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从传播视角和管理视角回顾了政务微博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政务微博研究中的基本问题;从"言语行为"角度分析了政务微博的现状及困境,提出政务微博存在语言形式和内容不当、关注度不高等问题;从"言语角色"角度对政务微博建设提出了建言:应将政务微博的直接听话者由微民转向社会媒体,将政务微博的直接听话者和目标听话者分开,按照层级和职能对"说话者""听话者"身份及"说""听"行为重新定位和比配。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电子政务》2014,(5):I0003-I0003
正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不断传播与综合应用,中国政务微博正在从以信息发布、信息公开为主向深化政民互动、实现舆论引导、提升为民服务的方向转变。本期"研究报告"刊发《2013年中国政务微博评估报告:发展特点与建议》,该文从总体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地区分布、行业分布等方面论述了2013年中国政务微博的发展概况;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政务微博的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并结合当前互联网发  相似文献   

3.
政务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执政方式,目前在中国快速发展,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同时也缺乏应有的规范。行政法学的根本宗旨及其基本原则既为中国政务微博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法理依据,也提出了出台一部普遍性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一要明确界定政务微博,由提倡渐升为义务;二要规范政务微博的运维行为,建立合乎"粉丝"期待的发布机制;三要完善政务微博的内部管理体制,做好政务微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4.
《公民导刊》2012,(2):2
重庆市政务微博集群平台"重庆微政务"日前在新华网上线。它首批聚集了32家部门及区县政府的政务微博,具有微博群、微直播、微访谈等多种功能,成为"网络问政"的全新渠道。与普通政务微博不同,"重庆微政务"平台将重庆所有政务微博整合,在微博页面中进行集中展示。  相似文献   

5.
政务微博是一种新的政府信息服务形式,中国政务微博的发展呈现出"数量大、发展快、参与者众、传播广、关注者多、反响强"等特点。分析了政务微博的优越性:时效性、便捷性和互动性强;也指出了其存在的局限性:信息发布缺乏系统性、信息内容缺乏权威性、信息传播缺乏可控性。提出了"完善体制机制、丰富信息内容、加强互动合作"等政务微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务微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其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发展不均衡以及运营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两个方面。以江西政务微博作为案例,分析了江西省政务微博的整体发展水平、管理能力及相关管理问题、关键议题解决与运营水平。提出了地方政务微博运营管理机制完善与创新的若干建议:面向新媒体,制定全面、可操作性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加强组织建设,规范政务微博的管理制度;强化服务、沟通职能;加大自我营销力度。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务》2015,(1):59
2014年12月25日,新华网发布《2014年全国政务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指出,2014年全国各级政务新媒体活跃度继续提升,内容更加趋向于多元化,风格更加亲民,互动更加明显;包括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APP在内的政务新媒体,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发布权威信息、加强政民互动、引导网络舆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报告对2014年全国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和政务APP的运营成长情况进行了统计:1政务微博。2014年,"微博国家队"在各大微博平台中均成为传播最为活跃的第一梯队成员,截至2014年11月底,中国政务微博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中国政务微博的发展概况,经过2011年的爆发式增长,2012年是中国政务微博稳步发展的一年,虽增速有所放缓,但政务微博的功能不断扩展、应用不断深化,进入务实应用发展的新阶段;在2012年政务微博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政务微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指出了当前政务微博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阶段政务微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问政"时代的全面到来,政务微博成为现代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政务微博在当前网络政治话语生态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着公共协商机制的形成与完善,充分显示了自身的一般特点与个性特征。政务微博话语传播呈现出引发、扩散、回落循环往复的生成机制。树立全新政务理念,强化微博舆论引导,实现微博规范发展是增强政务微博话语权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对现有文献进行较为全面整理和概括的基础上,通过与上海多个政务微博管理人员的访谈,从战略、管理和操作三个层面对政务微博的运营现状及其面临的困惑和挑战进行了实证研究,针对在实践过程中已经暴露的不足与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政务微博的集群化效应极大地提升了群内各微博的影响力。但作为政务微博排头兵的公安政务微博在集群化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群内成员发布内容供给不足、联动效果不佳、集群应对危机事件能力欠缺、集群运行管理考核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应更新公安行政服务理念,在优化政务流程的基础上重构集群格局,建立专业化的运维团队,加强集群化背景下的微博管理制度建设,从而力促公安政务微博逐步成长为常规化、制度化的网络"办公平台"。  相似文献   

