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目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体现着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彰显出一种高度的价值自信和理论自觉。"三个倡导"的基本理念界定为三个层面的主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可靠遵循,同时其开放性表述也为学术界更深层次地进行研究留下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2.
黄鹂  黄爱民 《理论导报》2014,(12):19-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和价值体系中最根本、最集中的价值内核。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关道德风尚,事关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实现中国梦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之作为圆梦的航向坐标和坚实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和灵魂,是兴国之魂。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探究路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重大课题。本文试图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基本内涵和践行路径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和谐互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中国梦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引领。培育和践行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从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5.
朱俊红 《湘潮》2015,(1):36-3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论文中,笔者首先介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而后分析当前我国道德发展状况,并针对目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和推进者,要在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支持、保证,积极引领、倡导、宣传、推进,发挥党建的力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  相似文献   

7.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长期重要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其本质上是实践的。日常生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存发展的基本寓所,日常生活世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平台。基于日常生活世界视角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实现以现代性为核心的文化启蒙,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打造大众传媒的一体化平台,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动力、感召力和主导力。  相似文献   

8.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晖 《求是》2012,(23):32-35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高度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一决策部署的重大意义,全面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工作,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正确的价值引领和有力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出了新部署,要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社会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的要求。党的十八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概括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由此可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被提升到顶层设计层面。就当前中国而言,大力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国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对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践行党的政策安排。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表明,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认识到实践达到了新境界。党的十八大报告凝练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融合,符合时代要求,顺应人民愿望。这个核心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再次指出,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倡导”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13.
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最大限度凝聚思想共识的现实需要,也是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的迫切需要。本期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对宁夏大学、银川市兴庆区自强社区、国电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公司三个单位在加强精神塑造、文化引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做法进行推介。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道德精神和价值理想规范化,为全社会提供了一种可以普遍遵守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体现了"大道至简"、"道简易行"的特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在孝道教育的基础上,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全过程,通过各种制度建设保证推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注重领导干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率先垂范作用,并通过推举、褒奖、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在示范引导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韩宁 《实践》2013,(3):22-23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质是价值共识建设,从建构宏观层面  相似文献   

16.
《党建》2014,(1):9-12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全文如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7.
准确理解和完整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概念的基本范畴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三个倡导”这一表述反映出不同价值主体的价值追求,集中体现了国家目标、社会导向和个人行为准则的统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从国家层面上系统推进,更需要为其提供学理支撑、搞好实践转化、融入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断表明,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思想道德建设领域的工作方向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过,审视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现状,可以发现,情况不容乐观.为此,应当从总体规划、制度完善、引领示范等方面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于上述的一些词汇在资产阶级"普世价值"中也曾出现,因此,社会上有些人企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产阶级"普世价值"混为一谈,并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来推销资产阶级"普世价值"。本文借助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相关论述来逐一比较上述词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产阶级"普世价值"中的不同含义,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产阶级"普世价值"的本质差别,从而彻底揭露资产阶级"普世价值"的虚伪,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黄佳 《新长征》2015,(2):28-29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意见》指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特别提出了应当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这为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