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温宇轩 《党史文汇》2023,(11):58-62
<正>晋绥革命根据地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建立的主要根据地之一,包括晋西北、晋西南和大青山3个地区。虽地处贫困山区,但蕴藏着丰富的矿藏资源,尤以煤矿为最多,因此根据地的主要工业为矿业。全民族抗战期间,晋绥革命根据地辖区共有300万左右的人口,约8万的各业工人,其中工矿业工人巅峰时期有近2万人,占工人总数的25%,这是根据地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晋绥革命根据地工矿业工人生活状况好坏,  相似文献   

2.
战争与革命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晋绥边区乡村变革的两大重要变量.革命根基牢固的晋绥抗日根据地.虽受日本侵略破坏,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性政策是其乡村变革的主要原因,亦是乡村社会结构变动的外在动力.党在乡村实施一系列的革命措施,改造乡村社会,其影响巨大.然乡村之变化并非按党的政策合理演进,出现某些负面效应,引起地主、富农阶层的抵制.  相似文献   

3.
正吕梁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红军东征的主战场、是晋绥革命根据地首府和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所在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叶剑英、杨尚昆、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此从事革命活动。1948年,中共中央向西柏坡转移途经吕梁时,毛泽东在兴县蔡家崖发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和《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总路线、  相似文献   

4.
1937年,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贺龙:"贺老总有三条嘛:一是对敌斗争坚决;二是对党忠诚;三是联系群众."贺龙在晋绥革命根据地时期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相似文献   

5.
张其豪 《党史博览》2011,(10):19-20
1942年10月,晋西北根据地人口由300万减少至100万,晋绥边区处于最困难的时期。当时,作为晋绥八分区领导机关所在地、晋绥抗日根据地的南大门、对敌斗争最前哨的交城山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2/3以上。交城山根据地能否保住成为决定整个八分区存亡的关键。此时,毛泽东电示晋绥分局,发出“挤敌人”的指示。华国锋领导团结全县抗日力量,科学运用毛泽东的“挤”敌思想,勇敢、机智、灵活地掌握毛泽东游击战术,取得了“挤”敌斗争的决定性胜利,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6.
正晋绥革命根据地是中共在抗日战争初期建立,范围大致为山西大同—运城公路以西地区、绥远(后并入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一带。晋绥革命根据地也称晋绥边区。晋绥边区的正式称谓从1943年11月8日直至1949年2月。黄河的中游,东岸为山西,西岸为陕西。自古以来,晋、陕两省互为掎角,互为依靠。抗日战争中,晋绥边区是陕甘宁边区东边的门户。由于晋绥边区军民的战斗,日军始终没有能西过黄河。晋绥边区保卫了陕甘宁边区的安宁。晋绥边区是延安中  相似文献   

7.
正晋绥军区第八军分区机关旧址位于古交市岔口乡关头村西。1940年2月,晋西北第八专员公署成立。11月7日,晋西北第八军分区成立。1942年5月2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成立晋绥分局的通知,8月,晋西北军区改称晋绥军区,晋西北第八军分区随之改为晋绥军区第八军分区。八分区是晋绥根据地的南大门,是陕甘宁边区通往各抗日根据地的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42年11月,罗贵波调任晋绥八分区司令员兼政委、第八地委书记,第八  相似文献   

8.
《实践》2021,(10)
正清水河县革命老区是蛮汉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一部分,是连接陕甘宁边区、晋绥根据地和大青山革命根据地的枢纽。清水河县先后于1986年和1994年两次被列为国贫县,2012年退出国贫县序列后,被列为自治区级贫困县。经过全县干部群众不懈努力,全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1个区市两级贫困村全部出列,2019年4月18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告退出贫困县序列。  相似文献   

9.
战争与革命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晋绥边区乡村变革的两大重要变量。革命根基牢固的晋绥抗日根据地,虽受日本侵略破坏,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性政策是其乡村变革的主要原因,亦是乡村社会结构变动的外在动力。党在乡村实施一系列的革命措施,改造乡村社会,其影响巨大。然乡村之变化并非按党的政策合理演进,出现某些负面效应,引起地主、富农阶层的抵制。  相似文献   

10.
田艺欣 《先锋队》2011,(15):44-49
山西曾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方热土,翻开中国近代历史的画卷,人们的红色记忆就无法与山西割裂。20世纪30年代末,八路军建立了晋绥、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三大革命根据地,朱德、邓小平、彭德怀等老一辈革  相似文献   

11.
1946年7月21日,晋绥根据地创始人、八路军120师政委、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关向应因肺病在延安逝世,年仅44岁。 噩耗传来,晋绥500万人民缠黑纱一周致哀,延安 《解放日报》发表中共中央讣告,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彭  相似文献   

12.
东固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早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位于江西吉安、泰和、兴国、吉水、永丰五县之交,面积2000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人.陈毅曾诗称东固为"东井冈". 本期<党的文献>刊登的<前委来信(摘要)>,是1929年4月13日红四军前委书记毛泽东在江西于都以四军前委名义,写给湘赣边界特委的一封指示信.该信对东固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给予了称赞和肯定,是研究东固根据地和井冈山根据地后期斗争的一份重要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13.
闽粤赣边区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创建并长期坚持的老革命根据地,也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它历经土地革命战争、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之后,解放战争时期开展游击战,以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的胜利,续写了它的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14.
邱笑宸 《党史文苑》2012,(24):37-38
苏区红歌是中国老革命根据地尤其是中央苏区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特有的革命歌谣。以《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为视角,透视苏区红歌鲜明的样式特征、独特的语言艺术和其中蕴含着的巨大的现代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延安“鲁艺”老学员、晋绥革命根据地文艺老战士、甘肃省原人大副主任李文辉,在解放后从事共青团工作中结识了胡耀邦同志,并在其后几十年的风风雨雨里,与耀邦同志多次来往,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在不同的时期与胡耀邦同志的交往中,亲身感受到耀邦同志真实、随和、豪爽、光明磊落等多方面的人格魅力。他深情地告诉笔者,胡耀邦同志既是位充满活力和正义感的伟大政治家,又是一位亲切、和蔼、富有人情味的平凡人。  相似文献   

16.
<正>毛泽东同志指出:"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川陕苏区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川陕苏区在苏维埃新中国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创建根据地的斗争,先后建立了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鄂豫皖、琼崖、湘鄂赣、川陕、陕甘、湘鄂川黔等10多个根据地。其规模中央根据地第一,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00多万,红军近10万。川陕革命根据地面积4.2万平方公里,人口近600万,红军达8万之众,规模第二。从位置上看,绝大部分根据地建立在南方,北方仅陕甘1个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恰处南北根据地之中,形成了连接南北根据地之间的一座桥梁。笔者就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历史背景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晋绥抗日根据地军民在进行对敌斗争的同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商税收工作,对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对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主力为打破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从鄂豫皖入川,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总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人口600多万,有县级苏维埃政权40多个,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红色政权。  相似文献   

19.
东固革命根据地是中央苏区的重要起点,是红四军的"加油站",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之间起到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两块根据地建立的时间也几乎相同,所以,对这两块根据地进行比较研究也就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山西新军,以太岳山 (亦称霍山 )和中条山为主要依托,建立了太岳抗日根据地.它南与黄河相望,北至晋中平原,东越白晋路与太行抗日根据地相连,西隔同蒲路和汾河与晋绥边区毗邻,拥有面积 12 9万余平方公里,人口 200余万,是晋冀鲁豫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创立、建设、保卫太岳抗日根据地,有千千万万革命同志献出了青春和热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