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新《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废除了我国的强制婚检制度,自此婚检不再是我国公民结婚登记的强制要件,而由公民自由选择。在自愿婚检制度的实行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较突出的是新生儿缺陷率大幅度上升,使得社会各界恢复强制婚检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从我国国情入手,分析我国恢复强制婚检的必要性,并采取相关措施,完善我国的婚检制度,使婚检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2003年10月1日,随着新的《婚姻登记条例》的实施,已经实施了九年的婚检门槛被取消,婚检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讨论就没停止过。条例实施后引发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我们应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激励人们自愿婚检。  相似文献   

3.
2003年10月1日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取消强制婚检以来,凸现了很多问题,有法理上存在的冲突,有老百姓对取消强制婚检理解上存在的差异,同时也暴露了政府有关部门在宣传上的缺失。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新《条例》实施后婚检率的直线下降。针对这种种问题,我们认为应积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补救。  相似文献   

4.
2003年8月新公布的《婚姻登记条例》将施行多年的强制婚检制度取消,代之以自愿婚检制度。自此,婚检率急剧下降,由此带来的弊端十分明显。本文着重分析了婚检率急剧下降的原因以及实行强制婚检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恢复和完善我国强制婚检制度的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5.
改革是一种革命。历经30多年的改革已经使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改革的成就辉煌,但改革或者说革命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从目前我国面临的形势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任务看.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已成为一个工作重点。创新社会管理,应当从经营型管理向公共管理转变、从政府全能型管理向社会共治型管理转变、从“扶优扶强式”管理向“兜底式”管理转变、从应急性管理到法治化管理转变、从“管制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  相似文献   

6.
“服务型社会治理”相对于以往的“统治型社会治理”、“管理型社会治理”而言,是一全新的治理模式。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中要求我国政府职能从侧重管制转换到侧重服务,推行服务行政,实现从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我们需要从提升服务理念、改革服务体制、优化服务流程、转变服务方式入手,打造有中国特色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经济改革必须由政府主导,但政府主导有一定界限,它不应主导全部社会资源的分配与再分配。应该从经营性竞争性行业和领域中退出的是政府,而不是国有企业。应在各级“人大”领导下重塑国资委和建立国家资源委员会,实现政府“瘦身”计划。将作为政治实体的国家和作为经济实体的国家分开,彻底贯彻“政企分开”,在公有制基础上建立起市场所必需的“微观经济基础”,实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跟市场经济相结合,建成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政府治理变革也即政府转型。政府转型与社会转型密不可分,其关系应是良性循环互动关系。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转变政府职能、改革与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树立并强化政府“大服务”理念、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培育和发展公民社会等多维度推进政府转型。  相似文献   

9.
展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未来 ,改革制度创新的重点是 :转变政府职能 ,实现“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 ;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大力培育社会中介组织 ;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推行政务公开 ,全力打造“阳光行政” ;加强行政法制建设 ,强化依法行政 ;革新行政理念 ,改变行政管理方式 ;完善公务员制度和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实现行政领导体制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经历了从政府供给到福利多元主义的转型,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关系得以形成和发展。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逐渐转变为能促型角色,利用政府力量促进社会组织发展,从双重分层管理体制转变为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与此同时,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了部分公共管理职能,政府逐渐从直接提供服务转变为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社会组织通过去行政化改革,获得了更强的自治性和自主行动能力。政府与社会组织建立在共识和互信基础上的合作,将有效提高公众福祉,促进社会繁荣和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