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政务诚信为先导,强化诚信建设的公信力。大力加强以取信于民、服务社会、依法行政为主要内容的政务诚信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机关的表率和先导作用,这是加快诚信城市建设步伐的关键之举。为此,我们以政务诚信建设为切入点,努力建设为民亲商的“服务政府”、实干有为的“责任政府”、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和公正廉洁的“阳光政府”。  相似文献   

2.
田金 《当代广西》2010,(19):46-46
近年来,北流市全力打造诚信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在建设"法治、责任、廉洁、高效、服务"型政府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和实践,通过将行政效能监察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对中心审批事项和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进行有效监察,促进权力运作的公易活动进行有效监察,  相似文献   

3.
论“诚信政务”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必须以诚信为本 ,诚信社会建设必须以诚信政务为中心。诚信政务即政府在进行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中要诚实守信。诚信政务具有自身的特点 ,主要表现为政府的可信度和公信力。诚信社会建设要实行“一体两翼”的战略 ,即以诚信政务为主体 ,以诚信商务和诚信民务为两翼。在这种基础上政府的诚信政务建设要以责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参与型政府和发展型政府作为目标选择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作为全社会诚信建设突破口的政务诚信,离不开德性根基的支撑。在政务诚信的德性根基系统中,忠诚是基础德性、公正是目标德性、廉洁是保障德性、守信是践行德性,它们的养成需要行政主体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践行统一起来。四者相辅相成、形成合力,为政务诚信提供深厚的德性根基,建立在此根基之上的政务诚信就能牢不可破、日久天长。  相似文献   

5.
张鹏  黄爱教 《理论月刊》2007,(11):84-86
诚实守信是立身处世、明是非荣辱的起点,是社会成员最基础的道德要求,社会的诚信又以政府诚信为首.执政者的诚信乃执政者的底线道德,政务诚信,乃是政府的底线道德.本文通过对诚信与政务诚信的考量,认为政务诚信乃是政府的底线道德,从我国社会诚信缺失中,提出了构建我国政府底线道德的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6.
徐慧 《重庆行政》2011,(5):61-6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完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日益成为公众关注和政府自身建设的关键词。实践证明,政务的公开透明和服务的高效便捷,不仅是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重要标准,并且在提高执政水平、扩大人民民主、加强反腐倡廉、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科学发展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深化政务公开和加强政务服务的意义深化政务公开和加强政务服务,  相似文献   

7.
《天津政报》2012,(12):21-23
<正>津政办发[2012]70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为深入推进我市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全市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8.
丁芳 《前沿》2013,(9):76-78
本文阐述了市场经济背景下政府面临的诚信危机及政府诚信在当下面临的挑战,研究了传统诚信体系的消解和当前政府诚信缺失的根源。分析了政府失信的主要原因,如自由裁量权过大、行政立法泛滥、决策不透明、责任模糊、监督不到位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依法行政、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完善问责制、加强监督等建设诚信政府的法治建议。  相似文献   

