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曾庆雨 《思想战线》2002,28(4):84-87
晚唐诗以“意”、“象”的不确定性带来了诗歌艺术的朦胧之美 ,开创了中国诗歌创作的另一境界。 2 0世纪初的新月诗在形式上与晚唐诗有极大不同 ,可诗的“境”、“意”的非一致性仍是主要的特征。 2 0世纪末的朦胧诗 ,更加努力加大“意”、“象”的这种距离感 ,以增加诗的多元和多层次性 ,更具有一种立体解读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桑大鹏 《求索》2007,(1):147-149
《孔子诗论》的论诗方式与传世文献《左传》的“用诗”方式完全不同:孔子通过用“知”的理性范畴分析诗歌文本以及透过“民性固然”表达自己对人性的哲学领悟,展示了其论诗的人本主义立场。《左传》则采用赋诗断章的“用诗”方式,以诗的段节隐喻或预测现实、评断人物甚至用诗歌占察人的命运,显示了与其崇尚怪力乱神的神秘主义相得益彰的阐释策略。  相似文献   

3.
彭磊 《求索》2007,(9):177-178
唐代诗歌评议逐渐呈现出一种小说化之趋向。发展至宋最终形成了“诗话”这样一种诗评格式。诗歌评议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倾向,乃是由唐代文人及诗歌的世俗化引起的。本文将分阶段论述这样一种小说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杨丽华 《求索》2011,(12):208-209
寒山诗情景交融,不拘格律,后代文人多有模仿,素有“寒山体”之称。诗中禅机勃发,也为唐宋以来历代高僧禅师唱和讲禅,引为经典。现有研究集中在对寒山诗的儒家、道家、释家思想的分析,而对其中的禅宗思想鲜有论及。本文从寒山诗“禅”之来源、内涵和影响三方面,对寒山诗之“禅”进行了分析,这对深入探讨和客观评价寒山及其诗歌在文苑和丛林中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李贺诗歌的诗理特征周尚义李贺是中国诗史上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诗人。自晚唐杜牧为李贺诗作序直至本世纪,“少理”似乎是评价李贺诗歌的一个定论。一千多年来,有的诗评者认为李贺诗歌义理不足,有的认为其与事理不合,有的认为其文理欠通等等。笔者认为:李贺的诗作并...  相似文献   

6.
许学夷的《诗源辩体》作为明代复古派诗论的集大成之作,其诗学思想基本继承复古派,主张师法汉魏古诗与盛唐律诗,重视诗之体制、格调等,但其在诗歌的正变之辩等方面亦不乏创见.如许氏认为曹植诗与汉诗相较,已体现出“体多敷叙,而语多构结”、“体既整秩”而“事由创撰”与“体既端庄,语复雅炼”等特点,并认为曹植工于诗作等.由此也折射出许氏的一些诗学思想:其认为汉、魏之诗有异同;他主张“审其源流,识其正变”,以“情兴”论诗;并主张“体制为先”,强调体制规范的变化,以“本色”论诗.  相似文献   

7.
彭萍 《前沿》2007,(4):218-222
毛泽东一贯主张诗言志,还用诗是否言志作为评价诗人和诗作的重要标准。“诗言志”是中国诗学理论的奠基石。对“志”的不同理解构成我国不同历史时代的诗歌理论的核心内容。“言志”说、“缘情”说和“情志统一”说就构成为我国诗歌的几种基本倾向。毛泽东对“志”的理解是宽泛的。“诗言志”使毛泽东诗词具有深刻丰厚的内容,正如诗人本人的胸怀一样——精深博大,天地万物之精灵融入其中。  相似文献   

8.
诗言志在先秦两汉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朔 《求索》2008,(1):178-181
“诗言志”观念在先秦两汉历经了四个阶段的嬗变进程。《尚书·尧典》“诗言志”,其内容始初应当与祭祀天地鬼神、祖宗社稷的活动有关。《左传》“诗以言志”,就是指春秋时期所盛行的“赋诗言志”或“称诗言志”。荀子提出的“诗言是,其志也”,不仅规范了诗“言志”的内容,而且确认了诗是“言志”的文体。《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进一步阐明了诗歌言志抒情的本质特征,完成了“诗言志”命题的最后定型。从此“诗言志”说便成了中国古代诗论的主流。  相似文献   

9.
王士祯认为盛唐诗具有“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妙谛微言”、“色相俱空”的逸品艺术特征,其实这种超逸的诗歌风貌,与盛唐人超逸的精神境界是分不开的。概言之,诗之超逸与人之超逸,都与当时盛行的禅宗思想极有关系,正是南宗禅所倡导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禅学思想,使盛唐诗人既以自由洒脱、随缘任意的态度面对生活,也以一任自然、不拘绳检的态度写作诗歌,缘于此,这种与佛禅“无住”理论同质同构的风神超妙之诗歌逸品才得以产生。  相似文献   

10.
论《诗经》与音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不仅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在音乐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诗、乐、舞在产生之初是一体的、共生的。《诗经》保存了先秦音乐的大量原始材料。在西周的礼乐制度下 ,《诗》乐是作为雅乐的基本文化载体而存在的 ,“中和之美”是诗乐的精髓。随着的“礼崩乐坏”出现的“新声” ,是来自桑间濮上的世俗之乐 ,这与束缚于礼制的雅乐是有着天壤之别的。随着时代的发展 ,“新乐”的流行 ,《诗》的音乐性也就逐渐消失了。《诗》的辞义功能更重要了 ,成为一种纯粹的诗歌形式。《诗经》逐渐被纳入儒家的经典体系 ,背负起沉重的教化使命。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有“诗国”的美称。诗歌起源之早,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艺术之精湛,对社会生活影响之大,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是罕见的。早在先秦时代就有《诗经》的四言体和《楚辞》的骚体,汉魏六朝盛行的是乐府歌行和五言古诗,及至唐代则以五、七言律诗和绝句构成的近体诗著称,尔后的宋词、元曲,各领风骚并称雄一代,“五四”以来流行的是自由体新诗。几千年来诗歌传承发展,蔚为大观。仅《全唐诗》就收录诗近5万首,《全宋词》收录词作约2万首。至清末,见于各类书籍并流传至今的诗词有百万首之多。可谓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如林。中国诗…  相似文献   

