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淡泊从容,宠辱不惊,邓小平以豁达的心胸和大智慧安享93岁高寿。今年8月22日是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我们在此追思伟人,感受他独特人格魅力的时候,还可从他的养生之道中得到很多启迪。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曾把他的健康之道概括为:“动为纲,抑喜怒,少量酒,多吃素。”他还把徐特立的养生之道概括为“基本吃素,坚持走路,心情舒畅,劳逸适度。”   朱德一生经历了众多艰难曲折,但一直身体健康,活到 90高龄。他的养生特点是:胸怀宽广,气量过人;坚持锻炼,风雨无阻;勤奋俭朴,喜欢劳动;爱好广泛,兴趣高雅。毛泽东曾称赞他:“意志坚如铁,度量大似海。”   邓小平在 80岁那年,回答德国总理科尔提出的长寿秘诀是什么时说:“没有秘诀,我一向乐观。”他还对人说:“天塌下来我也不怕,因为有高个子首先顶着。”邓小平业余时…  相似文献   

3.
少帅张学良2001年因病在夏威夷逝世,享年101岁。有人总结他的养生之道有如下几个方面,颇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莆田仙游县度尾镇中峰村,有一位87岁的老人特别受人敬重。这位老人膝下已是儿孙满堂,本可以安享晚年,但已是耄耋之年的他,为了资助贫困学生和困难群众,现在仍在当地一家食品企业打工赚钱,并且在5年多的时间里,共捐资近十二万元,受助学生和群众达四百多人。这位老人叫黄文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还乐观地表示,如果身体条件允许,他想一直打工到90岁,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5.
思念与遗憾     
张文真 《乡音》2012,(5):49-49
2008年8月是我悲痛欲绝的日子。我的父亲,乐观、勤劳、善良、正直的父亲,对我们精心培育、疼爱有加的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倾注了全部心血、苦心经营了半个多世纪的家,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念与遗憾。父亲一生对全家倾注了无限的爱。还在上世纪60年代初,当我上小学时,家里买不起收音机,父亲就买了些  相似文献   

6.
美意,乐观也。乐观人长寿,此乃养生之道。而仁者更注重养心,即品德和人格的修养。品行端正,豁达淡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终保持欢喜自在的快乐心态,故多身心健康,寿登遐龄,"仁者寿"也已经被科研所证实。新年已到,谨祝大家--天天快乐,益寿延年!  相似文献   

7.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还记得安徒生童话中那个小美人鱼吗?为了爱情,这个海的女儿以声音为代价换来了修长的双腿。在现实中,竟然有如同美人鱼一样的女孩!美国缅因州的夏伊洛皮平因先天性疾病而生来双腿粘合在一起,而且多个器官缺失。年仅8岁,她已接受过150多次手术;无法走路,她却热衷舞蹈;身患奇症,她却比任何人都乐观坚强。  相似文献   

8.
陈欣德 《传承》2003,(4):29-31
这是一位“年满一个世纪,身经六个朝代,历尽沧桑风雨,放眼展望未来”①的老寿星。虽然已年届百岁,但精神矍铄,身板硬朗,谈吐畅达,意态悠然,眼神里透出一种坚韧、自信、乐观、豁达的气质。这位经历非凡、富有传奇色彩的老寿星,名叫何自坚(原名何家荣)。今年4月15日,他在南宁笑度100岁高龄生日,笔者有幸应邀出席其百岁华诞庆。后又一次到自治区政协宿舍的“平民居”里访问了他。老寿星的手紧紧握着我的手,我又一次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冲击力及其泱泱之风。他,曾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一道道斑斓的、坎坷的足迹……他,曾跟随世纪伟人邓小平参加…  相似文献   

9.
在结婚典礼上,一个年长我7、8岁的好朋友语重心长地送我和老公一句话“结婚就是两个人搭帮过日子。”她说这句话时还几乎落了泪。我当时却乐观地想:“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什  相似文献   

