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记得在80年代温州市记协成立那年,我与浙江省新闻界同行们曾去过温州。那正是有些人用“资本主义复辟”这根棍子和皮鞭对温州狠抽的时候,什么“赌博到处有,妓女满街走,官员都经商”;甚至说:“要看和平演变的样板到温州去”。真可谓乱箭齐发,用“甚嚣尘上”四个字来形容也不为过。临走时,有些好心同志对我说:“到温州别买东西”,因  相似文献   

2.
建屋局与新加坡住宅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又称狮城,面积648平方公里,人口310万,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1999年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800人。虽然新加坡人多地少、人口稠密,但却是世界上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的少数国家之一。截至1985年,新加坡已解决近80%人口的居住问题,到1990年,92%的新加坡人有了自己的住宅。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部长达纳巴兰在国会讲话中曾骄傲地宣布:“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国家能够象新加坡这样,使一个公民在离开学校工作二年便可以购置住房,一个月收入500新元的工人就完全有能力购买一套三房式组屋”。1988年香港《亚洲周刊》也发文赞叹道:“新加坡公共建屋举世无双。” 新加坡也曾经历过住房短缺,居住条件恶劣时期。新加坡在1959年6月获得自治时人口约为150万,其中就有25万人住在贫民窟里,  相似文献   

3.
走到斑马线边上,自动地停下来,想让车先过,但是,新加坡人的车已经早早地停下来了,司机挥挥手。这种情况在新加坡经常看到,是常态,却让我这个异乡人感到诧异。在国内从来都是人让车。和王去芽隆,回来的时候实在渴了,买了一听可口可乐,一边喝着一边打卡进地铁。看到地铁工作人员向我们挥手,突然想起来,新加坡地铁里不允许吃东西。看到过罚款的通告,吃东西,罚款1000新元,上帝,那是5000元人民币啊。不过,我和王想错了,他们不是来罚款的。地铁管理员跑过来,要了我们的卡,在计算机系统里重新做了一下,把已经打进去的卡退出来,然后友善地提醒我们到…  相似文献   

4.
王前 《台声》2006,(5):76-76
台湾名嘴李敖近日在一档节目中大谈新加坡人的“笨”,这已是他第二次公开发表这种言论了。这让早已积郁于胸的新加坡人忍无可忍。去年9月,结束了“神州文化之旅”的李敖在评论大陆、香港、台湾和新加坡四地的华人时公开表示“新加坡人笨”。这句话传到新加坡人耳中,舆论哗然,在当地引起了一番激烈讨论,人们惊讶于李敖的口无遮拦,更对这番评论深感气愤。新加坡人表示,这样不负责任的评价让人无法接受,对于李敖的无端指责颇感不满。就在人们逐渐淡忘这件事时,李敖几天前再次就此话题的一番言论彻底激怒了新加坡人。4月5日,李敖在《李敖有话说…  相似文献   

5.
茅威涛曾经在众多媒体面前说过:“当我所演的范容在《藏书之家》中说到‘生于斯,长于斯’,我的眼泪就流了下来。我找到了共鸣,我想这就是宿命,我就是从事这个职业的。”在茅威涛看来,她和越剧的缘分可以用“冥冥中已经注定”来形容。  相似文献   

6.
《民主与科学》2003年第四期发表了一篇题为《科学与“现在时”》的文章 ,作者是北京社会科学院的王文元。文章的主题似乎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反科学。不能不引起我的关注。一、文中说到 :“科学像洪水猛兽 ,冲刷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与价值观。如今科学主义已经泛滥成灾 ,似乎科学可以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 ,可以让人拥有想拥有的一切。”“洪水猛兽”一直都是人们用来形容邪恶力量或灾害的贬义词 ,作者用这样的字眼来形容科学 ,这是所有尊崇科学的人所不能接受的。同时 ,还要请王先生证明“如今科学主义已经泛滥成灾”这一结论。这里 ,首要的问…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国土总面积 647平方公里 ,总人口 32 0万 ,天然资源十分匮乏 ,连淡水都要从马来西亚进口。但经过 36年的艰苦奋斗 ,新加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 ,成功地跻身于“初步发达国家”的行列。笔者随团考察新加坡 ,时而听到“与时俱进”这个时髦的词儿。这大概就是新加坡人所说的“鱼尾狮”精神。这种精神成为新加坡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并且创造了规范、透明、可持续的国家公务员管理机制 ,很值得我们借鉴。规范的公务员行为准则新加坡政府十分看重国家公务员的道德水准。政府认为 ,国家公务员的基本素质 ,一是良好品德 ,二是工作效…  相似文献   

8.
一个汪洋大海中的岛国.一个飞机一起飞就出了“国境”的小国.自1965年建国.短短三十几年时间就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行列,连续几年被评为“国际竞争力排行榜”第二位.新加坡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令人羡慕。与此相对应,新加坡人在精神明方面表现出的良好的风貌同样令人赞叹。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透明的文官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加坡透明的文官制度庄素王顶尖人物的使命感“如果我们没有把事做好,会让很多新加坡人遭殃。”40岁的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部长林勋强说。就如同其他新加坡政治家及高级文官一样,林勋强出身清寒,极珍惜新加坡今天的成就,也对新加坡有着极高的休戚与共感。整个新加坡政...  相似文献   

