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晚年,就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思想。这些思想主要是采取新经济政策,使俄国由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通过工业化电气化,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组织合作社,加强工农联盟;改革和完善国家机构,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进行文化革命,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从严治党,密切党群关系等六个方面,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列宁的这些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不仅对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而且对以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彭进清 《求索》2012,(4):84-85,100
在列宁领导苏维埃俄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七年探索实践中,列宁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思想经历过了一个发展与演进的过程。分析列宁社会主义经济管理思想发展演进的线索与倾向,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列宁经济管理思想的科学内涵与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3.
韦以伦 《新东方》2008,(9):36-38
一、列宁构建社会主义的战略 思想列宁构建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新经济政策;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张燕红 《前沿》2014,(5):28-30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列宁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理论、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以及对外开放的理论,指出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思路的重来源,并特别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内容必须依据国情不断创新与丰富,由此提出二者思想对现代社会改革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杨海波  周向军 《求索》2013,(7):217-219
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重要源泉。列宁在具体的俄国革命和社会实践中始终把文化发展放在重要地位,创造性地提出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理论。在列宁对文化的论述中,经济发展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现实动力,核心价值观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思想动力。本文通过对列宁文化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与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是指苏维埃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列宁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论粮食税》、《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和列宁在右半身几乎全部瘫痪不能执笔的情况下通过  相似文献   

7.
列宁在领导俄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揭示了公开性和社会主义民主密切不可分的真理,把加强国家事务的公开性,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方面,作为促进经济建设的有力手段。这个思想贯穿在列宁许多著作、言论和工作实践之中。它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列宁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重要阶段,我国学者对此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深入研究。在列宁民族文化思想、教育科技文化建设思想、思想道德建设理论、知识分子理论等问题上取得了重要成果。但从当前研究现状来看,仍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学术界继续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 清末著名进步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龚自珍曾这样评价其挚友魏源的思想建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综一代典,成一家言.当我读完年轻学者宋才发的新著——《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研究》之后,顿觉心同此感,并愿将它推荐给更多的学海知音. 这部著作以宏阔的眼界,全面系统地探讨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精髓,涉及了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设、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苏维埃俄国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苏维埃俄国的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建设等八个方面的问题,相应成为八章,构成全书骨架,并于其中蕴含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10.
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21年3月俄共(布)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 ,列宁的社会主义思想发生重大转变 ,后人把它称为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对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 ,历来都有不同的解释。一种意见认为 ,列宁晚年放弃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思想 ,从科学社会主义转向民主社会主义。这是一种曲解。另一种意见认为 ,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 ,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同各种右的和“左”的错误思想的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它是列宁社会主义思想走向成熟的表现 ,是列宁思想理论的精华 ,是列宁主义的重要标志 ,是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列宁晚年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列宁晚年口授的五篇文章中 ,对文化建设问题展开了集中的阐述。本文结合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对列宁关于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划时代的任务、和平的文化组织方式、文化建设与制度转变的关系等思想进行了再认识 ,并结合历史经验探讨了列宁晚年文化建设思想的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列宁关于“生产宣传”的思想与实践俞良早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在领导苏维埃国家建设的过程中,曾经两次领导党和国家政权进行工作重心转移,即由政治军事斗争转向经济生产建设。为了有利于工作重心转移,尽快地恢复生产和发展经济,列宁在两次实践中都非常重视“生产宣传...  相似文献   

13.
朱巧香 《理论月刊》2002,4(6):18-20
列宁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探索了一条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即在用革命手段取得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前提的基础上创造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文化水平的道路。列宁提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社会整体发展模式对于我们正确贯彻党的“三个代表”思想,全面推进我国的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列宁十月革命胜利和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后,列宁和俄共(布)关于发展文化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可贵的尝试。在列宁看来,要建设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各项变革同等重要,不仅要进行经济、政治领域的变革,还要完成文化方面的变革。学习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史方倩 《人民论坛》2011,(10):196-197
列宁十月革命胜利和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后,列宁和俄共(布)关于发展文化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可贵的尝试。在列宁看来,要建设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各项变革同等重要,不仅要进行经济、政治领域的变革,还要完成文化方面的变革。学习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继承和坚持了马列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论,特别是坚持贯彻了列宁关于文化革命的理论和纲领,进一步发挥和丰富了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必要条件列宁曾经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不仅要经历政治、经济方面的变革,还必须实现文化变革、文化革命。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产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同时才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斯大林跟列宁的思想和主张是一致的,他明确地指出: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确立,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和竞争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作为一个新课题,也越来越引起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将在阐述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特性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关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八十年代初期由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斯坦利·M·戴利首先提出的。它的核心内容是吸取传统文化精神,结合当代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理论,为企业职工树立一套明确的价值观念、工作态度、行为规范,推进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那么,在社会主义企业中,这个“舶来品”的定义和内涵又是怎…  相似文献   

18.
列宁和毛泽东的文明观及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赵伯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全面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搞好。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发生、发展的角度,谈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几个问...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思想的重大发展──邓小平理论与列宁思想比较研究俞良早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就发展社会生产力阐述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  相似文献   

20.
列宁从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错综复杂的矛盾体系中,紧紧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主要矛盾,着力建构新制度的物质基础.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高度,探索俄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结合的视角,辨证分析资本主义的矛盾二重性,既利用它的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又注意克服其负面影响.列宁的建设辩证法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