12.
杜甫作为大家熟悉的伟大诗人,因其集大成而被誉为“诗圣”,其诗歌因真实而深刻地记载当时的社会现实而被称为“诗史”。纵观其诗,其主要特色是“沉郁顿挫”。在《春望》一诗中诗人更是把“她”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此作品更显爱国忧民、意蕴深厚的沉郁之气。 《春望》写于唐肃宗李亨至德二载(757)春诗人身陷长安安禄山营时。《春望》是杜甫踬于长安的第二年春天为感时伤别而作,堪称一首爱国忧民意蕴深沉的佳作。后人评此诗“字字沉著,意境直似《离骚》”。而这个时期,是杜甫生活经历中最艰难的一段,诗人饱尝国破家亡的忧患痛苦…  相似文献   

13.
吴超华 《新东方》2010,(3):78-80
“经学”是一门有中国特色的“诠释学”,《诗经》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儒家的“诗教”,也是中国两千多年来文艺思想的主流,《诗经》“经”的地位确立以后,为后世对《诗经》的研究提供了广阔优越的前景,并使之成为一种源远流长的专门学问,即诗经学或诗经诠释学。  相似文献   

14.
“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诗歌李建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从言志、抒情、神韵三种诗歌类型的形成和发展对此作一点粗略的论析。一、言志诗:人与自然在道德上的合一“言志”一说源于《尚书·尧典》。“诗言志”,要求诗歌的内...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诗的大国 ,历来有“诗国”之称 ,曾涌现过许多极其著名的诗人。在世纪之交 ,当我们跨入新世纪时 ,很自然地会想到 :诗歌在新世纪是否会有新的表现和变化 ?与以往的诗歌相比将会有什么不同 ?是否会重新崛起 ?本刊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著名文学评论家孙琴安先生。记者 :您是著名文学评论家 ,对旧诗、新诗都有研究 ,并出版过一些这方面的书 ,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 ,很想听听您对新世纪诗歌的看法。先请您谈谈诗歌的演变和未来的变化。孙琴安 :可以。对于新世纪诗歌的走向 ,也是我目前思考最多的问题之一。中国的诗先从《诗经》的四言变…  相似文献   

16.
1.以诗暗示,拨动心弦  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遇事愿自己独立思考,不愿听别人的说教,有较强的自我完善的心理要求。因此利用诗歌含蓄的特点,巧用它的暗示作用,使学生对其自身行为的不足进行反省,自我调节,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例如我在讲“自尊自信”时,引用了诗《欣赏自己》。“很自卑的你,总以为命运在捉弄自己,其实你不必这样,欣赏别人的时候,一切都好,审视自己的时候却总是很糟,和别人一样,你也是一道风景,也有阳光,也有风景……”一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使学生懂得怎样做才算自尊自信。一首诗,是一条涓涓的…  相似文献   

17.
在戊戌变法前后和辛亥革命之间,不少诗人运用传统诗的形式,采用新名词,表达新思想、新观念、新感受,促成了中国诗坛的变革运动。为了推动这一诗歌变革运动的发展,其倡导者梁启超在1899年写的《夏威夷游记》中正式提出了“诗界革命”的口号,并在此书及稍后发表的《饮冰室诗话》(以下简称《诗话》)中提出了“诗界革命”的一些理论主张。后来就称这次诗歌变革运动为“诗界革命”。本文拟着重讨论“诗界革命”理论的意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晚唐五代的诗僧非常推崇诗歌,首先他们认为诗 歌是“经天纬地物”,是一门大业、伟业,并首创“诗业”一 词;其次,诗歌是他们生活的主题,他们日日沉溺于读诗学 诗、写诗吟诗、评诗论诗,热衷于相互寄赠、索阅诗作,热衷 于请人题序或为人作序,热衷于组织诗社;另外,诗歌是他 们的第二生命,是他们死后的安慰和寄托。  相似文献   

19.
诗歌的语言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其语言方式不是叙述和解说,而是呈现。生命和语言的一体化,使诗的语言具有不可替代不可置换的特性。诗歌语言是合乎生命自然的、化合态的、旋律化的、富有新鲜时代感的语言,是以规则的体式来规范生命的诗性体悟。语言的选择和生命的律动是诗歌由生命向语言转化或同构呈现的两个方面。新诗从情绪表现到语感呈现,既有许多成功的尝试,也存在“非诗化”倾向。只有通过对诗歌文本中语言的体悟与研判,才能达到诗与非诗的最终界定。  相似文献   

20.
许多理论家都从不同侧面阐述过“象外之旨”的问题。有的从诗歌形象独具的艺术魅力的角度论述诗歌要有“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有的从绘画的视觉可限性与想象的开阔性的辨证关系上,指出“目尽尺幅,神驰千里”,有的从音乐欣赏者的心理感受的角度道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真谛;也有的以书法艺术启人联想的特点为依据,论证书法要“笔短意长”……所有这些,虽然论述的角度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