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勇于自我革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党治理的实践方略。基于“功能—结构—制度”三位一体的政党治理分析框架:功能定位层面,党以自我革命的方式提升政党治理能力,推进系统性国家治理、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培育社会治理共同体和形塑中国特色政党治理;结构要素层面,党的自我革命从思想、制度、作风和行为四个方面优化了政党治理体系;制度规范层面,新形势下政党治理现代化要以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为导向,将完善政党思想理论体系、健全政党治理规范体系、构建政党作风治理体系和重构政党权力运行体系作为发展向度,推动新征程下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新中国70年的历史进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巨大而深度的跃升。回顾这一探索历程,可沿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逻辑展开,这就同其他现代化模式相区别,彰显现代化理论的"中国特色现代性"和实践探索的中国逻辑,并可从五个维度表征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逻辑内涵,即中国共产党作为伟大使命型政党,明确设定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作为善于学习型政党,不断深化借鉴现代化模式的合理内核;作为自我革命型政党,通过政党的革命化全方位保证现代化;作为实干奋斗型政党,用超强行动力交出现代化的历史答卷;作为服务人民型政党,致力将现代化成果充分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3.
杨晓东 《党课》2020,(3):8-23
政党自信是政党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是政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力量源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关键是要坚定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和现实地位的准确概括,为我们坚定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都发挥着重大作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不断开拓、发展。90年的政党外交取得了辉煌成就,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是同步的。依据任务、时代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外交理论和实践在三个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执政兴国是政党外交的一条主线。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原则和这一主线。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自我革命具有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首先自我革命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要求,其次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再次自我革命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自我革命是破解"历史周期律"的有力武器,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的有效路径,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命力的力量之基。推进自我革命进而实现长期执政的逻辑进路在于:从意识自觉上,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省的修养方式;从自我革命主体上,需要培养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从自我革命的对象上,需要客观认识并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短板和问题。自我革命贯穿于党的建设过程的始终,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6.
裴植 《新视野》2023,(3):20-27
中国共产党具有鲜明的自觉品格。中国共产党政党自觉的形成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润滋养。与此同时,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任务也由外而内地推动、充实并发展着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主要表现为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特质和目标,以及为中国共产党政党自觉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润滋养集中表现为赋予中国共产党人以厚重家国情怀和奉献牺牲精神;时代任务对中国共产党政党自觉的强化则突出表现为赋予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觉以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7.
日出东方     
《党的建设》2001,(7):18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它像光芒四射的灯塔,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斗争道路.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首先需要有一个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为之一新.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创立至今,已经走过了六十一年的战斗历程。六十多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最伟大、最光荣、最进步的政党,它有聪明才智、有求实精神、有革命胆略,它的丰功伟绩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阶级和政党在这方面所曾经达到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政治传播在中国革命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具有其特殊的功能作用,包括塑造共产党的政党形象、动员广大工农群众参加革命、促进中央苏区时期的社会稳定等等。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实现的功能进行研究,对当代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形象塑造、社会动员、维护社会稳定等都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建立的。从历史上看,它的创立与其他革命政党有不同的历史特点。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政党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从根本上说是由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逻辑,不仅仅是因为深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此时强烈呼唤一个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还在于此时中国必须忠诚继承革命先驱孙中山初辟的政党政治道路,能够有效解决国内错综复杂的政党关系问题。毛泽东最终领导中国共产党成功开辟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政治新路,其制度形态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段历史有力表明,中国共产党无愧是一个伟大的政党,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于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1,(3):35-35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它为什么会应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而产生?这是由于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到了尽头,历史重任需要一个新型的政党来承担。中国的民主革命开始于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之初,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运动,都对中国民主革命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农民和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使这两次运动均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3.
弘文 《党史文苑》2024,(3):20-23
<正>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时代十年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中,我们不断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的认识,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系统回答了我们党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等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以一系列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王小鹏 《探索》2022,(3):95-107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要依靠“自我”而非外力进行党的建设?这一问题背后隐含着党的建设的独特逻辑和内在规律。从政党类型学的视角出发,提出马克思主义内力塑造型政党的概念和分析范式,有助于在解答这一问题的基础上揭示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动力机制问题。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生成与作用彰显、政党引领型国家的生长发展逻辑、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运行逻辑、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前景的未来逻辑决定中国共产党是内力塑造型政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修正错误、保持肌体健康分别为内力塑造型政党提供了精神动因、价值动因和现实动因。引领机制—回应机制—执行机制—保障机制构建起党自我革命以内为主、内外联动的动力体系,形成内力塑造型政党动力机制的完整实践图式,系统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与外在环境以及与人民互动中进行自我革命性锻造的动态过程。新的百年,百年大党要以“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实践自觉与政治自觉,塑造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引领共产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辉  郭健军 《世纪桥》2003,(4):16-17
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为实现这一理想,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进行艰难的探索;但是,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其他阶级的先进分子并没有找到解救中国的正确途径。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迫切需要有一个能正确把握航向的革命政党作为领路人。应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并开始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然而,如何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将中国引向独立和富强之路,这对于新生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十分复杂而艰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中明确指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敢向自己开刀,勇于自我革命.这是我们党与世界上其他政党在党的建设上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7.
阎颖 《实事求是》2000,(3):41-43
政党政治是当代世界各国政治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政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党体系和执政方式。我国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它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多党合作制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有利于作为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政治主体的中国共产党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是…  相似文献   

18.
郑艳凤 《党史文苑》2005,4(3):49-51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近代以来尤其是辛亥革命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经济条件和阶级条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条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要实现中国的独立、富强、民主和文明,必须有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近代以来尤其是辛亥革命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经济条件和阶级条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条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要实现中国的独立、富强、民主和文明,必须有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  相似文献   

20.
党风,即党的作风,指一个政党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个人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工作上和生活上的作风。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一贯重视党风建设,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作风建设的基本思想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特点结合起来,不仅从理论上对党风建设作了一系列深刻而具有独创性的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