济和庙会,则是西南民族经济中最有典型意义的经济形态。另一方面,佛教与云南固有的丰富的巫教、本主和土主崇拜等原始宗教与文化相融合,成为云南多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云南各民族的文化、教育、习俗以及社会生活起到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云南民族史研究中,民族关系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这是因为,云南民族成分多,除汉族外,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占全国少数民族总数的百分之四十,还有尚未确定族别的苦聪人、克木人等;云南各民族同样“都是有历史的民族”,他们长期处于祖国西南边陲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直至近代,各民族仍分别处于前资本主义各个社会发展阶段;垮境而居民族多,因而各民族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不论在历史上或现实生活里,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这些内外历史的、现实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