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康》2016,(6)
正现如今,各种各样的"秀"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秀"为展示,展示给别人看。既然是为给别人看,肯定想让人看到好的、不同凡响的东西。故"秀"有两种:一种是"好酒也怕巷子深",因怕"养在深闺人不识",将确实好的、有意思的、有特色的东西展示、推介给人看;一种是本无那么好、本不值得看的东西(甚至根本就没有什么东西),为了使之"看上去很美"或为了让人相  相似文献   

2.
<正>在很多人眼里,西藏是一个与天最近的都城,更是身心与神灵最接近的地方。那天午后,站在拉萨八廊街,我发了条短信给我所有知道的、不知道我来西藏的朋友:“不到西藏,不知道天空有多蓝;不到拉萨,不知道空气有多新鲜;不到大昭寺,不知道信仰有多虔诚;不到八廓街,不知道逛街多有趣。”八廓街的由来在拉萨,八廓街(又称八角街)是一定要去的。其实,八廓街并不大,如果不买东西,一个小时就可以转完。但她却让所有在这条街住过的人终生梦绕魂牵,让所有到过这里的人都留下一个深刻而奇特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一位土耳其诗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是不会忘怀的,一个是母亲的面孔,一个是城市的面孔。而所谓城市的面孔,就是城市精神的集中展现。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它串起了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又主导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北京精神”的提炼活动前不久很火热,国内其他城市也开始热衷寻找城市精神。国外城市精神究竟是如何寻找的昵?当你穿越一座城市,追述一座城市的历史,观察它的经济命脉,并融人到这座城市人的生活之时,你或许能触碰到一些。记者到访过世界很多大小城市,这些城市的精神究竟源于哪里?让我们一起探寻吧。  相似文献   

4.
这是深圳人平凡一天的真实写照,塑像人物的姓名和职业都是真实的,看起来,这些人都是如此平凡,与街上行色匆匆擦肩而过的人们没有什么不同。但当你走进这所城市,接触到这些人时,却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精神追求渗透在他们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鼓荡着这个城市的脉搏。从城市表象透视深圳人的文化追求,会让人品味到,这座在平凡中创造着伟业的城市,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一座不断长高的渔村……  相似文献   

5.
北京早市即景人流攒动的早市。北京的早市,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早市给北京的早晨增添了热闹的景象。早市上的商品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新鲜蔬菜、水果、日常生活用品,让人挑花了眼。去早市能买到比别处便宜的东西,这也是早市生意兴隆的原因。在早市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  相似文献   

6.
重典与严管     
<正>馒头人人要吃,却不想如今吃馒头也会让百姓成惊弓之鸟。一段媒体曝光的影像,让我们警醒了,即便是在大上海这样的原本以为吃得最安全的"后世博"国际化都市里,即便是在这座城市中原本以为最可信的大牌超市中,人们买到的馒头,竟然也是染色的、变质的、工人们"打死也不要吃的"。无怪乎有老外会疑惑地问咱中国人一句:"你们怎么就毒不死呢?!"  相似文献   

7.
【"你介意买优衣库的衣服吗?"】大约在2004年,一位20来岁、打扮入时的日本青年在街上接受电视台采访,被问到对优衣库的衣服怎么看时,回答说,"如果是内裤、袜子这类东西的话,也不介意穿穿优衣库的"。换句话说,穿在外面的衣服是不考虑的。在那时,优衣库给人的印象大概是"便宜""土""毫无时尚感"和"随便穿穿还行"。  相似文献   

8.
<正>"上林的治安比以前好多了!过去在深更半夜,一些小混混在街上乱喊乱叫,怪声怪气的,吵得居民睡不着觉。现在街上有警察巡逻,让人有了安全感。"马文著是土生土长的上林人,几年前外出发展,最近刚回来,发现县城面貌不但焕然一新,也安全舒心多了。地处大明山东麓的上林县,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测评结果曾一度落后全区。近两年来,上林县痛定思痛,围绕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目标,以铁腕手段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狠抓"平安上林"创建工作。今年以来,上林社会公众安全  相似文献   

9.
<正>小桥、游园、绿地,古槐树、小清河、太平车……这里承载了无数平舆人儿时的记忆,成为很多人魂牵梦绕的成长符号,它们就是平舆人情有独钟的"乡愁"。如今,在滚滚袭来的城镇化大潮中,一条条宽敞通畅的街道在拓展和延伸中拉大城市框架,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流淌着艺术与时代音符,一座座美丽的文化主题公园让历史文化与现代艺术精彩演绎,中国古车辆发源地——"车舆之乡"平舆处处散发着独特的韵致,让人迅速触摸到"记得住乡愁"的诗意生活。  相似文献   

10.
信任的魅力     
<正>不久前,还在上大学的妹妹利用业余时间打工赚的钱,去丹麦旅游了一趟。回来后,妹妹大发感慨:"丹麦人很简单、很阳光、很幸福,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丹麦人之间的信任度极高,街上遍布着无人照看的小摊,如果有人看中摊上的东西,只要按照标价把钱放在一旁的纸盒里就行,这在我们国内怕是很难实现的。"听完妹妹的话,我颇有些不以为然:"错,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  相似文献   