12.
继政务微博之后,政务微信成为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力量。选取"上海发布"政务微信作为研究案例,从公共服务内容主题建构、多媒体元素融合的运用、信息发布节奏的设定及回应机制等视角,分析了"上海发布"的内容特征和治理结构;论述了政务微信在社会对话机制、社会信任机制、社会动员机制层面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峰 《电子政务》2012,(6):17-21
概述了中国政务微博发展的现状;阐述了政务微博的兴起对推进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有效结合的积极作用;基于政务微博的实践探索分析了其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价值,并指出其可形成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敏感的社会预警机制、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最后提出政务微博的应用急需制度化的机制,应从政务微博的建立、形式和内容、互动、信息把关、发展机制等多个方面统筹考虑。  相似文献   

14.
高手论剑     
李科 《人民公安》2014,(1):25-29
<正>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和法治建设总目标下,政法类的新媒体到底应该如何定位?服务功能、沟通功能、司法公开功能如何有效统一?如何处理公开和保密之间的关系?如何达到政法工作规律和新闻传播规律的统一?第一部分:强化主体意识是关键议题一:哪一年是政法微博的元年?李剑涛(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巡视员):我们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微博于2011年8月28日开通。如果说是政务微博元年,我们算是赶上了。2013年可以被看做"政法微博元年"。  相似文献   

15.
刘阳 《桂海论丛》2012,(5):94-97
近年来微博在中国社会已被广泛运用,并对政府官方传统宣传效力形成挑战,政务微博日益成为中国政府公共宣传和危机应对的新选择,在实践中对政府有效施政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但是,微博天然的"短、频、快"特质也使其在政务微博的运用中显示出一些明显的不足。政府应正视政务微博的运用边界,理清政府官网与微博的关系,让微博成为政府施政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6.
王首程 《人民论坛》2012,(10):50-51
有舆论批评说,当前政务微博群体中80%患上了"痴呆症",既"盲"又"聋",自言自语。扭转上述被动局面,需要引入新媒体内容生产的"众包"理念,建立政务微博的运营模型  相似文献   

17.
政务微博的迅猛发展使得其监管成为学界新的研究对象,官商合作的社会监管模式可使政府与网络运营商获得"双赢",政务微博在继续发展中应当尽快寻找合适的社会科学理论对此予以支撑并加以指导。通过引入经典的委托代理博弈模型阐释了政务微博成功实践的理论依据,并借助博弈模型中常见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防范,分析了政务微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风险,并为今后政务微博运营模式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和制度保障方案。  相似文献   

18.
微博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政府的角色定位,政府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利用微博这一平台,通过开设政务微博的方式,与民沟通互动。对选取的中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6个政务微博一周时间内发布的微博信息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从微博信息内容和表现形式两方面来描述地方政务微博的传播效果,其中,信息内容方面重点考察信息类型、信息来源和地域接近等影响因素,信息表现形式方面重点考察扩展阅读、标题、多媒体表现等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当前地方政务微博存在发展不均衡、信息量少、官腔比较严重等问题;最后对中国地方政务微博未来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即鼓励发布民众感兴趣的与民众利益密切的原创话题,发布的微博信息要联系实际、贴近群众需求,应合理运用多种表现形式传达当地政府信息。  相似文献   

19.
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类型,微博正在发展成为主流的网络媒体,如何引导微博舆论,提高微博时代政府的执政能力已经成为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北京和上海作为中国主要的城市在政务微博的使用上有很多异同,本文拟从比较北京上海政务微博现状入手,探究当今政务微博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政务微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上海政务微博“上海发布”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琳 《电子政务》2012,(11):13-22
微博在越来越多的公共事件中发挥着设置议题、快速传播、社会动员等社会功能。概述了上海政务微博"上海发布"的运营环境和总体情况,详述了"上海发布"的特色与现状,总结了"上海发布"成功的启示,指出政务微博是政府利用科技进步服务公众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