9.
罗成翼 《求索》2007,(6):53-55
政务诚信是政务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道德属性,是商务诚信的基础,对社会诚信起着先导示范作用。政务诚信的伦理内涵包括:真实客观的政务决策,言行一致的政务承诺,公平正义的价值理性和亲民爱民的工作作风。政务诚信建设具体路径是:强化分权理念,实现政府归位;强化回应理念,回应民意诉求;强化规约理念,推进依法行政;强化公权理念,加强权力监督。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文件精神,推动行政服务中心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提高政府效能,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建设,在国家相关职能部门指导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中国机构编制研究会、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张家港市紧密结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新特点,以诚信建设为切入点,大力营造“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社会新风尚,着力打造“诚信张家港”品牌,通过构筑诚信平台,提升城市文明形象,促进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以政务诚信为先导,强化诚信建设的公信力。大力加强以取信于民、服务社会、依法行政为主要内容的政务诚信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机关的表率和先导作用,这是加快诚信城市建设步伐的关键之举。为此,我们以政务诚信建设为切入点,努力建设为民亲商的“服务政府”、实干有为的“责任政府”、依法行政的“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失去了诚信,就意味着失去了未来。政府作为国家政策、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监督者和示范者,在诚信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政务诚信一旦缺失,势必误导、诱发、膨胀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的缺失。政务失信加大了国家的政治成本、管理成本、社会成本和道德成本,加据了信任危机、降低了行政效率、影响了社会和谐、导致了道德滑坡。所以,要切实解决我国社会诚信缺失和道德失范问题,必须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入手,这本身既是一种诚信的表现,同时也抓住了解决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3.
李天太 《山西政报》2006,(20):32-32
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公信力和服务效率足优化政务环境的核心,是有效组织和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力量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山西省省长于幼军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全省各级政府干部,没有公信力的政府.是软弱涣敞、难有作为的政府;没有公信力的政策,是失去诚信,人民唾弃的政府:没有良好服务的政府.是不称职、不合格的政府。一语道破了优化政务环境、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改进政府工作作风.优化政务环境必须树立诚信意识、人局意识、发展意识、速度意识、人本意识,努力建设守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开放型政府、高效型政府、公众型政府。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全社会诚信建设突破口的政务诚信,离不开德性根基的支撑。在政务诚信的德性根基系统中,忠诚是基础德性、公正是目标德性、廉洁是保障德性、守信是践行德性,它们的养成需要行政主体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践行统一起来。四者相辅相成、形成合力,为政务诚信提供深厚的德性根基,建立在此根基之上的政务诚信就能牢不可破、日久天长。  相似文献   

15.
一、政务诚信是企业、社会诚信的基石和表率 政府是国家信用的代表,没有诚信政府,就不会有诚信的社会。政务诚信乃治国理政之本,商务诚信、社会诚信惟政务诚信是瞻。政府遵守承诺,企业才会履行契约,民众才会“不令而行”;政务没有公信力,信用体系缺少支撑环境,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便举步维艰,民众、企业难免“虽令不从”。  相似文献   

16.
管曙光  朱鹏程 《群众》2007,(6):52-53
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增强政府公信力,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赋予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政府诚信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根本的引导、推动和示范作用。近年来,淮安市坚持以“政务诚信”为先导,以依法行政、诚信为民为抓手,努力建设一个更具公信力的政府,带动和促进“诚信淮安”建设,为全市的科学发展创造了德政生态。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规范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以"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健全监督制度,加强廉政建设"为准则,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新一届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于2008年8月21日第七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把"政务诚信"放在诚信建设的首位,这是由"政务诚信"在市场经济体制、政治民主化、现代文化、党的执政能力、建成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决定的。但是,在政策规划、政务官员和"潜规则"等方面"政务诚信"建设表现出不同的障碍现象。因此,必须充分探究其原因,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以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论当代中国的诚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社会生活中诚信缺失问题日益凸显,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成很大危害。本文在阐述现代诚信结构特点基础上,对我国政务、商务和社会领域存在的诚信问题,从社会转型影响、传统文化历史局限、社会建设相对滞后、信仰淡漠导致的动力缺失以及诚信约束体系缺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坚持强化道德引领与完善利益约束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构建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体系,以提高政务诚信水平为引领,以公民个体道德素养培育为基础,把树立共同社会理想与实施分层信仰引导结合起来,发挥政务诚信的社会引领、统摄效应,建立科学统一的社会征信系统,优化调整社会维信结构等全面推进诚信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政务必须以诚信为本,社会诚信建设应该以政务诚信建设为核心。政务诚信的主体是党委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强调党委政府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如何进行政务诚信建设,进而维护党委政府在公众中的公信力,做到"取信于民"。制度层面、文化传统层面、社会心理层面和行政技术水平层面等多因素合力的叠加共同导致了今天政务诚信的缺失。当下应该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既要大力推广电子政务的发展、提升政府行政科学化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政务工作队伍,建立健全政府诚信的考核、监督、制约和惩治机制,逐步培育民主政治的土壤,从根本上解决政务不诚信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