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全镇12个村,村村有自己的文艺表演队,前屯村有小剧团,泗村店村有高跷表演队,旧县村有腰鼓队,后所村有老年文艺队,窑上村有小车会;镇里每年投资10余万元,为全镇21个文化团体配备服装、乐器、道具等文娱器材;培养有影响力的文艺骨干㈤余人,常年坚持参与文化活动的群众达900多人,每年平均组织文化演出200余场,观众达10余万人次;两年时间,全镇累计投资500余万元用于文化建设……近年来,武清区泗村店镇像抓经济发展一样抓文化建设,积极搭建乡村文化建设平台,努力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全镇呈现和谐稳定、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2011年1至9月,全镇招商引资完成5.2亿元,同比增长108%;完成财政收入6400万元,同比增长190%。  相似文献   

2.
党团组织共筑跨世纪工程明亮,王富强四川省广安地区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党团共筑跨纪工程。1995年全区优秀团支部、达标团支部分别比上年增加21%和15%,乡(镇)团委书记、村团支部书记配备率达100%。团地委荣获四川省...  相似文献   

3.
永仁县把加强农村党员活动阵地建设作为提升农村党建工作水平的突破口,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在抓好村党支部阵地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村党小组阵地建设。围绕“有活动地点、有活动经费、有电教设备、有活动记录本和学习资料”的“四有”标准,在全县452个农村党小组中开展“五星党小组”创建评比活动。全县395个农村党小组实现了活动正常化,正常率达90%以上。其中,有236个党小组有固定活动点,占全县农村党小组的51%;有181个党小组有电教设备,占全县党小组的40%。县委统一为党小组长解决了经济待遇,实行和村民小组长同酬。县乡每年还为每个党小组安排50~100元活动经费,同时,为他们配发一定的笔墨纸张,  相似文献   

4.
经过两年来的努力,凯里市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四个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一、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有了新的进展。据1996年10月实地验收,全市有先进村20个,达标村42个,基本达标村41个,“软散瘫”支部由34个下降到6个。通过换届,现任村干尤其是村支书的年龄较上届下降22岁,文化素质较上届有明显提高,其中大专文化1入,中专文化2入,初中以上文化137人。二、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有了新的进展。1996年全市共发展农民党员161名,比1995年增长71%,1996年农村团员总数达12287名,比1994年增长26…  相似文献   

5.
山西沁水县的双塘村位于太行、太岳山交汇处,28个自然村、200个农抗战时期,八路军某兵工厂曾在该村驻扎生产。但这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村,由于信息闭塞、交通落后,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有56%村民外流,53%耕地撂荒,15个自然村废弃,举债达126万元。吃水难、交通难、粮食加工难、医疗卫生难、子女上学难、小伙子找对象难,严重地困扰着村民的生活,村党支部处于瘫痪状态。曾选举或聘任过的三任支书,均无建树。经过慎重考虑,乡党委决定聘请65岁的退休干部霍家政任村支书。霍家政老人1949年入党,先后担任潘…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80年代,灯塔村是一个逸近有名的贫穷落后村。在这种形势下,新上任的刘荣喜带领群众苦干实干.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和实施二次创业,率先走在了新农村建设的前列。  相似文献   

7.
要实现扶贫攻坚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是有人办事和有钱办事,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群众开展扶贫攻坚,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在这方面,三都水族自治县达便村的实践能够给予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一、要致富,跟着党支部达便村有1300人,人均耕地面积0.66亩,是水族聚居村。该村共有11名党员。1987年,在村党支部书记潘玉绒和村主任潘石际的带领下,全村靠世行造林贷款40多万元,群众积极投劳,开发非耕地资源造林,创建了河东河西8000余亩的速…  相似文献   

8.
高低村位于溆浦县城南端,全村拥有268户、1070人,有土地1088亩。近年来,该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6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46O吨,比上年增长2.2%;农业总收入963万元,人平纯收入达22O0元;村里已形成“种、养、加、运”一体化产业结构;村民人平住宅面积达4O多平方米,家家用上了卫生水,户户有电视,彩电达95%,有近百户装上了程控电话;今年年初,被县委、县政府分别授予“双文明先进单位”和“农村奔小康示范村”光荣称号。他们“创文明村,奔小康路”的成功经验是:(-)从…  相似文献   

