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张超 《奋斗》2014,(11):60-62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在1875年4月至5月间撰写的一部划时代的科学著作,其主要内容是对德国工人运动中爱森纳赫派和拉萨尔派合并起草的纲领的批判。该纲领在哥达城通过,故称为《哥达纲领批判》。《哥达纲领批判》通过对渗透进德国工人党纲中的拉萨尔机会主义的尖锐批判,阐明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国家学说的一系列重要原理,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晚年马克思以其深邃的思想和遒劲的笔意,于1875年抱病写就《哥达纲领批判》,这是马克思探索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从青涩到成熟的一个新的重要的里程碑。从《共产党宣言》到《哥达纲领批判》,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意象是马克思主义的系统化形成。其中,《哥达纲领批判》有关"过渡时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批评了德国工人党纲领草案中关于工人阶级应当解放劳动的提法,认为这是令人无法理解其含意的。“解放劳动”,难道是人们从劳动中解放出来,即不要劳动吗?显然准确的提法应该是“解放劳动者”或“劳动者的解放”。可是,马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0,(5):30-30
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德国工人的秘密团体正义者同盟改造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后,受大会的委托,马克思、恩格斯为大会拟定了—个新的纲领,这就是《共产党宣言》。  相似文献   

5.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之一。它对拉薩尔机会主义作了彻底的清算,并为整个国际工人运动进一步奠定了革命的理論与策略的基础。拉薩尔(一八二五——一八六四)是德国工人运动中机会主义的鼻祖。他根据从四面八方剽窃来的哲学观、国家观和经济学说,拼凑出一套  相似文献   

6.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哥达纲领》的“国家帮助”论调进行了批驳。指出:纲领中所提到的“自由国家”不过是一个缺乏社会历史根基的空泛概念;未提供任何由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可资利用的条件;“铁的工资规律”与“废除工资制度”之间存在明显的言语矛盾;在劳动人民的监督下由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的想法,取消了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构建中的主体地位。这一论调隐含着“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消磨无产阶级革命斗志”的拉萨尔主义的理论用意。马克思对这一论调的批判给我们的启示便是:在资产阶级掌权的国度,无产阶级要想实现自身解放,决不可寄希望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的“施舍”。  相似文献   

7.
常宗耀  关玲永 《探索》2012,(6):177-182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哥达纲领批判》等,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蕴涵着十分丰富的社会主义合目的性思想。在他们看来,公平与合理的价值追求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蕴涵的应该是"价值第一"的合目的性思想;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的合目的性。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合目的性思想具有十分重大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阐明无产阶级国家作用和演变、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等问题的文献,是科学共产主义的重要纲领性文献之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哥达纲领批判》的汉译文在《先驱》创刊号上部分问世,译者为重远(邓中夏),是《哥达纲领批判》百年汉译历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本文通过文本考释,旨在探析邓中夏译文的译介动因、传播特色及其与2012年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中《哥达纲领批判》译本的对比,以此深入理解该译文在《哥达纲领批判》汉译传播史中的重要价值,并对新的时代背景下溯源《哥达纲领批判》百年译介传播脉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人们通常都以为现代化是由西方资产阶级提出的理论。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就表述了这一思想,他写道:"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今天西方研究现代化的学者公认,马克思的这一光辉思想是关于落后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工业化问题的重要提示。美国出版的《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刊载的"现代化"条目中,一开始就引用马克思这句话作为阐释现代化含义的第一根据。诚然,马克思并未使用过"现代化"一词。但是,他已经形成关于"现代"、"现代生产方式"等科学概念。这些概念的使用表明,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中心部分正是关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问题。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突出使用了"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代资本家阶级"、"现代雇佣工人阶级"、"现代国家政权"、"现代的工人"、"现代工业"等等提法。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对于上述提法列宁这样提出问题:"为什么马克  相似文献   

10.
收入分配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制度体系.其中蕴涵着经济社会的深层次问题。150年前.德国人拉萨尔曾抛开所有制问题.单纯“在分配问题上兜圈子”.并把这一思想写入《哥达纲领》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进行了批评.认为应该超越分配问题.从更深层次的制度层面来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早在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哥达纲领批判》等经典文献中,提出了他们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一些原则性设想,如生产资料全部由社会占有(公有);生产要素由社会中心统一调配(计划调节);消费品在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而进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则实行按需分配。这几个方面彼此相互依存,是马克思、恩格斯为未来社会构建的基本制度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第一次划分了共产主义的两个阶段,指明共产主义建设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一致,不可一蹴而就。《哥达纲领批判》对我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握现阶段基本国情,从而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仍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马克思恩格斯非常看重他们的历史观,这可以从恩格斯的四段话中得到有力的佐证。他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说:"黑格尔把历史观从形而上学中解放了出来,使它成为辩证的,可是他的历史观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现在,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被驱逐出去了,一种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被提出来  相似文献   

14.
张云飞 《前线》2015,(3):64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深刻地阐明了阶级斗争在实现社会转变中的伟大作用,科学论证了打破资产阶级国家、用无产阶级国家代替它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并论述了消灭资本主义和建成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历史使命的科学思想。在坚持革命主题的前提下,马克思第一次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和发展过程的科学理论。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通过清算拉萨尔主义的错误,马克思形成了完备的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理论。第一,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一些同志的头脑里已开始淡化,有的同志甚至怀疑在新世纪里,这一理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否还具有长远指导意义?显然,这些认识是不正确的。其所以产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同志没有深刻领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其地位和作用,以及对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为了批判德国工人党哥达纲领草案的机会主义观点,马克思于1875年4~5月撰写了《哥达纲领批判》,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两阶段论,即共产主义社  相似文献   

16.
一、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分配制度的光辉思想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论及未来新社会的分配制度时,着重阐述和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也就是后来列宁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原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确立。 首先,马克恩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原理。他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社  相似文献   

17.
位涛 《党史纵横》2015,(2):63-64
《共产主义原理》产生的时代背景《共产主义原理》写于1847年10月底至11月,是恩格斯为德国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第二个纲领草案。这个草案虽然没有公开发表,但却成为《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基石。《共产主义原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实践运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思想观,提出了初步的共产主义的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吸收了19世纪早期以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未来社会预测的基础上,开始逐渐建立自己的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体  相似文献   

18.
阅读和应用经典著作,应当按照马克思所要求的那样:"按照作者写作的原样来阅读自己要加以利用的著作"。马克思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哥达纲领批判》中,详细地、完整地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首先是废除私有制,"建立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这只是达到未来理想社会的第一阶段,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才是"人类发展的目标"、"人类社会的形态"。  相似文献   

19.
郑建 《前线》2014,(6):70-70
<正>1888年,恩格斯在马克思的旧笔记本中,发现了马克思在1845年春写下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一文。之后,《提纲》作为附录首次公开发表在恩格斯撰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单行本中。《提纲》一共包含十一条,只有短短的一千多字,但是恩格斯认为,它"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是非常宝贵的",是马克思从  相似文献   

20.
当年,拉萨尔把公平分配写入《哥达纲领》时,遭到马克思的批判。马克思说:“什么是‘公平的’分配呢?难道资产者不是断言今天的分配是‘公平的’吗?难道它事实上不是在现今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唯一‘公平的’分配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02页)如何正确地理解马克思对于《哥达纲领》中的“公平的分配”的批判,对于如何理解今天的公平概念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首先必须肯定,马克思当时对于拉萨尔的批判是完全正确的。一个反对资产阶级统治的政党,在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时期大讲什么经济上的“公平的分配”是十分错误的和有害的。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