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晓波 《江淮》2012,(8):31
肥西县按照"建设美好安徽"新要求,主动摒弃传统农业大县的发展思维,主动参与省会城市产业分工,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进位攀升的良好态势,综合实力已连续3年位居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一类县前两名,连续2年跻身全国百强、中部十强,闯出了一条由传统农业大县向新型工业强县转型发展的跨越之路。  相似文献   

2.
肥西县地处合肥南郊,巢湖之滨,总面积1961平方公里,耕地90万亩,人口88.9万,共有14个乡镇,2个开发区。2005年全年工业总产值90亿元,GDP70亿元,财政收入7.2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09元,综合实力已经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十强。2005年肥西县提出用五年时间实现“全省创一流,全国争百强,全面建设富裕型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了论证这个目标有无实现的可能性,近期笔者对肥西县域经济的现状、存在的差距进行了调研,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江淮》2010,(7)
<正>"全省创第一、中部进十强、全国争百强",是肥西在全省率先提出的争创目标。五年来,肥西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抢抓沿海先发地区产业、资本转移的历史机遇,实施"工业强县、特色富民"战略,按照"工业化增强县域实力、城镇化改善城乡面貌、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致富"的发展思路,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奋力拼搏,闯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的崛起新路。肥西已迈上了跨越发展的新起  相似文献   

4.
正1936年冬,时任中共合肥特别区委书记的董成荣英勇牺牲。他是土地革命时期著名的肥西籍烈士之一。84年来,董成荣烈士的忠骨埋葬在何处,人们一直在苦苦寻找。董成荣(1901-1936),肥西县山南镇人。1931年入党,先后任中共合肥四区区委书记、中共合肥特别区委书记等职。1936年冬在肥西防虎山牺牲,时年35岁。  相似文献   

5.
市县视窗     
《共产党人》2011,(20):19
<正>■青铜峡跻身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记者10月11日获悉,9月底在四川举行的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发布暨第八届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坛上,青铜峡市跻身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荣获2011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和"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  相似文献   

6.
肥西县作为省会近郊,要实现“全省创一流、全国争百强”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融入发展”的理念,抢抓机遇,主动融入合肥发展大格局,在融人中推动县域经济大跨越,努力把肥西建设成为合肥的都市服务区、新兴工业区和特色新城区。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4,(7)
<正>托克托县紧紧围绕打造"三个一流"、推进"四个建设"、实现"一个目标",同心协力,团结奋进,扎实苦干,攻坚克难,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6.63亿元,同比增长11.7%;财政收入完成23.2亿元,与上年持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716元,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576元,增长12.16%。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新成绩,被自治区确定为全区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县"。在2013年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中,托县位列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48位,位列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59位,继续跻身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县行列。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乳山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干部的推荐、选拔、决策、监督四个方面人手扩大民主,科学选人用人,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2004年该市跻身全国综合发展百强行列,去年在全国百强县中排名前移22位,区域经济实现了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在安徽省肥西县委、肥西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丰乐镇连续四年获得县政府目标考核优秀等次,先后荣获合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合肥市脱贫攻坚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安徽省卫生乡镇顺利通过创建验收。2020年,该镇将继续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肥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丰乐力量。突出"品牌形象"争创,着力构建乡村振兴新典范充分挖掘现有资源优势,顺势而为,在"丰乐河畔"宣讲团被评为安徽省理论宣讲示范基地的基础上,争创国家级宣讲示范基地;巩固全国文明乡镇基础,争创国家级生态乡镇;发挥丰乐酱干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品牌优势,争创国家地理证明商标;立足全省首家足球综合训练  相似文献   

10.
陈晓波 《江淮》2011,(8):15
近年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和皖江示范区建设、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等战略举措的深入推进,肥西确立了"十二五"时期跨越发展的战略思路,即紧扣"科学发展当先锋、全国百强争先进"这一主题,实施"工业强县、生态立县、特色富民、城镇带动"四大战略,努力在全省率先建成经济实力更加雄厚、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公共服务更加均衡、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的城乡一体化小康模范县。  相似文献   

11.
即墨,一座有着14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城。作为山东省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近年来即墨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2005年跻身全国百强县第27位。在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即墨市环保局高度关注、主动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在该局的多方协调和科学组织下,即墨市先后荣获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多个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2.
正安顺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增长"等重大政策措施,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综合实力切实增强、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和谐进步,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今年1月6日,国务院对落实有关政策措施成效明显的全国20个市(州)、20个县(市、区)给予表扬,安顺市作为贵州唯一地级市获此殊荣。201 5年以来,安顺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重大政策措施,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综合实力切实增强、  相似文献   

13.
《红岩春秋》2008,(6):F0003-F0003
山南镇位于安徽省肥西县西南,历史悠久,风光秀丽,为肥西两大古镇之一。小井庄位于山南街道西南1公里,省道315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因庄前有一口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水井而得名。  相似文献   

14.
长沙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县情实际认真落实"四化两型"战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在全国百强县的位次不断前移。在2012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评比中,排名由2007年第58位跃升为第13位,正式成为中西部第一县;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位由第45位挺进全国前15强,连续五年蝉联中部第一。  相似文献   

15.
《党员干部之友》2006,(3):F0002-F0002,1
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的近郊,悄然崛起一座生机勃勃的卫星城市——胶州,俨若镶嵌在胶州湾畔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胶州位于山东半岛西南部胶州湾畔,青岛市半小时经济圈内,连续多年跨入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行列,2005年全市GDP达到287.4 亿元,跻身全国百强县(市)第33位,是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  相似文献   

16.
《求贤》2007,(4):5-6
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俗称“大无缝”,为国家“八五”重点工程,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石油套管生产基地,也是天津市十二大产品基地之一。历经十多年奋斗,公司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跻身世界钢管集团四强和中国企业500强,成为世界单厂最大的无缝钢管生产企业。公司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两次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长沙县坚持把破解征地拆迁难题作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的主要抓手,大力推行阳光拆迁、和谐拆迁、民本拆迁和依法拆迁,较好地实现了“拆得下、安得好、稳得住、能发展”的拆迁目标,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2013年,长沙县在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评比中排名继续前移,跃居百强第8位。  相似文献   

18.
双流县地处成都市近郊,是四川省农业大县,面积1067平方公里,平坝、浅丘、深丘各占三分之一。人口93万,其中农业人口70.4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十年位居全省“十强县”榜首,跻身全国“百强县”,基本竞争力名列全国笫44位。全县现有镇中心幼儿园28所,小学校点92处,单设初中29所  相似文献   

19.
湖南是一个人文底蕴深厚,有着光辉历史的地方。过去几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决策部署,成功战胜低温雨雪冰冻等严重自然灾害,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面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各方面工作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湖南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历史上最好时期,经济总量跻身全国十强,全省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服务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特别是长株潭城市群增长极和  相似文献   

20.
李昌平  张妍 《江淮》2012,(7):14
水清岸绿,稻海麦浪,碧波鱼跃,蔬果飘香……初夏时节,肥西大地展现出一幅蓬勃旺盛的秀美画卷,处处涌动着科学发展的生机和活力。近年来,肥西县围绕"大宗农业抓大户、特色产业抓集聚、休闲农业抓联动、广开渠道抓增收"的总体要求,坚持示范引领、政策推动,全县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11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7.8亿元,同比增长17.3%。特色产业优势显现2011年,肥西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8万亩。实施"南苗北移、苗木上山"战略,目前全县苗木花卉面积达20万亩,年销售额达17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