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从受怀疑到被认可二战期间,约有15万女性在美国陆军妇女队(Women's Army Corps,简称"WAC")服役,从事行政助理、通讯及文书等工作。陆军妇女队作为除护士之外首批在军中服役的女性,最初却受到军队内部与公众的质疑。20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对于女性身着戎装这一角色的转变还难以接受。1939年,美国一项军中调查指出,女性在军营  相似文献   

2.
女性成为社区治理的主要参与者,由此产生了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的女性化现象和趋势。本文以杭州市临平区南苑街道四个社区的社区治理实践为基础,分析形成城市社区治理主体女性化现象的因素,归纳柔性化角色特征与相关行为,关注情感作用的机制。研究表明,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的女性化现象主要同制度和文化两个因素相关联;同男性社区工作者相比较,女性化情形下的社区有着柔性治理的趋势,女性强调的是协商和合作,注重互动、文化和人文关怀,关注社区成员利益和需求,在社区治理中更易形成情感导向行动策略;通过五个情感要素(结构性、情境性、自我实现性、关联性和内部获得性)的积累和机制作用,推动了社区情感导向的治理进程。  相似文献   

3.
在北京人才队伍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就是女性领导人才.这个群体,是北京领导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北京迈向现代化、国际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它的作用将愈加重要和突出.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党政女性领导干部的调查,从女性领导干部的整体状况、内部群体差异、与男性领导的性别差异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力图对北京市女性领导干部的整体状况形成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女性参政是女性获得解放的重要标志,也是女性从政的基础。女性从政是女性参政的更高层次,然而,当今在制定公共政策的部门,能行使权力职能的、进入权力中心的从政女性仍然太少,可以带动整个女性政治发展的高层次女性政治家的比例依然少得可怜。各种女权主义流派也极少涉及权力尖端女性研究,本文认为对女性政治参与水平的衡量,既要看女性基本权利的保障状况,更要关注女性政治权力的实现程度,要加大对女性从政和女性权力问题的研究、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农村女性劳动力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所发生的流动迁移,对于自身的发展及社会性别平等的实现,有着无可置疑的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向小城镇或大中城市,既有距离之分,更有层次之别,其间渗透着社会因素的复杂影响;现阶段农村女性劳动力流迁中存在着性别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但内部差异也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6.
一部描写中国宋代农民起义的《水浒传》,在塑造了众多侠肝义胆男性形象的同时,也为我们描绘了千姿百态的女性形象。纵观近十年来专门探讨《水浒传》中女性问题的文章,大多数论者强调了作者对女性的无视和仇视,甚至于有些论者提出了“反女性”的论断。在此,笔者主要从“英雄无情”、“异化女性”、“仇视女性”三个反女性论者常持有的观点来进行批判,以此说明作者并不是特意反女性。  相似文献   

7.
女性领导发展中的困境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社会发展的非均衡性、传统观念的抑制以及女性自身素质的束缚,长期以来,女性一直徘徊在社会历史文化的边缘,被忽略和排除在政治舞台之外。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女性素质的提高,虽然女性领导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着传统逻辑、组织排斥、缺乏社会支持及素质低下等障碍,这些都影响着女性领导进一步的发展。因此,认清女性领导发展中的困境,找出解决困境的方法和路径,对于促进女性领导的发展以及社会整体领导力的进步,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历史上,女性曾经占据过生产和生活的主导地位。在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变中,女性逐步由主导变为男性的附庸。随着历史的发展,女性的地位并不仅仅与男女两性的生瑶与生产活动相联系,而更多地是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性别的价值观和形而上的哲学观,由此设定了女性的行为规范,框定了女性的卑贱地位,女性被排斥于公共领域之外,成为历史幕后失声的群体。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从实际出发,分析当前女性亟需更新的三种认识,即女性在自我评价心理上存在问题,女性对婚姻的认识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女性对自我教育问题重视不够。文章立论正确,阐述不乏新意。  相似文献   

10.
邹磊磊 《世纪桥》2008,(11):114-115
女性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群体,被专家称为“弱势中的弱势”,其生存状况在男性农民工之下。女性农民工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城市和谐,影响到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关注女性农民工的教育问题,应该强化政府的职能职责;加大对女性农民工教育的政府投入;政府部门要积极构建适合女性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体系;突出女性农民工教育的性别特点。  相似文献   

11.
历史变迁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变迁中的女性形象梁旭光女性的形象,是指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思想、品格、意识、风度等诸方面的总和。女性的形象是其他多方面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现代女性,在不断提高自己素质、加强修养的同时,必须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存在...  相似文献   

12.
女性参政议政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律保障着男女在各方面的平等权力,我国女性的政治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在现实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女性领导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3.
在构建和谐图书馆中,女性馆员作用发挥得如何与女性馆员的角色定位有着直接关系。怎样更为科学、合理、客观地定位女性馆员在构建和谐图书馆中的角色,不仅影响着女性馆员事业的发展,同时影响着和谐图书馆的建设速度和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李松 《世纪桥》2009,(1):147-148
人口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重要前提,而女性素质对人口素质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论述了女性素质对人口素质的影响,希望以此说明女性在提高全民素质中的重要性,从而引起全社会对女性教育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促进女性能力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的题中之义,女性自身和谐发展的话然要求。当今社会仍存在一些阻碍女性能力发展的不和谐因素,突出表现在男女两性能力发展不平衡、能力发展机会不平等、对女性能力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与偏见等方面。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应把性别视角纳入公共政策,改革生育保障制度;建设和谐的性别文化,培育平等的性别意识;强化教育培训,全面增强女性自身能力。  相似文献   

16.
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而女性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人的全面发展与女性发展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女性发展理论不应等同于一般的人的发展理论,而是基于女性特征的发展。要实现两性比翼双飞,应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7.
论女性参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女性就被逐出了社会权力系统之外,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丧失了言说的权力。一个社会的政治权力系统抛开女性,并不是女性一个性别的悲剧,而是整个人类的悲剧。虽然这种封闭的系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为男性的垄断性发展带来了好处,但由于失去女性意志的制约,缺少女性智能的润泽,这个权力系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难免陷入偏执与歧途,导致了人类精神和心理的严重缺陷。到19世纪末,发源于欧美的女性主义运动开始向男性中心的社会争取女性的各种权利,其中社会政治权利便是重要内容。在几代女性先驱经过艰苦卓绝的…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女性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发展是充分开发女性人才资源的基础。提高包括女性知识分子在内的妇女参政水平,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是我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文章从政治学的视角,在对女性知识分子政治参与方式和面临的困境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思考如何提高女性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  相似文献   

19.
银色智库是我国智库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年女性知识分子是银色智库中的中坚和核心。中国女性高级知识分子,在总体上处于国家高层科技群体的弱势地位,她们的智能潜力还远未被挖掘。要发挥银色智库女性潜能,建议从体制上改变退休年龄的性别差异,使老年女性有公平发展的生存环境;从宏观上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以适应建设人才强国的需要;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女性参政比例。  相似文献   

20.
针对农村女性进村“两委”比例偏低的现象,江苏省宿迁市抓住村“两委”换届选举契机,采取多种方式打通农村妇女参与基层管理通道,选出女性“两委”成员1879人,占总数的16.4%。从2010年4月底开始,宿迁市用两个月左右时间在全市选拔女性村级后备干部1956名。同时健全村级妇女组织,储备了一批女性人才,有效解决了换届选举中女性人选源头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