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37年“七七”事变后,社会各界都要求蒋介石释放张学良将军,让其出来领导东北军抗战。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也放出了可以释放张学良的风声。于是张学良的四弟、共产党员张学思,按照党组织和周恩来的指示,积极开展营救张学良的工作。张学思虽然出身于封建军阀家庭,但在青少年时代就追求进步,探寻真理,积极投身于民族解放斗争,最终背叛了封建军阀阶级。1933年4月,由王金镜同志介绍,张学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接着,受党的指派,同王金镜等一道河入东北军六十七军特务队做“兵运”工作,准备等时机成熟时把队伍拉出来,组建华北工农…  相似文献   

2.
传奇于炳然     
他从黑龙江走出国门,又回到国内长期从事抗日救亡、抗日统一战线和情报工作.张学良将军视他为大才、至友;李杜将军敬佩他的人品和才干,并委以重任.他被蒋介石召见,授以全国抗战中的一项重要使命;他与曾当面许他以高官的戴笠斗智;他第一个站出来批评陈伯达,而遭康生、陈伯达联手陷害……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说:我是在东北长大的.张学良说:“我知道,是老师张伯苓说的,我们是同师同年.西安事变前,周恩来曾与张学良作过一次会谈.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张学良将军在当时是一位复杂人物.他在中原大战中支持蒋介石,改旗易帜,一度是蒋介石十分器重的人物.他为了追求强国措施,还曾与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的女婿交友很深,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也有一定交往.张学良的所作所为,期望的是国家统一、民族兴旺.但是随着日本关东军的炮声,蒋介石“绝对不可抵抗”命令的下达,他一步步认清了蒋介石的庐山真面目.尤其是张学良依照蒋介石的命令率军“围剿”陕北红军连连受挫后,蒋介石一直不同意他恢复被歼灭的编制,使他逐步弄清了蒋介石排除异己的阴谋;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渍散,仍能打败装备精良的东北军,这不能不使张学良的脑子里产生很多疑团,并心生敬佩之情,因此他急于要弄清楚中国共产党“抗日反蒋”的方针底细.  相似文献   

4.
传奇于炳然     
他从黑龙江走出国门,又回到国内长期从事抗日救亡、抗日统一战线和情报工作.张学良将军视他为大才、至友;李杜将军敬佩他的人品和才干,并委以重任.他被蒋介石召见,授以全国抗战中的一项重要使命;他与曾当面许他以高官的戴笠斗智,周旋;他第一个站出来批评陈伯达,而遭康生、陈伯达联手迫害……  相似文献   

5.
传奇于炳然     
他从黑龙江走出国门,又回到国内长期从事抗日救亡、抗日统一战线和情报工作.张学良将军视他为大才、至友;李杜将军敬佩他的人品和才干,并委以重任.他被蒋介石召见,授以全国抗战中的一项重要使命;他与曾当面许他以高官的戴笠斗智,周旋;他第一个站出来批评陈伯达,而遭康生、陈伯达联手陷害……  相似文献   

6.
传奇于炳然     
他从黑龙江走出国门,又回到国内长期从事抗日救亡、抗日统一战线和情报工作.张学良将军视他为大才、至友;李杜将军敬佩他的人品和才干,并委以重任.他被蒋介石召见,授以全国抗战中的一项重要使命;他与曾当面许他以高官的戴笠斗智,周旋;他第一个站出来批评陈伯达,而遭康生、陈伯达联手陷害……  相似文献   

7.
张学良以“少帅”闻名于海内外,尤其是他同 杨虎城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更是震古烁 今。周恩来曾将张学良誉为“千古功臣”。但是,张学良的政治生涯太短暂了,他被蒋介石囚禁了半个多世纪,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遭到蒋的  相似文献   

8.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更加激起我们对张学良将军的思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在59年前,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西安事变。这一爱国主义壮举,促进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和全国抗战局面的形成,具有历史的转折意义,他堪称为千古功臣。事实表明:张将军已经彻底摆脱了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的束缚和影响,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联共抗日的道路。这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升华,是顺应人民意愿和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众所周知,从1928年12月东北易帜以来,张学良在政治上一直追随蒋介石。从中原大战,率东北…  相似文献   

9.
因为“九一八”当夜的不抵抗,张学良被骂为“不抵抗将军”,但多年以来一直流传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下令不抵抗、张是代人受过的说法。其中最有名的是曾任张学良机要秘书的郭维城在1946年8月15日发表广播演说时称:“‘九一八’事变当时,张学良将军在北平,一夜之间,十几次致电南京蒋介石请示,而蒋介石却若无其事地十几次复电不准抵抗,把枪架起来,把仓库锁起来,一律点交日军。”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0月14日,世纪老人、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将军因病在美国檀香山逝世,享年101岁.张学良是二十世纪中国的传奇人物,他和杨虎城将军在1936年发动的"西安事变",为结束十年内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因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又执意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结果受到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高等军法会审,此后,长期身陷囹圄,成为20世纪的中国的一大冤案.  相似文献   

