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20世纪后半叶广东的历史资料,我们会接触到一群人。我们不仅发觉他们有丰富的人生经历,见证了近百年的风风雨雨、大灾大难,亲身体会了其中的艰辛与困苦;而且发现他们之中有许多人,是从同一个“源头”里流出来的,即来自20世纪30年代中期为挽救民族危亡挺身而出、并参与过广东地方党组织的重建活动的那群人。这一“发现”,使我感到应当将他们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群体来加以考察和认识,应当顺理成章地将这一人群看作是历史过程的一个单位。走进这一人群和写作这本书的念头,就是这样产生的。 我们所要关注的,是在特定历史时空…  相似文献   

2.
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在广州召开。“团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成立,并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方针。“团一大”因其重大的历史意义而成为中国青年运动的里程碑。本文对“团一大”在广州召开的原因进行探析.认为当时广东独特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发展等因素促成了“团一大”在广州的召开。力图揭示广东青年在早期的中国青年运动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些特殊病人让医疗单位甚是头疼,他们既没亲友陪同,也没身份证或证明资料,甚至身五分文,因而被称作“三无病人”。对待这些明摆着付不起治疗费用的病人,有的医院简单治疗了事,有的冷漠应付,还有的甚至将其拒之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党的80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我们党史研究的指南。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广东党史,总结历史经验,编撰地方党史,对于帮助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加深理解和自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涛  戴美瑛 《广东党史》2005,(2):13-14,18
民国时期统治广东8年的“南天王”陈济棠,在20世纪30年代中央红军长征前后的一段时间里,曾经与中共和红军建立了秘密的合作关系,对红军在长征初期顺利突破第一、二道封锁线起了一定作用。对此,许多不知内情的人感到疑惑,陈济棠这位曾经投靠蒋介石并积极镇压广东革命力量的“南天王”,怎么会有同中共合作的历史呢?  相似文献   

6.
细心的人们可能会发现,以“古、土、苦”闻名的河南。近两年来面貌改变了,形象提升了,口碑称好了。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央所属媒体纷纷来河南采访报道。北京、上海、广东、香港、澳门等地主流媒体纷纷来河南捕捉素材。他们刊发的大量正面宣传河南的稿件,让境内和境外的人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河南,一个前进中的河南。  相似文献   

7.
当代自然科学的前沿出现了“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超循环论”、“混沌理论”和“分形理论”等,通常被称作“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的新自然科学理论群.该理论群在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因、样态、路径、方式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也为分析社会历史发展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昔日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尝尽艰辛,受尽磨难,终将“真经”迎回中土。而今许多单位的同志,一说到学典型、获经验,便不忘像唐僧那样,行囊一打,远赴他乡,求取“真经”。在他们眼里,“自古华山一条道”,取经的路也似乎只有亲临现场参观这一条。更何况,如今出门,再不  相似文献   

9.
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新要求。2001年,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又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  相似文献   

10.
邵维正(解放军后勤学院教授):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规范表述,有一个发展过程,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年5月,江泽民同志又强调: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以此为发端,学习“三个代表”的活动普遍开展起来。然而,在对这一科学思想的表述上前两年并不统一。江泽民同志在广州、上海以及庆祝中国…  相似文献   

11.
可图梁———曾是一块被称作患了“地球癌症”的土地:山是秃的,水是浊的,土是咸的。雨天洪水肆虐,风天沙石埋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受苦受穷,传统的劳作给他们带来的是苦涩的果实:1993年以前人均粮食年年不足400斤,人均收入仅有300多元。群众吃不...  相似文献   

12.
李君如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贯穿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一条主线,是对我们党的奋斗业绩和历史经验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对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提出的新要求。 “三个代表”思想是江泽民总书记2000年2月在广东考察时提出的。它有三个特点:第一,进一步把党的建设突出地摆上了重要位置;第二,引人注目地把党的建设与党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第三,鲜明  相似文献   

13.
对"和为贵"的一种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原本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带有朴素唯物主义性质的辩证法范畴。其基本含义是讲对立的统一。后来被延伸到社会历史领域,特别是作为一种伦理原则,“和”中的对立与斗争的含义被淡出,“和”成了与“斗争”绝对对立的一个概念,“和”就是拒斥斗争。有文章把“和为贵”奉为当今世界处理国与国关系的根本方法,是消除霸权主义、实现多极化世界的主要途径,这很值得商榷。人类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不是“和为贵”的历史;当今的世界是充满物质利益对立和斗争的世界。只有通过斗争,才能实现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才能实现世界的多极化。当然斗争要讲究艺术。  相似文献   

14.
杨飞 《党课》2013,(12):105-107
在众多民国学人中,有三个著名的“疯子”,一个是“章疯子”章太炎,一个是“刘疯子”刘师培,还有一个就是被称作“黄疯子”的黄侃。有意思的是,这三人不仅都是民国时期名重一时的国学大师,而且章太炎、刘师培与黄侃还是师生关系,他们均有着学问大、脾气怪的共同特点。其中黄侃的脾气之大、性格之怪,更是学界闻名,几与他的学问成正比。  相似文献   

15.
一、正在崛起的“屏幕一代”在电子媒体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被称作“屏幕一代”。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传播学院陈百龄教授这样描述“屏幕一代”:“自从20世纪60年代电视进入大多数人们的家庭以后,很多阅听人天天看电视,并且习惯于自影像中汲取信息。这种倾向尤以年轻的一  相似文献   

16.
"医院开天价药方就要成为历史了,老百姓以后不用为看病贵的问题发愁了!"连日来,关于广东要在全国率先实行"医药分开"的消息被人们喜悦地传递着——广东省卫生厅厅长姚志彬解读十七大报告医疗卫生事业建设部分时表示,关于"医药分开"的问题,中央已经定了调子,广东下一步将剥离医院门诊药房。"医院最好不要有自己的药房,让患者到社会上去购药。"这位广东卫生界首席官员对这场改革的内容说得很明确。  相似文献   

17.
杨建 《广东党史》2004,(3):34-36
为加快广东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步伐,2000年6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村级通机动车和解决贫困户半亩“保命田”为主要内容的扶贫“两大会战”。会战采取了集中时间、集中领导、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办法,重点解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问题和贫困户“保命田”问题,以实现全省村级“四通”(通机动车、通邮、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和贫困户“四个一”(贫困户人均半亩“保命田”、每户输出一个劳动力、每户挂上一家农业龙头企业、每户掌握一门致富技术)。“两大会  相似文献   

18.
步正发 《求实》2000,(5):2-4
最近 ,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及参加高州市“三讲”教育时提出 :“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这“三个代表” ,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党的性质、宗旨的科学概括 ,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集中要求 ,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 ,对于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自…  相似文献   

19.
唐福敬 《当代贵州》2009,(20):44-45
45年过去了,在“三线”建设这场大规模的战略布局中扎根贵州的三大国防工业基地不负众望,为保卫华夏海、空,奉献出现代战争和高科技时代护卫国土的一把把剑与一面面盾。这些“贵州制造”。是一个近代饱经苦难的民族在外敌持续窥视下的“防火墙”。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江泽民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期间,首次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成为广东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前进的行动指南。两年来,我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人民认真学习这一重要思想,在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通过实施“科教兴粤、外向带动、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增创“体制、产业、开放、科技”四大新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