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996年11月20日,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和政治活动家周谷城同志遗体在上海火化。大厅里没有花圈,没有挽联。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的周谷城同志遗体上覆盖着亲活的白绸。为他送行的,只有与他相儒以沫半个多世纪的夫人李冰伯和亲属。这一切,都是遵照周谷城同志生前立下的遗嘱安排的。治学、有人、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奋斗大半个世纪的周谷城同志,一生追求真理和光明,追求高尚完美的人格。他与人民、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与党休戚与共,风雨同舟。他一身浩然正气,高风亮节,学识博大精深。在他走完人生最…  相似文献   

2.
周谷城同志是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他一生从事历史的教学和研究,长期担任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著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政治史》等。周谷城同志又是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曾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周谷城同志还是我党卓越的领导人之,曾任农工党中央主席及名誉主席。  相似文献   

3.
11月10日,是周谷城同志的忌日。转眼间,他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一年了。每每念及,音容笑貌,宛然眼前,品德风范,赫然心中。周谷城同志是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和政治活动家,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著名的历史学家,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卓越领导人。作为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他早年就参加了“五四”运动。大革命时期,他投身湖南农民运动,任湖南省农民协会顾问、省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师、全国农民协会筹备会秘书;抗日战争期间,他创办“社会科学讲习所”,向沦陷区青年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因而遭到日伪逮捕监禁;他在重庆复旦大学任教时曾被聘为…  相似文献   

4.
周谷城同志生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和政治活动家周谷城同志因病于1996年11月10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周谷城同志18...  相似文献   

5.
周骏羽 《前进论坛》2011,(12):43-43
大约是1958年秋,毛泽东与叶剑英、刘伯承、贺龙几位元帅,还有徐特立、林伯渠几位老人到上海,吃晚饭时把周谷城也叫了去。周谷城风尘仆仆刚一进屋,毛泽东即拿了一本《新建设》杂志,把周谷城拉到一问小屋里对他说:“你的逻辑论文写的很明确,要继续争鸣下去。”  相似文献   

6.
大约是1958年秋,毛泽东与叶剑英、刘伯承、贺龙几位元帅,还有徐特立、林伯渠几位老人到上海,吃晚饭时把周谷城也叫了去。周谷城风尘仆仆刚一进屋,毛泽尔即拿了一本《新建设》杂忐,把周谷城拉到一间小屋里对他说:“你的逻辑论文写的很明确,要继续争鸣下去。”  相似文献   

7.
<正>毛泽东与周谷城,一个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共和国的创始人,一个是海内外知名的政治活动家和著名历史学家。他们同是出生于湖南湘江畔的乡亲,又彼此对外均称对方是自己的老朋友。自1921年春,他们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相识,至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其交往的时间长达半个多世  相似文献   

8.
正毛泽东: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毛泽东1920年第一次读《共产党宣言》。这一年,毛泽东27岁。同一年,他在湖南创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第二年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共产党宣言》是毛泽东常读、精读、细读的一本书。读了多少遍?无法统计。1939年,他对党内同志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阅读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和政治活动家、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第六、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周谷城同志溘然长逝了。他生前立下遗嘱,死后不要开追悼会,不搞告别仪式,不留骨灰。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走了,他留下的精神风范长存。他留给人们的是爱国情操和高尚品德,留给人们的是  相似文献   

10.
1946年秋,周谷城随复旦大学返回上海,任历史系教授,教授《世界通史》。当时复旦文。理、法、商学院都要学世界史。周谷城在授课的同时,撰写《世界通史》。他在编写《世界通史》时打破了传统的写法,着重写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在他看来,前人所写的世界史著作,犹如百科全书,大都是历史事件的机械堆砌,不能给人以系统和全局的认识。他认为传统的写法也不科学。传统的写法是从一个地区、一个角度孤立地去看世界。古代是从埃及、希腊、罗马开始,以后讲中世纪、讲基督教、讲封建制的专制政府,再后讲文艺复兴、民族国家、地理大发现,都…  相似文献   