11.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一声炮响,揭开了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不久,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可是,为促成国共合作立下大功的张学良将军,却在国民党的幽禁中渡过了整个抗战时期。尽管多次请缨抗日都被驳回,但他仍热切地关注着战局的发展,并不断鼓励旧部以大局为重,团结抗战,英勇杀敌,早日复土雪耻。 获悉全民族抗战爆发,张学良心情十分激动,他慷慨激昂地说:“我唯一的希望就是抗日,这一天终于等来了。此后我即使死在这里,也心甘情愿了。”张学良很快给蒋介石写了一份要求亲赴战场,杀敌报国的请缨书。但蒋介石却答复他“好好读书”。 8月,张学良的四弟张学思与赵四小姐随同黄仁霖来溪口看望张学良。黄仁霖在单独与张学良谈话时,转弯抹脚说明了来意:东北军调离西安之后,传说有的官兵有些想法,不太安稳,委员长担心将来  相似文献   

12.
“九·一八”事变后,我国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三千万父老、兄弟、姐妹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惨遭欺凌、侮辱、奸淫、杀戳。一九三五年,日本侵略者向我华北发动新的进攻,妄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东北,进而并吞全中国。中华民族处在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东北军在蒋介石臭名昭著的“竭力退让,避免冲突”,绝对不准抵抗的命令下,放弃东北,退入关内。张学良含辱忍痛做了不抵抗将军,受到全国人民的愤怒谴责,声誉大降。热河失陷后,蒋介石又把罪责完全嫁祸于张学良,逼张下野出同。后来,在蒋介石“攘外必先  相似文献   

13.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将军与杨虎城将军为反对蒋介石对日寇侵略的不抵抗政策,在西安实行“兵谏”,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与此同时,驻西北古城兰州的东北军于学忠部响应张、杨两将军的爱国义举,发动了“兰州事变”。这次事变的实际指挥者,就是后来在抗美援朝时期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的解方将军。 解方,原名解沛然,1908年11月出生于吉林省东丰县。他从小离家,早年就读于奉天(今沈阳市)第三高等中学,与张学良之弟张学铭是同学。他最初是想学  相似文献   

14.
广艳辉 《党史纵横》2009,(12):45-47
王玉瓒先生早年从戎,是张学良将军的得力部下,历任排长、连长、少校副官、中校副官、上校参事、上校营长、团长、副旅长等职。在其任东北军警卫队第一营营长期间,曾两次担负蒋介石在西安华清池行辕的警卫任务。1936年12月12目,他奉张学良之命率部捉蒋。打响了西安事变的第一怆,活捉了蒋介石,为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全民族的抗战做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孟红 《党史纵横》2009,(7):32-34
1936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将军不顾劝住。亲自陪送蒋介石回到南京,从此后张学良的人生道路便急转直下。由于蒋介石背信弃义,对张学良施以狠毒的报复打击,一代少帅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幽禁生活。张学良在大陆被关押期间囚禁地点一直变化不定:1937年初,张学良被囚禁在奉化溪口的雪窦山;1938年秋,又被迁徙至贵州修文县。1946年,在蒋介石的一手策划下,张学良被秘密转移到台湾,并且几次转移关押地点,使外界对张学良将军的关押地无从知晓。  相似文献   

16.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动“西安事变”,以兵谏促蒋介石联共抗日。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拘留,以所谓“军法”判处10年徒刑。后虽“特赦”,却明令由“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实际上被无限期地拘禁起来。张学良将军先后被软禁在浙江、安徽、江西等地。1938年初,被转移到湖南,先后在郴州苏仙岭、永兴油榨树镇、沅陵凤凰山羁押。从1938年初到1939年底,这位曾叱咤风云的少帅在湖南度过了将近两年的幽禁生活,留下了报国无门的万般遗憾,也留下了忧国忧民的满腔激情。  相似文献   

17.
世纪老人、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将军于2001年10月14日在美国檀香山逝世,享年101岁。张学良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他和杨虎城将军以爱国的赤诚之心,秉持抗日救亡的民族大义,在1936年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为结束十年内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执意亲自送蒋介  相似文献   

18.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国共两党联手抗战局面的开端。 为了抗日,为了民族,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置诸生死利害于度外,毅然决然地向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兵谏”。 张、杨两将军,有大功于中华民族,有大功于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记下这辉煌的一笔。 然而,变起的当时,国民党人、共产党人,包括张、杨两将军在内,都难以料想到事变的结局。  相似文献   

19.
世人皆知,爱国名将张学良为了民族大义,1936年同杨虎城将军联合发动了丙子“双十二”事变。事变后又无私无畏,亲自护送蒋介石返回南京。但言而无信的蒋介石一到南京,便翻脸变态,以种种理由将张学良“管束”起来,并不断变换“管束”地点,断绝张与外界的联系。从此,一代爱国名将销声匿迹,在“囹圄”中渡过了近半个世纪。然而,人们很少知道,在这个期间,张学良曾有过两次复出的机会,但因都是蒋介石施展的阴谋诡计,为张识破而遭到拒绝。  相似文献   

20.
莫迎 《党史博采》2001,(12):20-22
少帅张学良年轻得志,叱咤风云,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传奇式人物。2001年10月14日,世纪老人、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将军因病在美国檀香山逝世,享年101岁。他和杨虎城将军在1936年发动的“西安事变”,为实现全民族抗战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江泽民主席在唁电中称其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张学良曾经四次到达金陵,与古城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但最使张学良难以忘怀的是在南京受到军法会审,长期身陷囹圄,造成了千古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