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祖望 《学理论》2012,(35):11-12
官僚制与官僚主义一直是一对纠缠不清的名词。社会管理体系作为一种全新的解释框架,从纵向的与横向的角度对二者关系作全面的分析。在此框架中,一方面,官僚政治与官僚制作为不同历史阶段的两种社会管理体系的组织原则和方法而受到关注和分析。另一方面,官僚主义源于官僚政治,官僚政治中的官僚阶层是官僚主义的行为主体。体制性官僚主义与技术性官僚主义伴随着官僚政治而产生,却又有着迥异的结局。"官僚主义向何处去"成为摆在眼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王亚南研究中国官僚政治的缘起、成果及主要观点,从纵与横的两个角度考察其学术价值,并就中国官僚政治终结的前提条件及存续问题进行探讨。笔者从历史经验和历史事实出发,认为相当长时期里,不仅存在技术性的官僚政治,而且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制度性或体制性的官僚政治。在中国现阶段的社会转型期,我们要特别警惕权力资本化现象,同时,要以科学的态度加以研究,寻求根治的良方。  相似文献   

3.
官僚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文化现象影响范围广、存续时间长、表现形式多样,目前已经成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顽疾,治理难度大。治理官僚主义不仅要从政策和制度角度入手,还需要从其产生的文化根源中去寻找对策。从历史形态上来看,官僚主义文化与传统社会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制度规范高度契合;就其现实形态而言,官僚主义文化污染了党内政治生态。因此,要形成治理官僚主义的长效机制就必须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价值引领、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强化行为约束、完善治理官僚主义的制度体系实施制度规范等三者结合起来,多管齐下达到治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莫如 《瞭望》1994,(17)
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正乘风破浪胜利前进,改革已进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为目标的攻坚阶段。要保证改革和经济发展取得预期的效果,端正各级干部作风,提倡深入实际、调查、解决实际问题非常必要。与党中央的这一要求相对立的是在某些干部中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还比较严重。我们不是讲要抓住机遇吗?若犯了这种毛病则是贻误时机;我们不是要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吗?这种作风则挫伤群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的危害是很大的,使党的政策不能落实,改革、建设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不得及时解决,危害甚巨,不可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的政治生活中,官僚主义已经有相当漫长的历史了。从政治体制的发展演变历史来看,不管是专制政治还是民主政治,都产生过和存在着官僚主义这种病态的社会政治现象,甚至在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中,官僚主义也并未被克服。这说明,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的官僚主义,是相当顽固的;当然,这本身也说明,现代社会还并没创造出完全根除产生官僚主义的条件。但是,人们却越来越感到,官僚主义与现代政治文明的对立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尖锐  相似文献   

6.
《瞭望》1986,(31)
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要做到富有效率,必须反对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是一种政治灰尘和污垢,它滞阻我们的工作机构灵活运转,妨碍四化建设顺利进行,还压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里,哪里有官僚主义,哪里的工作必然死气沉沉,缺乏生机与活力,改革一定踯躅不前。更有甚者,还有一种严重的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4,(36)
党的作风问题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要解决官僚主义作风问题,就要认清官僚主义的实质、产生根源、主要表现及危害,对症下药,切实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8.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和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上率下,就查摆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应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表现入手,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特点及实质、危害及成因开展系统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对策和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国外毛泽东研究学者莫里斯·迈斯纳提出了毛泽东主义的乌托邦思想,本文对莫里斯·迈斯纳的这一观点进行梳理和分析后认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而产生的毛泽东思想和乌托邦主义没有本质上的相同点,毛泽东不是一个乌托邦主义者。但我们应该重视莫里斯·迈斯纳指出的社会贫富悬虚扩大、官僚主义作风和腐败、社会主义理想丧失的倾向等社会问题,坚持改革,高举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自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以来 ,人们积历史的经验教训和现实的考虑 ,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集在执法程序化问题上来 ,以求解出“法律越来越完善 ,执法越来越不公正”的答案 ,以提高执法机关的工作效率 ,克服和消除执法机关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和腐败作风 ,特别是对于保护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推进我国民主化进程 ,实现执法机关热情服务这一宗旨 ,都具有深远意义。一执法程序化最早是由资产阶级思想家、法学家提出和倡导 ,并由资产阶级法律加以确认的。它在反封建执法专横和执法特权 ,促进人类法律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党一贯重视反对官僚主义,长期以来作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探索。1963年5月29日,周恩来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直属机关负责干部会议上作报告,集中阐述了反对官僚主义的问题,其要点后来被收录于《周恩来选集》下册,命名为《反对官僚主义》。该篇文献深刻阐述了官僚主义的顽固性、表现形式及危害,提出必须反对官僚主义,是马克  相似文献   