11.
寻梦姑苏城     
林肖  凌影 《福建乡土》2011,(1):53-54
对苏州的憧憬,早先缘于郁达夫的《苏州烟雨记》。在他看来,苏州城内密布的环桥河水和狭小的街衢,乃至街上的石块,园林式的建筑,无一不在夸示着"过去的中国民族的悠悠态度"。这是一种很让人着迷的描写,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似乎就应该略带几分“颓废美”,  相似文献   

12.
《松州》2007,(1)
在我家乡村庄的后面,是一大片平坦的水浇地,在这片水浇地的后面,是由一座座小山连接而成的东西走向的山川,这些山有的有名字,有的根本就没有名字,有的虽有名字,也是名不见经传,只有本村的人知道,什么"龙头山"、"娘娘庙后山"、"后梁"、"西梁"等等。把山与山划分开的标志,是一条条从上到下的山沟,这些沟也有名字,由村东到村西,  相似文献   

13.
脸皮原是世界上最薄的东西之一,但是就有两个人打赌,要比比谁的脸皮更厚。张三说,他的脸皮比城墙拐角还要厚。如此夸张的脸皮,并没有难倒李四。眼珠一转,李四说:有一次,有件事真让他不好意思了,他脸红了,但是三天以后这红晕才从面皮下泛到面皮上。李四算得上天下脸皮最厚的了。这当然是笑话,不过世上脸皮厚的也大有人在。你看北京的西客站,出了这么多的问题,国家几十个亿的投资,搞了个"病秧子"工程。简直是拿首都的形象和国家的形象当儿戏,但是到现在也没见有一个"负责点"的人出来承担点责任,似乎这样的事不需要有什么脸红的,这些人脸皮厚不厚呢?韩国的汉城大桥坍了,政府一大批官员引咎辞职。当然韩国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21,(27)
正"事实上,莫高窟的出现本身就是‘国际合作’的产物。"尘封已久的莫高窟的再现,使人们惊叹于在大漠深处竟然有如此精湛的艺术,正是它,使人们对敦煌无限神往。每到晚上,敦煌夜市就成为这座城市最喧嚣、最有烟火气的地方。行走其间,游人如织,一个个摊位上的特色旅游商品让人眼花缭乱,一家家餐馆门前的伙计热情地介绍着令人垂涎欲滴的西北美食。  相似文献   

15.
李秀江 《小康》2008,(8):43-44
北京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堵城",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可怕的车流和拥挤的人群,像"血栓"一样堵在生活在北京的每一个人心里。奥运赛时保证交通安全、准点、可靠、便利的承诺能够完全兑现吗?政府在一直书写着答卷。  相似文献   

16.
<正>据了解,台北的诚品书店在多年的时间里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24小时不打烊"的经营模式吸引了众多读者,甚至在台湾一度刮起"半夜逛书店"的风潮。如今,北京三联韬奋书店也开始效仿"诚品",让北京人也可以有一个捧书夜读的好去处,这实在是一个大好消息。提起捧书夜读,这是一个多么蕴涵诗意的词汇,在曾经的记忆里,它带给了多少人心灵的慰籍与安抚。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  相似文献   

17.
<正>江南多古镇,尤其是浙江,浙江古镇是许多摄影爱好者的灵感源泉。烟雨蒙蒙,青砖灰瓦,绿树碧水,如今游人如织的江南古镇,已经渐渐失去了以往那份宁静。看到晋保平的照片,又让我们重新体验到那种世外桃源般的静谧。照片中的一座座拱桥、一艘艘小舟,让每一个生活在喧嚣城市中的现代人感受着平和与安逸。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欣赏并感动于一些风物之余,有些原本"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的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7,(25)
<正>无论贫富贵贱无论移民土著,生活工作在城市,就像波普艺术家沃霍尔说的那样——所有的可乐都好喝。我们享有的平等和民主或许来源于现代商业,但更依靠自己,不要被人折叠了我们的生活。有朋友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句话,"哪一座楼里没有生老病死",很伤感。"哪一座楼",换成哪一片田野、哪一座庙宇、哪一座咖啡馆估计也合适,生老病死这种状态在哪个角落都适用。但是楼房,对于寄居于城市里的都市人来说,却是一种无法逃脱的存在。前段时间,应该是有无数人被《北京,有  相似文献   

19.
<正>在天津的古文化街上,有一家卖掸子的店堂,它所出售的掸子就是历经五代传人的"蔡氏贡掸"。要说蔡氏贡掸,还得先从蔡氏家族说起。那是清朝末年,北京黄村有一个叫蔡锡九的人,因扎一手好鸡毛掸子而远近驰名。  相似文献   

20.
简单     
一只背包,一个人,一座陌生的城市,一份新的工作。开始过一种简单的生活。喝透明的白开水,穿旧的牛仔裤,住一个九平方米的小房间,挤公交车去上班,然后,写一些干净而优美的文字。下班时一个人随意在街上乱走,逛那些小小的路边店,偶尔看一场老电影。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吃过午饭,就这样晒一场温暖而明媚的早春的阳光。年少的岁月,曾经的爱情,怅惘的往事……日子一天天继续,看到更远的美丽的地方、更多的善良的人,慢慢地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幸福和忧伤。喜欢所有清净简洁的东西,爱所有敏感而纯粹的人们,呼吸着清冽芬芳的空气,收藏每一次邂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