11.
周谷城是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和政治活动家、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卓越领导人、著名的历史学家、知识渊博的学者。他亲身参与了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目睹了国家的衰敝与兴盛。在99年的漫长岁月中,周谷城与中共三代领导人,不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而且结下了深厚的个人友谊。与毛泽东早在1921年,周谷城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教书时,就认识了在一师附小任主事(即主任)的毛泽东,并结成好友。大革命时期,受毛泽东影响,周谷城参加了农民运动,任湖南省农民协会顾问兼农民运动讲习所讲师。1936年,周谷城收到毛泽东一封信,信中希望…  相似文献   

12.
卢嘉锡同志的逝世 ,令我悲痛万分。他作为农工民主党杰出的领导人 ,使我有机会与他相识、相知、相亲 ,他治学严谨、待人宽厚、重信笃义、秉性正真、唯真唯实 ,在工作与生活中焕发出的人格力量 ,更使我终生难忘。我已年届九轶 ,为今生能结下这样的同志与挚友而感到自豪。现仅凭记忆 ,回忆与他交往的几件事 ,作为对他的悼念。一1 983年 ,我担任农工党中央秘书长。此时 ,主席季方已年过九十 ,且眼疾很重 ,不能正常工作 ;副主席周谷城也年过八旬。文革结束后 ,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帮助下均有很大的发展 ,而农工党的发展稍稍滞后。我想 …  相似文献   

13.
周谷城是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和政治活动家、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卓越领导人、著名的历史学家、知识渊博的学者。他亲身参与了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目睹了国家的衰敝与兴盛。在99年的漫长岁月中,周谷城与中共三代领导人,不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而且结下了深厚的个人友谊。与毛泽东早在1921年,周谷城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教书时,就认识了在一师附小任主事(即主任)的毛泽东,并结成好友。大革命时期,受毛泽东影响,周谷城参加了农民运动,任湖南省农民协会顾问兼农民运动讲习所讲师。1936年,周谷城收到毛泽东一封信…  相似文献   

14.
今年9月13日,是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周谷城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我们深切地缅怀这位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和政治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卓越领导人、著名的历史学家、知识渊博的学者。周...  相似文献   

15.
《真理的追求》杂志2000年第12期发表的冯宝兴同志的文章和韩西雅同志的文章都很好,我一口气读了两遍。文章的坚强党性和正确立场,我完全拥护。我坚决反对把私营企业主拉进中国共产党内。《中国共产党章程》开宗明义就写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  相似文献   

16.
李维汉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者之一。他与毛泽东同志同为湖南第一师范的校友。他1918年与毛泽东、蔡和森等同志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同周恩来、赵世炎等同志酝酿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他从1946年即开始协助周恩来从事统战工作,建国后为首任中央统战部部长,当选为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维汉同志长期从事统战工作和民族工作,善于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学习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和政策,得到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采纳,极大地丰富了…  相似文献   

17.
《求索》一九八二年第二期,钟镇藩同志在一篇短文中说:毛泽东同志曾于一九一九年接手主编过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学生会的周刊《新湖南》。对于从哪一期起接编,一说是从第七期起;另一说是从第三期起。“七期说”虽占上风,但所持证据是不可靠的;“三期说”虽只龙伯坚同志的回忆,但他当时是《新湖南》的主编,比较其他局外人来说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三期说”应该是可信的。 可是,钟文在列举“七期说”所持的证据时,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曾于一九一九年接手主编过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学生会的周刊《新湖南》。对于从哪一期起接编,存在两种说法:一说是从第七期起;另一说是从第三期起。到目前止, “七期说”占上风;“三期说”只有当年《新湖南》的编辑人员龙伯坚(敏莹)。他在《回忆〈新湖南〉》一文中说:“《新湖南》周刊出完两期以后,我便建议毛泽东同志接编”;“自第七期起开始……进行革新。”  相似文献   

19.
学无倦意 笔耕不辍──读文选德同志的两部新著益人岁末年初,湖南出版社出版了文选德同志的两部新著:《新闻宣传的理论与实践》和《中华二十六史简说》。《新闻宣传的理论与实践》,是文选德同志近年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实践的思考部归纳。该书立足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基...  相似文献   

20.
1989年12月30日,在江泽民同志主持的座谈会上,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与各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协商,确定了根据邓小平同志指示精神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系统地总结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进一步确定了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权中的参政党地位,明确了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共同任务和团结合作的基本方针,提出了中共与民主党派协商共事的形式、做法和基本要求,形成了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1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