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薛晨 《江淮法治》2008,(3):21-21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将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并在去年实施的十二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新增六个项目,今年将实施十八项民生工程,这是最令百姓高兴的事,我们为之叫好!”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记者就推进民生工程采访了部分省人大代表,他们对报告中关于扎实推进民生工程的部署赞许有加。  相似文献   

2.
2008年1月25日,安徽大剧院庄严的省人代会会场里,时任代理省长的王三运在向大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开出了一张新的民生工程“清单”:在2007年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基础上,对原有3项扩面提标、9项巩固提升。同时新增广播电视村村通、高校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农村公路村村通、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及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等6个项目,实施十八项民生工程。使我省民生工程实施更上一层楼。一年来,十八项民生工程的实施备受江淮儿女关注,也时刻牵动着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心,在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省人大常委会给予大力支持并依法开展监督,取得了较好效果。在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前夕,让我们一起回望十八项民生工程的实施进程,感受省人大常委会的务实监督,倾听人民群众发出的心声。  相似文献   

3.
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等六项工作报告的决议。闭幕后,省人大代表们把学习、宣传和贯彻省人代会精神当作会后的首要任务,迅速在全省掀起了学习贯彻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的热潮。本期“代表访谈”栏目就如何贯彻省人代会精神采访了来自农业、医疗、教育行业的三位省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4.
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胜利闭幕了。大会期间,人大代表们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共商发展大计,充分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大会期间,本刊记者除了针对人大代表们特别关注的民生工程外,还就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采访了部分省人大代表,切身感受到了人大代表胸怀大局、情系人民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不久。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办公会议及时研究决定。从827件代表建议中遴选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农村医疗卫生问题、民族乡村发展问题、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城市公交问题、民生工程实施长效机制问题、老年人权益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勇 《江淮法治》2012,(11):53-54
近年来,铜陵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围绕提前八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幸福铜陵的目标.在省确定实施的民生工程基础上。又增加15项.不断增项、扩面、提标。累计投入近30亿元,惠及城乡95%左右的居民.群众满意度超过90%,多项民生工程投入和效果居全省前列。铜陵市人大常委会把促进改善民生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于人大监督工作全过程,多次组织开展民生工程视察督查活动.不断加大监督力度,切实增强监督效果,为有效推动实施各项民生工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薛晨 《江淮法治》2009,(7):38-39
“你又‘高产’了!”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省人大代表、阜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王如达又得到其他代表的夸赞,作为连任两届的省人大代表,几乎在每一次省人代会上,他都提出十来件议案、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7年,六安市金安区全面启动十二项民生工程,当年度共支出1.2亿元补助资金。这些资金来源渠道广,涉及部门多,发放程序繁杂,是不是全部发放到位?急需救助的人群是不是真正得到了救助?有没有被截流、挤占和挪用情况?金安区人大常委会把监督惠民资金去向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在当年11月和12月,分别采取视察和暗访的形式,组织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和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对民生工程资金发放情况进行了解。  相似文献   

9.
吴星 《江淮法治》2009,(3):38-38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巩固提升民生工程。今年将去年的18项民生工程扩展到28项,新增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农民工技能培训工程、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农家书屋”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农村沼气建设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项目,财政投入总规模220亿元以上,惠及更多城乡居民。这些新增的民生工程的实施备受江淮儿女关注,也牵动着人大代表的心。怎样看待这些民生工程的实施?有何期盼?从本期开始,“代表访谈”栏目将陆续刊登对部分省人大代表的访谈。  相似文献   

10.
吴星 《江淮法治》2010,(13):34-35
“杨代表的一件建议,就使得我们宿州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面积由原来的年7万亩增加到10万亩,并争取省财政年增加投入1890万元呢!”省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宿州市农科所副研究员杨杰在当地农民群众当中知名度很高,大家所说的这件建议,则是她在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提的“关于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吴星 《江淮法治》2008,(11):49-49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民生工程由十二项增至十八项,广播电视村村通在今年新增的六项民生工程中名列首位,这对于满足我省广大农民群众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获取各种信息、享受文化娱乐等精神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今,这项民生工程已实施近半年,偏远地区如何实现信号全覆盖,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期“代表访谈”栏目就这些问题采访了3位省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2.
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治理一直是我省广大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大事。在去年召开的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启动和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其中就包括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用5年时间解决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如今,又到了今年省人代会即将召开的日子,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得如何?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还应亥做些什么?本期“代表访谈”栏目以“农村铁水安全”为主题。对3名省十届人大代表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3.
苏维峰  吴星 《江淮法治》2009,(11):43-43,49
自2008年当选省十一届人大代表以来,毫州市翠微楼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韩青共提出议案、建议9件,其中在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被列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牵头重点督办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事评点     
《江淮法治》2009,(23):4-5
江苏省:首次公布人大代表建议办成率 在11月22日举行的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针对本年度省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省政府在采用常规指标“代表满意率”的同时,首次公开汇报了“办成率”。在江苏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共655件,其中省、市政府及其所属单位承办599件。所提问题已解决,或在本年度能够解决,及已有明确规定的,共319件,占总件数的53.3%,这就是代表建议的“办成率”。另外,今年该省人大代表对建议、  相似文献   

15.
薛晨 《江淮法治》2010,(3):8-15
2009年,省政府坚持民生为第一目标,在财政收支压力加剧的情况下,继续加大民生工程推进力度,实施项目由上年的18项拓展到28项,投入由176亿元增加到254亿元,惠及6000多万城乡居民。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继续加强对实施民生工程的监督,  相似文献   

16.
“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民生’被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省政府工作报告专章强调‘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开创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也成为这次大会上代表们关注、讨论的焦点。我们在工作中将进一步关注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进一步加大解决民生问题的工作力度,用更大的精力改善民生。”省人大代表、安庆市迎江区人民路街道办事处先锋社区党委书记、社居委主任卢萍如是说。  相似文献   

17.
度千 《江淮法治》2009,(7):51-51
针对“广东省给省人大代表每人发放1000元补贴是否合法”的提问.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言人李肇星回答说:这由各地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自行决定。据报道.这一话题在广东省代表团“激起千层浪”.其中全国人大代表陈舒的观点最直截了当:“我觉得给代表发1000元补贴完全合情合理,甚至还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8.
史光荣 《江淮法治》2009,(17):45-45
今年我省实施的28项民生工程,涉及领域更宽,受益面更广,其中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工程引起了众多人大代表的关注,省十一届人大代表、亳州市巾帼再就业劳动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孟丽君就是其中一位。采访中,她坦言有关部门对女性农民工的培训要有针对性,更多地体现“女性关爱”。  相似文献   

19.
作为河北省人大代表和汉沽管理区管委会主任,田玉贵坚持以“强力发展经济.大力改善民生”为己任,开拓进取,努力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该区国内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5.8亿元,年均增长21%;财政收入由2002年的4511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1.7亿元,年均增长30%。管区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作为公共财政的投资重点。  相似文献   

20.
吴星 《江淮法治》2010,(15):41-41
“今年省人代会后,村民们听闻我省实施了农村清洁工程这项民生工程,无不拍手称快,大家都感到农村环境亟须治理。我认为,让农民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有重要作用。”省十一届人大代表、和县白桥镇陈桥洲村党总支书记马仁俊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几十年来,他目睹了农村环境的变化,曾经的青山绿水也是他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