10.
当你踏入“狮城”新加坡,一定会被这号称“花园之国”的国家的美丽与干净所吸引。在这个面积仅有641平方公里而移民众多的国家里,人数最多的依次是华人、马来人、印度人,这三个种族的民风习俗则构成了新加坡人习俗的主调。礼仪 新加坡人文明、礼貌、卫生,处世待人,总是仪表整洁,亲切友善,笑容可掬,彬彬有礼。新加坡政府大倡文明礼貌之风,讲礼貌已成为新加坡人的行为规范和美德。各类礼貌守则应有尽有,随处可见,就连邻里之间都有《邻里礼貌守则》。交通警察对违反交通规则的人罚款时,也要微笑执法。新加坡人对父母、长者尊敬…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越来越少,老年人越来越多,台湾的人口结构已可以用“断层”来形容;岛外新娘浩荡如潮,候鸟家庭层出不穷,台湾的家庭结构已可以用“重组”来形容。社会学家惊叹:台湾人口家庭的嬗变已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研究刑事诉讼法的学者,一段时期以来,每每有人提起中国犯罪嫌疑人的沉默权问题,我脑子里总是跳出“缥缈”二字。据《辞海》解释,“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一般指心中想要而现实不可得的东西。这些关于“缥缈”的解释基本表达了中国犯罪嫌疑人沉默权问题的现状和未来。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的国家人才策略之一章慧宣1995年岁末,我有机会来到花园之国新加坡,考察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新加坡的国家人才策略使我感受至深。人才忧患意识1965年新加坡建国以来,开放的政策、外资大量的流入及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不断给新加坡人带来了充分的就业与...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见闻     
根据中、新两国外交部签订的“中国中高级官员培训协议”,受中央组织部委派,我于2001年7月至2002年6月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留学,攻读管理经济学硕士学位Master of Science(Managerial economics)。一年来,除在校系统学习西方经济理论和市场经济知识外,还进行了一系列参观、访问和社会考察,与议员、公务员、企业家、市民等各阶层人士接触交往,对新加坡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一、小与大——有限新加坡和无限新加坡的辩证关系新加坡是一个岛国,也是一座城市。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小、少、缺、少”。小,即幅员小,国土面积仅647平方公里,东西长42公里,南北长23公里,“飞机一起飞就出国了”,可谓“弹丸之地”。少,即人口少,仅326万人。其中,华人占78%,马来人占14%,印度人占7%,其他人种1%。缺,即资源稀  相似文献   

15.
正每到发薪之日,就是新加坡医生应益林极为难过之时,他每月必须拿出一笔钱来支付因为网络造谣而受罚的赔偿金。这种情形会一直延续到15年以后的2033年3月,且赔偿对象不是别人,而是总理李显龙。事情源于三年前应益林在博客上撰写了一篇质疑李显龙涉嫌挪用公积金的文章《新加坡人,你的  相似文献   

16.
讲《经济常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部分内容。我考虑到学生对生产责任制以前“大集体”时的情况缺乏切身体验,而要讲清“联产承包责任制”又必须联系“大集体”时的情况。因此在教学中,我选用了几句谚语向同学们介绍“大集体”时的情况。如讲到当时的出工用了“喊破嗓子、敲破钟,社员迟迟不上工;村边候、路口等,到了地头坐个坑”,形容当时劳动我用了“你来我也来,男打扑克、女纳鞋;你走我也走,咱们都是七八九(工分)”,“集体活慢慢磨,干得多了划不着”。讲  相似文献   

17.
<正>我很幸运,生于中国,成长于新加坡。我生长在中新交汇、文化熔融的特殊时代,凭借着大国之根、小国之爱,实现了我的海外华人中国梦——我是在中国出生的新加坡人魏成辉。我六岁那年(1954年),在新加坡工作的父亲把我和母亲从中国接到了新加坡,由此也开始了我求学、成家、立业的人生旅程。那时的新加坡刚刚从一个小渔村努力发展起来,而在新加坡独立50周年之际,我们这一代也获得了一个称号——建国一代。我觉得这个称号取得特别好,因为勇敢坚毅、吃苦  相似文献   

18.
时间过得真快,2004年又在忙忙碌碌的文山会海填埋下过去了。我真的切身感受到古人为什么用“光阴如梭”、“白驹过隙”来形容不舍昼夜流逝的时光。回顾一年的得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会议如织,会海无边,感慨良多。我把这一年厚厚的三本工作日记翻了出来,对全年大大小小的会进行了盘点,其结果令人瞠目。一年365天中,工作日不到240天,我却开了大大小小209个会,平均每天近一个会,最多时一天开了5个会。会期长的5-6天,短则1-2个小时到半天不等。平时几乎一半时间都奔波于大大小小的会议中间,应接不暇,喘不过气来。我也欣慰地发现,2004年会议的数量…  相似文献   

19.
施忠良 《今日广西》2007,(22):63-63
我女儿高中毕业不久就拿到了驾驶证。大学毕业后。她远嫁新加坡。今年暑期回家探亲时,我发现她居然不会驾车了。难道她在新加坡不开车?“是的,我在新加坡没有开过车。”女儿证实了我的猜想,“因为我在新加坡考不下来驾照。”女儿有点儿无奈。  相似文献   

20.
<正> 外出几天后回家,儿子对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妈妈,你说我们家到底讲不讲规则的?”初听此话,我大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嘿!几天不见,儿子就有了如此大的变化,居然和我谈起不知从何方听来的“规则”来了。细问缘由,儿子大着嗓门说,“你说的,家里东西大家都可以玩的,我把书和玩具借给哥哥他们,他们为什么不肯把他们的东西借给我呢?”四岁的儿子把我的话列入了“规则”,对于他的话,我只能用“他们这样做不对”来搪塞。然而我知道我的话是那样的苍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