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星  邹战勇 《求索》2011,(8):35-37
本文从全球金融传导角度,在充分考虑中美两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等实际因素条件下,对美国经济周期波动通过金融途径对我国经济周期的影响进行了测算。研究表明,美国经济周期通过金融传导渠道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比较明显,其中信贷市场是美国经济周期对我国经济影响最大的传导渠道,其次是利率以及汇率渠道,资本市场则是影响最小的金融传导渠道。  相似文献   

2.
缓和经济周期波幅与控制“短期速胀”李国瑞缓和经济周期波幅与控制"短期速胀"是宏观调控经济长期稳定高速运行的中枢。本文拟就这个命题进行分析讨论。一、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波幅很大当今世界在不同经济体制下,经济正常运行的国家,经济发展都经历过扩张阶段和收缩阶段...  相似文献   

3.
高美玲 《求索》2011,(12):20-22
本文通过对中关经济周期同步性及其传导机制的研究,得知自从1990年以来,中美经济周期的同步性越来越高;其次通过因果检验及脉冲反应分析得知,两国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往来是两国经济周期同步的GRANGER原因,并且贸易往来更加有助于两国经济周期的同步;再者本文最后利用高斯一牛顿迭代法证明了中美之间的经济联系是非线性的关系。故本文用充分的数据说明了中美经济周期之间的同步是一种属于锁模的内部机制,文章最后提出了增强我国在中美经济周期同步过程中的主动权之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星 《求索》2012,(7):17-19
根据国际经济周期传导理论,本文从贸易密度与贸易结构两个角度对美国经济波动的传导过程进行研究。数据表明,美国经济波动对中美双边贸易的影响是明显的,尤其表现在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上。但是,鉴于两国较低的产业内贸易结构,美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波动的传导效应将受到这一因素的限制,降低美国经济波动因规模效应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5.
所谓经济周期,就是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或恢复)和收缩(或衰退)。①经济周期在近现代经济学发展中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最早提出经济周期问题的是马克思,马克思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而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逊认为:经济周期...  相似文献   

6.
经济运行质量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申可善经济运行质量是一国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集中体现,它具有多层次.就一国经济运行质量而言,应该是微观经济运行质量、中观经济运行质量与宏观经济运行质量三者的有机统一体。中国经济体制转轨阶段,经济运行质量应该是企业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7.
一、本轮经济周期的新特点从2000年开始的我国本轮经济周期呈现出一个显著的新特点:在我国以往历次经济周期中,上升阶段一般只有短短的一、二年,而本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到现在(2007年上半年)一直持续了7年半。这充分表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出现了新的波动形态,  相似文献   

8.
吴晓灵 《中国人大》2009,(12):16-19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是自身结构调整、经济周期波动与国际金融危机的叠加。内在的结构调整和经济周期波动是主因,而国际金融危机则加剧了内在矛盾的调整,使问题更加突出。因此,中国经济走出困境,就应该立足于自身问题,顺应周期波动,加快结构调整,将重点放在“调结构、扩内需、促改革”上。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三个阶段□杜辉社会主义的经济周期是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它不可能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找到现成的答案。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周期问题一直讳莫如深。改革开放后的1985年以来,一些中青年学者开始大胆闯入这一禁区。14年来,有关...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是自身结构调整、经济周期波动与国际金融危机的迭加。 内在的结构调整和经济周期波动是主因,而国际金融危机则加剧了内在矛盾的调整,使问题更加突出。因此,中国经济走出困境,就应该立足于自身问题,顺应周期波动,加快结构调整,将重点放在“调结构、扩内需、促改革”上。  相似文献   

11.
资本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社会经济根源始终是相对需求不足,虽然引爆具体原因不同,世界经济一体发展的结果使危机的同步性提高,因此高贸易依存度使中国不可能独善。经济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一般阶段,而危机阶段又包括九个段落,并与金融危机密切相关。认识危机、认识中国自身优劣,才能克服危机。但是,克服危机还需要马克思学派的正确理论指导,需要根据中国实践选择突破口和经济杠杆。  相似文献   

12.
顾湘  杨有志 《求索》2011,(1):33-35
经济周期理论中的"冲击—传导"学说,有助于诠释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及其形成机制,但对于探索中国建筑业经济波动的运行机制而言,该学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基于"冲击—传导"学说的拓展性阐述结论,确立了中国建筑业经济波动运行机制的组织构架,即由外部冲击机制、内在形成机制和传导机制等三个方面有机构成。  相似文献   

13.
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颖 《求索》2008,(10):21-23
本文运用协整方法对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建立协整方程及误差修正模型,对比研究了金融规模扩张和金融机构效率提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一定带动作用,但需与实际利率、资本生产效率等因素结合才能共同构成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实现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互动仍需较长过程。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是自身结构调整、经济周期波动与国际金融危机的迭加。内在的结构调整和经济周期波动是主因,而国际金融危机则加剧了内在矛盾的调整,使问题更加突出。因此,中国经济走出困境,就应该立  相似文献   

15.
韩晶 《观察与思考》2008,(14):54-54
日本经济正逐渐进入周期“拐点”,略显疲态,经济周期由扩张阶段转入衰退阶段的概率正在增大。  相似文献   

16.
张文军 《求索》2008,(4):42-43
一国内部区域经济周期的研究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对一国内部区域经济周期波动的研究文献基本上集中在三个领域:区域之间以及各区域与国家经济周期是否同步;国内区域与国际经济周期是否同步;区域经济周期的形成机制。区域经济周期的形成机制研究基本上包括产业结构、政策和市场一体化等方面的研究。本文试着对国内区域经济周期波动研究进行理论综述,以期对区域经济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有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周期与国际经济周期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四个周期(刘树成认为,从1977~1981年为第一个周期,1982~1986年为第二个周期,1987~1990年为第三个周期,1991年开始为第四个周期),最近一轮周期从1991年开始,历时10年,1993年以来,经济周期进入收缩阶段,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从1993年的13.5%,下降到1999年的7.1%。200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8%,当时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拐点已经出现,新一轮周期就要开始;但进入21世纪的第一年,中国经济增长似乎并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18.
<正>经济周期又称经济循环,它是经济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环绕长期增长趋势周期性出现扩张与收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经济现象,也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量波动循环的必然结果,一般发生在实际GDP相对于潜在GDP的扩张或收缩之际,即经济从一个顶峰到另一个顶峰,  相似文献   

19.
我国以往的经济周期中,比较集中的宏观调控都是一次性的,而本轮经济周期中却显现出多次性或多阶段性的特点。在多次性微调的情况下,宏观调控的目标取向不像过去那样是使经济增长率大幅度地压缩下来,而是使其不“冒顶”,从而使经济在适度高位上平稳运行的时间尽量延长。  相似文献   

20.
在 由 中 国产 业 报 协 会 ,《 经 济 参 考报 》等 30 余 家新 闻 媒 体 共 同发 起 的 “ 各 行业 反 不 平 等 条 款 联 合 行 动 ” 暨 中 国 首 届 “ 霸 王 现象 ”研 讨 会 上 ,与 会 专 家 呼 吁 :“ 霸 王 条 款 ”和“ 霸王 现 象 ” 的 存 在 已 经 成 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