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以云南省楚雄元谋县为例,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着重就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产业发展等有关问题展开思考,探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有助于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旅游环境保护,而海南省现有的旅游环境保护法制体系虽然已经初步具备,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为进一步完善海南省旅游环境法制,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在环境保护立法方面,提高环境标准,鼓励发展低碳经济与环保产业,开展生态旅游,以实现旅游的可持续性;对于破坏旅游环境与旅游资源的行为,应明确其承担的法律责任;在旅游岛建设过程中,应重视公众参与,并使之制度化。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着诸多障碍,从调查研究来看,可以从舆论宣传、特色经济、基础设施、民族教育、人力资源、文化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低碳经济建设的理论目标。我国作为农业发展大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有效的转变现代农村经济发展模式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良性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主要探究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在低碳经济理念引导下,促进农业经济建设发展的新举措,以期提高农业低碳经济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5.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揭示了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之间存在的“倒U形”关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包括理想模式、常规模式和失控模式三种类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告诉我们:环境的改善需要经济增长做支撑,不顾资源环境成本的高速增长必将导致经济停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兼顾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键。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进一步细化“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培养广大民众的生态观念、构建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按照“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想模式推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6.
农村环境是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域范围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农村生态环境、农民生活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农村环境问题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融入经济建设中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生态文明村建设,改变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运用法律的、技术的措施综合治理,最终实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二者的共赢。  相似文献   

7.
李幸福同志任中共黄石市委常委。 韩进华同志试用期满,任省支援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省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 王定济同志试用期满.任省纪律检查委员会派驻省环境保护厅纪检组组长、省环境保护厅党组成员。  相似文献   

8.
蓝色经济既依托海洋又超越传统的海洋经济,既是一种经济形态,又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保护生态环境核心理念的一种新的蓝色发展理念。通常经济的快速发展难以避免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青岛在大力发展蓝色经济的过程中要大力倡导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坚持蓝色发展建设与海洋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以蓝色经济的发展带动海岸带环境的保护,这样才能保证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双赢。  相似文献   

9.
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根本路径和必然选择,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基础。只有通过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才能破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根本难题。文章通过对河北省建设低碳城市的现状进行分析,用低碳标准调整企业生产,使企业实行清洁生产,为河北省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整体上已经进入由以环境换取经济增长向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为主的发展方式新阶段,因此,乡村经济社会建设也应当着重考虑环境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乡村生态环保建设,引导农民形成绿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是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环境法未能妥当地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以至出现法律法规频频出台但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却屡禁不止的“立法悖论”。本文对社会经济活动引发环境问题这一事实背后所牵涉到利益纠葛作进一步地剖析,试图对两种利益再作均衡,以寻求环境立法悖论的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保护法律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新农村建设推进的必然趋势,它缩小了城乡差距,带动了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对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城镇化进程过程对农村环境问题的影响。进而在考察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环境治理现状的基础上深刻剖析了我国农村环境所亟待解决的诸多法律问题,从而探究切合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安排,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环境法治建设是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探索我国环境法治的路径,回应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时代主题是文章关注的焦点。文章综合运用了比较、实证等研究方法,并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究我国环境法治建设的路径,认为我国环境法治建设必须全面回应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赢"。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城市居住结构、环境保护及居民经济条件决定了自行车交通存在的现实性和必然性。因而正确对待自行车交通所带来的问题,合理规制其发展,使之与公共交通有机结合,完善有关管理培训体系及有关法规,是我国当前自行车管理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英文缩写为EIA)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多数国家都要求时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我国法律要求对国家的政策、计划和规划项目进行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目的是通过该制度把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中,使环境因素与经济、社会因素一起,在规划形成的早期阶段得到重视.鉴于环评制度的重要意义,从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问题出发,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效用以及存在的现实问题,最终提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油田开采规模不断扩大,开采成本不断提升,但产量却大幅度下降,进而影响到企业效益,最终致使多数油田企业不愿意再生产。就当前而言,提倡绿色环保及资源合理利用,油田企业应在保证盈利的前提下,对实现经济极限产量的油田可继续开采一定年限,使油田产量长期内维持在一定水平内。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环境公平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国际社会,尊重国家环境主权、处理环境与发展关系、分担环境保护责任的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现象。因此,必须建立和遵守国际框架的环境公平准则,努力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人类的生存环境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极大障碍,甚至使社会的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公民保护环境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环境权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问题。公民环境权在中国立法上的最终确立是必然的,是保护环境不可缺少的必然手段。针对我国公民环境权的立法缺陷和实现的障碍,应从立法上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要建设和发展好秦岭经济圈,就必须坚持依靠人力资本驱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跨越城市化陷阱;坚持环境保护先行,跨越生态陷阱,真正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现代文明发展之路。文章所倡导的秦岭经济圈开发和发展原则策略,对有效促进西部大开发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科学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环境税收通过建立一种经济利益刺激机制,发挥税收的行为激励和资金筹集双重职能,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去,再通过市场来分配资源,最终实现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环境政策和法律目标.按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调整我国现行税制,逐步建立起相对完备的环境税收制度,是我国税法建设的重要目标.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主要对策包括开征环境污染税、改革资源税制和对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其他税种法的相应条款进行调整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