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者:“十一五”期间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请您回顾总结一下过去5年河南发展的特点。 郭庚茂:“十一五”期间河南的发展可以用以下几个关键词来代表:  相似文献   

2.
“十一五”时期,是河南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展望“十二五”,河南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通过实施中原经济区总体战略,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当代党员》2010,(12):9-10
“十一五”时期,是重庆发展史上极其重要、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全市上下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和各种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加快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城乡统筹一体化,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成功交出中央“四件大事”的满意答卷,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其中十大亮点特别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4.
祝欣 《支部生活》2006,(3):31-32
云南省“十一五”规划中有不少关系老百姓生活的细节,如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缓解百姓“看病难”、提升城市供水保障能力等。未来的五年,将会有更多实惠带给我们每一个人。一、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徐荣凯省长在《政府工作报  相似文献   

5.
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很多同志把目光放在了“五年计划”变为“五年规划”这个问题上。确实,前十个五年我们做的是“计划”,从“十一五”开始,我们做的是“规划”。“计划”与“规划”一字之差。充分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发展问题的新认识.也体现了当代中国杜会发展进入了转型与跨越的新阶段。这一转型与跨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一个新的词语诞生:“十一五”时期——作为具有历史标志意义和特定政治内涵的年代——正向我们走来。自1953年开始,我国实行以每五年为一个计划周期,从“一五”算起至今已数到了“十一五”,即2006——2010 年为第十一个五年。随着2006年元旦的来临,开始了“十一五”的第一年。从“十五”到“十一五”,依序交替,不断更新,给人以无尽的激励、追求和希望。而经过法定授权程序之后,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好比一盏指路明灯,如同一幅施工蓝图,  相似文献   

7.
《天津支部生活》2010,(11):9-11
一、“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哪些巨大成就? 答:“十一五”时期是天津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特别是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8.
回眸与展望     
五年一个台阶,2010年我们交上“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彩答卷;五年一个起点,十七届五中全会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科学发展、国强民富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我国“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其中核心一条就是要立足科学发展,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人科学发展的轨道作为“十一五”期间的核心战略。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思路的重大调整,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人新的历史阶段的重大决策。我们要加快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奋力实现中原崛起,必须吃透这一精神实质,努力推进全省经济转型,提高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河南能有今天的发展与繁荣,从根本上说,靠的就是顺应规律、奋发创新。在“十一五”的五年间,家乡郑州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2006年,从燕庄村第一户村民的楼房开拆,到村内最后一栋楼成功爆破,“燕庄”从此被历史的尘埃封存归档,  相似文献   

11.
刚刚过去“十五”,是常州经济社会发展快、改革开放成效好、城乡建设面貌变化大、老百姓得到实惠多、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时期。实践证明,常州的发展经得起挑战和考验。在年初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中,描绘了常州未来五年发展的美好蓝图,提出了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常州”的各项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刘晓梅 《新湘评论》2005,(10):26-28
经过“十五”时期近五年的努力奋斗.我国经济增长已经稳定地进入新一轮上升期,预计“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速将超过“九五”时期8.3%的水平,2005年人均GDP将超过1300美元。“十一五”时期,我们仍将处于一个较好的发展环境之中,国内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的能力和环境,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们加快发展。对于处于“千美元”关口的我们来说,这是难得而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预计“十一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8%左右。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产业,以智力、创意、创新等非物质性投人为主,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对于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河南“既要富老百姓的‘口袋’,义要富老百姓的‘脑袋…的文化强省建设思路,催生了“文化特区”这一全新概念。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的华丽谢幕,为“十二五”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十一五”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我对将要到来的“十二五”同样充满了期待。在《建议》中,我感受到国家发展的主题开始由“国富”转向“民富”,这真是令人可喜的进步。我个人认为,要使老百姓真正富起来,让所有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国家社会还需要在基础工作上多下功夫。前十多年住房问题从来不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自2006年开始,我国进入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时期。“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相似文献   

16.
“基层的形式主义,根源不在下面,而是上行下效。”今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与河南张市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座谈时,讲了这句发人深省的话。习总书记说:“形式主义空耗资源、折损公信力。不办实事,老百姓的信任感就会降低。我当了7年农民,最大体会就是老百姓看干部就看实在不实在,老百姓就怕空洞无物、不干实事。”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全会公报透出的信息看,“十一五”规划是一个关注民生的规划。未来五年,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普通百姓生活至少有六个方面的变化。科学发展更惠及老百姓公报提出,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特别强调“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中国的中心任务”,这将使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百姓。五中全会提出,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直…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峻 《党建》2006,(3):12-17
为了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深入了解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即将召开的“两会”精神,我们请有关方面权威人士编写了一组贯彻“十一五”规划纲要宣传教育材料,供读者学习参考。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我们国家要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并且达到中长期的预期目标,必须在今后五年着力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克服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五年的工作做好了,就可以为后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一定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迎接新挑战,在新的起点上为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新任务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9.
一飞 《党员文摘》2008,(5):16-17
“民工司令”张全收 2007年11月11日早晨7点,深圳平湖。400多名身着蓝色厂服的农民工在一片空地上整齐站立,张全收拿着小喇叭用河南话喊话: “同志们!今天我给大家交待件事,今后有谁敲诈我们.马上汇报。只要有我在,我们的队伍这么大,我们怕什么?”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我们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一年,是完成“十五”计划,策谋“十一五”规划最关键的一年,是在过去交通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的基础上提速加快的一年。我们要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交通工作实践,在加快发展中实现交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把交通事业推向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