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软资源,一直受到世界各国企业的关注。鉴于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核心地位,我国企业必须依照时代的要求重塑自己的企业文化。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创新的企业价值观念;加强人本管理;力推创新事业;立足国情,博采众长;跨文化营销。  相似文献   

2.
温氏作为一个企业公民的伦理自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精诚为本,“诚”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也是温氏企业文化的根本之所在;二,创新是用,“新”表现为对更高境界的不懈追求,是温氏能发展壮大的关键之所在;三,达己达人,达己达人并行而不悖,也是温氏作为一个企业公民追求的境界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泉州企业文化模式的时代构建应遵循人为中心、自我构建、突出特色、追求卓越、努力创新的基本原则,并从泉州企业文化的自生性、伦理性、自利性与本位性等特点入手进行分析,阐述了要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造就一种既有区域企业特色,又有现代企业风格的自生性基础上的包容性,伦理性基础上的民族性,自利性基础上的共赢性,本位性基础上的人本观念的提升的泉州企业文化模式。而构建企业文化的新模式,切切实实地奠定企业的文化基石,需要把企业理念再构建、企业道德再建设、企业形象再塑造、企业创新再加强和企业个性再张扬五个方面作为新世纪泉州企业文化模式时代构建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石油企业实施文化引领,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是建设基业长青世界一流企业的内在要求,是把握时代脉搏、丰富石油企业文化的历史自觉。结合当前我国石油企业发展实际,实施文化引领的重点任务包括建设凸显厚植家国情怀的企业创新文化、立足长期战略的人才导向文化、强化目标驱动的精益管理文化、着眼作风改进的拼搏奉献文化。新时代石油企业应坚持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锻造实施文化引领的核心力量;持续优化企业文化体制机制,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保障力量;不断完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凝聚激发干事创业的奋进力量;坚定企业文化建设责任担当,强化文化引领的执行力量,多措并举培育汇聚实施文化引领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以信息传播、知识创新为主要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江泽民同志指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国科学院于1997年底向中央提出报告并经中央批准,率先在我国实施了知识创新工程的试点工作。近两年来,中国科学院的广大科技人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奋发努力、锐意进取,在创新战略目标调整、体制改革、机制更新、队伍建设、基地建设和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当今的中国和世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是工业经济的时代、是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时代、是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时代,体现这些时代性是“与时俱进”的关键要求;不断把握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核心要求;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是“与时俱进”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7.
优秀的企业文化都有一些重要的特点,其中,“特”、“精”二字是个关键特征。近几年,笔者所在单位进行了“特色精品文化”的实践探索,对于文化建设中的“特”、“精”二字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文化建设理念要体现基础特征;文化建设目标要符合人文特点;文化建设载体要突出务实特色;精品文化催生精品意识,促进管理水平精细;精品文化构筑精品工程,促进发展目标精准;精品文化激励精品工作,促进落实执行精确。  相似文献   

8.
优秀的企业文化都有一些重要的特点,其中,“特”、“精”二字是个关键特征。近几年,笔者所在单位进行了“特色精品文化”的实践探索,对于文化建设中的“特”、“精”二字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文化建设理念要体现基础特征;文化建设目标要符合人文特点;文化建设载体要突出务实特色;精品文化催生精品意识,促进管理水平精细;精品文化构筑精品工程,促进发展目标精准;精品文化激励精品工作,促进落实执行精确。  相似文献   

9.
“家和”文化的构建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从零散到系统、从发展到创新、从孕育到成熟的发展历程。其经验与启示为:企业文化只有自下而上、植根于基层,才能保持旺盛生命力;企业文化建设只有抓住文化的“魂”,才能发挥它的鞭策功能;企业文化只有坚持领导主导与全员参与相结合,才能增强感染力;企业文化只有系统、完善,才能发挥潜移默化作用;企业文化必须有健全的制度体系,才能确保企业精神执行到位。  相似文献   

10.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寿光近年来在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方面的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如:打造“寿光民声”服务平台,架设政民互动“连心桥”;搭建便民实用的信息服务平台,助推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等等,对于推进地方政府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加强文化统战建设必须站在时代前列,提出有效策略。要把握同心思想,提升文化统战建设的思想认识觉悟;要理清核心内容,明确文化统战建设的目标任务;坚持规范带动,落实好文化统战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同行”行动,创新文化统战建设实践模式;注重环境促动,营造文化统战建设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12.
儒家“内在超越”意识作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中国制度创新的制约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内圣外王”的价值目标的设定,忽视了制度创新对社会发展促进作用的发挥;内省和体悟的内在超越途径忽视了制度及其创新在个体人格完善中的作用;“学而优则仕”的入世情怀,导致知识分子批判现实意识的缺失;注重个体价值实现,忽视了制度创新在群体价值实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廉洁企业建设,是企业贯彻中央建设廉洁政治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将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深化廉洁从业教育,要着眼于表层“进入人心”、内层“融入人心”和深层“化为行动”等三个层面;完善制度监督机制,实现权力的正确行使,必须具备有规可依、有规必依两个基本条件;提升文化促廉功能,强化理念引领、阵地建设和舆论引导,弘扬主流价值观,让“软”文化“硬”起来,为国有企业科学和谐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4.
治理官场“潜规则”:廉政文化建设不能缺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官场“潜规则”和廉政文化建设之间是一种逆向消长关系。我国官场“潜规则”的日盛,彰显的是廉政文化建设的赢弱。要治理官场“潜规则”,不能忽视廉政文化建设具有的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为此,必须在做实廉政文化建设方面下功夫;充实时代内容,使之和当代社会的要求合拍;进行文化思维创新,改变中国传统文化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15.
胡主席提出的“三个紧贴”,集中体现了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是我军新形势下加强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按照“三个紧贴”改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要着力研究新情况,使教育理念与时代发展要求相统一;着重提高履行使命能力,使教育任务与军队中心工作任务相统一;着眼满足官兵合理需求,使部队全面建设与官兵全面发展相统一。  相似文献   

16.
维护职工会法权益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新形势下基层工会维权文化建设进行了阐述:创建学习型团队,开拓工会维权新途径;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工会维权机制;努力构建和谐校园,维护职工现实利益;加强师德建设,维护职工发展权益;强化自身素质,提高工会维权能力。  相似文献   

17.
王树礼 《工会论坛》2009,15(4):101-102
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对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坚定发展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企业班子建设”,“抓好党建创新”和“搞好企业文化建设”五个方面着手,从而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战略创新必须与企业内部改革相一致,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处理好企业领导体制改革与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二是要处理好党管干部原则与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关系;三是要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四是要处理好企业党建管理方式创新与企业党建战略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试论面向21世纪的中国文化安全战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世纪之交的“新国家安全观”中,文化安全的地位已日益凸现。文化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特殊作用在于:文化的强大可以提高国家安全度;文化的国际交流可以为国家争取良好的国际安全环境。世纪之交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严重威胁与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与扩张;二是中国文化建设面临着困境。构建面向21世纪的中国文化安全战略的途径:从战略高度制定文化安全目标;从体制高度审视文化安全机制;从观念高度增强文化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又一次深刻阐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其中就包涵了“把握其前进方向”的内容。所以,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应当充分反映时代的要求和体现时代的特点,创建和发展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新文化。一、反映时代的要求,具有时代的特点。就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而言,还必须反映时代的要求。由于每个时代的文化都有自己时代的要求,打上时代的烙印。如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