9.
王和余  于轻舟 《新长征》2006,(11):46-47
“交通村是瀚海第一村,是新农村建设的标杆!”近年来交通村引来这样的啧啧赞叹不绝于耳。下列一组数字也印证了这一点,到去年底,交通村经济总收入实现3000万元,集体收入达170万元,人均收入5500元,固定资产额累计达2000万元。村里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呈现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交通村党支部先后被评为洮北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白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国家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进村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0.
济宁市在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大力推行交叉任职,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依法兼任村委会主任。全市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比例达68.93%,比换届前提高42.24%。其中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的达87.68%,比换届前提高69.11%。推行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适应了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减少了干部职数,减轻了农民负担,理顺了村“两委”关系,使村级领导班子团结协调,  相似文献   

11.
《支部生活》2004,(4):28-29
△以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五好”村党支部、乡(镇)党委和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的创建水平。工作任务:到2008年,全省“五好”村党支部、乡镇党委分别达到70%和80%以上,基层满意的县(市、区)部门、群众满意的乡(镇)站所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2.
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锦州村党支部书记曹世泰,多年来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以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劳务输出、增加群众收入为己任,使全村新农村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584万元,比2005年增加了320万元,成为全镇8个行政村中,经济发展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较好的一个村。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14,(12):F0002-F0002
鸡东县鸡林朝鲜族乡鸡林村党支部下设14个党小组,党员88名。2013年,全村人均收入1.97万元,村集体固定资产达325.6万元。先后荣获全省新农村建设五星级村、省级文明村标兵,鸡西市先进党组织、“五个好”村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做实党群互助。  相似文献   

14.
互助土族自治县台子乡大菜子沟村曾是六七十年代全省“农业学大寨”的典型。但80年代初,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由于对党的政策缺乏正确的认识,集体经济被分割,从而严重削弱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各项工作出现滑坡现象。以后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业经济政策的落实,逐步有所好转,特别是1998年全县开展创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乡镇活动、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后,这个老典型村重新焕发了生机。近年来在全县普遍干旱少雨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5.
成都龙泉驿区洪河镇三桥村是城市向东发展的第一站。近两年来,村两委会带领全村人民发挥优势,创新思路,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村域经济发展路子。2001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48元,农转非人员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00元,拥有汽车57辆,摩托车309辆,95%的农民拥有了楼房、彩电,70%的农民用上了燃气,60%的农户安装了电话,  相似文献   

16.
致富奔小康的“头马”──固阳县碾房村致富纪实郝昀地处昆河上游的碾房村,是固阳县首批确定的率先达小康示范村之一。近年来,这个村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干群同心,上下合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为名符其实的...  相似文献   

17.
《天津支部生活》2008,(1):42-43
我叫杜学民,是武清区委机关的一名干部,2004年8月,经过公开选拔到南蔡村镇达子村任党支部书记。当时,达子村经济条件很差,负债很多,两委班子不健全,村务管理混乱,干群关系紧张。经过三年来的努力,在组织的关怀和全村干部群众的支持下,达子村由一个落后村变成了干群和谐、管理民主、环境整洁的村。三年的磨炼,也使自己有了切身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平江县伍市镇仕洞村是省科委对口扶持的建整扶贫村,1996年人均产粮310公斤,人均纯收入607元,65%的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1997年以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和省科委党组的高度重视,工作组与村支两委一道推广科技、兴村富民,使这个村基础设施全面改观,村民面貌焕然一新。去年,人均产粮达600公斤,人均纯收入达1300元,今年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超过1500元。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年收入可达3万元,成功地实现了省委提出的稳步解决温饱、稳定脱贫致富的目标。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从实际出发,选准科技项目,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省科委工作组驻村…  相似文献   

19.
保靖县复兴镇和平村辖7个村民小组,493户1898人.其中土家族占总人口的80%,党员49人。200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345元,比县均低523元。2007年定为省政府办公厅建整扶贫帮扶村。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2008年人均纯收入达~q2480元,社会治安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成为保靖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2007年被湘西自治州评为“三文明”村.2008年被评为全省农村先进党支部和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福清市沙埔镇赤礁村是福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行村、示范村,赤礁村从20世纪90年代声名狼籍的"走私村"转型为当前福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行村、示范村,其快速转型的发展历程值得深入研究总结,其发展经验对于更多其他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