12.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坚持不懈地反对官僚主义,是新时期加强执政党建设、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官僚主义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复杂的历史现象.列宁说过,俄国十月革命“可以赶走沙皇——赶走地主——赶走资本家”,但是,在一个农民国家中却不能“赶走”,不能“彻底消灭”官僚主义.只能慢慢地经过顽强的努力使它减少.现今的官僚主义可以说是旧社会官僚主义残余在我们某些干部身上延续.它的表现主要是: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政治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主要表现为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严重,封建主义影响远未肃清。“政治体制的改革,必须逐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努力克服官僚主义现象和封建主义影响,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1)封建主义影响和官僚主义现象成为改革的对象,决非偶然。有着二千多年封建专制主义历史传统和三十多年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是它们衍生的土壤。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沆瀣一气,压抑着社会主义民主幼芽的生长和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的发展,是阻碍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的两座大山。肃清封建主义影响,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保证我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克服官僚主义现象,以提高效率、增强活力,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制改革必须完成不可或缺的两大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对官僚政治的批判思想是他的国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在于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即认为官僚政治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并且最终会随着存在条件的消失而消失。在马克思看来,官僚政治是国家行政权的运行方式,以管理者对管理知识的独占和私有制为基础。官僚机构具有阶级统治的工具和社会管理的双重职能,但也会发生异化:一是成为具有自身利益的封闭机构,而变本职工作为形式主义;二是摆脱立法权控制、脱离统治阶级意志。马克思提出的反官僚政治的措施是进行所有权变革、消除政权的剥削阶级性质,在此基础上实行普选制等其他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15.
反对官僚主义是我们党面临的重大任务和严重斗争。我党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三个阶段。我们党反对的官僚主义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工作作风、工作方式方面沾满官僚习气的官僚主义;另一类是追求特权、贪污腐化的官僚主义。第一类可以说是有着严重工作缺陷的官僚主义者,第二类则是腐败变质、劣迹斑斑的官僚主义者。继续推进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抓紧反对官僚主义,坚定不移地推进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继续深化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  相似文献   

16.
官僚政治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对世界政治的影响尤其深远。西方在资本主义出现以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官僚与政客的划分,中国早在秦朝就划分了官僚与政客两种政治角色,就存在完整意义上的官僚政治。然而,西方的官僚政治是近代政党政治的产物,而中国传统的官僚政治则是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与西方政治结构中官僚与政客的二元角色划分不同,传统中国的政治结构似乎可以作政客、官僚、胥吏的三元角色划分。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各级党政机关存在的某些官僚主义现象已经成为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严重障碍。因此,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坚决克服官僚主义作风;各地政府近来也切实改变领导作风,认真揭露、严肃处理了一批严重官僚主义案例。例如: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阐述了坚持密切联系群众 ,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问题 ,强调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党要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 ,就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密切联系群众 ,切实纠正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歪风。一、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我们党有许多优良作风 ,根本的一条是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决定》强调 ,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因此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  相似文献   

19.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各级领导班子制定政策、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当前党员领导干部加强自身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新时期,尽管调查研究的对象、内容、手段、条件都发生了变化,但调查研究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改变。因此,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调查研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20.
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我们天津铁路分局今年狠抓干部作风建设的首要课题。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与党的群众路线格格不入、背道而驰,严重影响党群关系,败坏党的形象和威信。近年来,分局各级组织广泛开展了反对“两个主义”的教育活动,着力进行了机关干部作风整顿,压缩会议文件,控制评比表彰,精简报表台帐,加强对干部深入现场问题的考核,有力地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但我们也看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在部分干部身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为有效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症,我们要求对症下药,抓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