10.
黄长溪同志和病魔顽强地斗争了6年多。去年5月17日,我专程到厦门中山医院探望他时,虽然他已卧床不起,但谈起病情和治疗情况,还是那样安祥,那样乐观,谈话中,还不时询问一、二位老部属的健康情况,关心他人胜过自己。看到他那瘦弱的身体,我知道他来日不多了。尽管如此,当我正式听到他与世长辞的消息,仍不禁思绪万千,潸然泪下。  相似文献   

11.
警觉 民警老尤走了,走的时候不满50 岁。在他罹病住院期间,我去探望过 他。当时老尤还能谈笑风生,说他对 病魔保持着高度的警觉。一时三刻不 会走。我很是佩服他的乐观,祝他早 日康复,但没想到,时过一个月,他  相似文献   

12.
试论周恩来的人格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周恩来的人格精神●陈新建一代伟人当他辞别人世时,能留给后人的精神遗产,除了他的丰功伟绩和光辉的革命理论,就是他的崇高品质和独特的人格精神。周恩来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奋斗了一生,他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实践中锻造出来的人格精神感召着后来人。学习和发扬周...  相似文献   

13.
那年冬天,延安。当时的我刚刚成为一名记者,我要采访的对象是一位住在枣园旁边的四十多岁的残疾人。他是下肢残疾,破旧的衣衫与皴裂的皱纹暗示着他日子的艰难与坎坷。交谈之前,我在脑海中不停的搜索合适的词句想要冲淡这份空气中的苦涩。但当采访开始时,他的乐观却影响了我。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曾把他的健康之道概括为:“动为纲,抑喜怒,少量酒,多吃素。”他还把徐特立的养生之道概括为“基本吃素,坚持走路,心情舒畅,劳逸适度。” 朱德一生经历了众多艰难曲折,但一直身体健康,活到九十高龄。他的养生特点是:胸怀宽广,气量过人,毛泽东曾称赞他:“意志坚如铁,度量大似海。”;坚持锻炼,风雨无阻;勤奋俭朴,喜欢劳动,爱好广泛,兴趣高雅。  相似文献   

15.
思考毛泽东     
在中国当代史上,毛泽东的伟人地位永远不可动摇。继孙中山之后,无人可与之相提并论。进言之,在中国五千余年的文明史上,毛泽东这个名字,使历代帝王将相以及历代杰出的政治人物黯然失色。他的摄政权威超越于一切中国帝王;他的军事谋略堪称中国的另一部《孙子兵法》;他的思想在其逝世20年后的今天,仍对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的头脑,尤其45岁以上的中国人的头脑,发生着先入为主的,同时又依赖难舍的影响。以至于,尽管他在“一句顶一万句”的28年的摄政中,犯过“反右”、  相似文献   

16.
对于已经50多岁的古月来说,这一生最重要的生活经历和生活内容就是饰演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新千年里,他像往年一样在祖国的大疆南北往来奔波饰演着不同时期的毛泽东。但他并不以此为苦,反而说是托了领袖的福呢!  相似文献   

17.
微头条     
《小康》2017,(14)
<正>#无腿老人靠双手行走40余年演绎最励志人生#@人民网河南平顶山老人席天根今年60多岁,被称为"励志大伯"。19岁时双下肢严重坏死被迫截肢,他让母亲做了两个布垫子套在手上,锻炼用双手摁地"走路",这一走就是40多年……他不但把老母亲养老送终,还照顾智残的弟弟多年直至去世。(网友转发评论量;682694)  相似文献   

18.
<正>纵观毛泽东一生,他交友是多方面的,既有原则,又有人情味,展现了大国领袖宽广的胸襟以及高超的统战艺术,也让我们看到了伟人真诚无私的一面。他的交友观,值得我们学习。青年时期的"三个半朋友"1915年9月,22岁的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他化名"二十八画生",在长沙一家报纸上登了一则征友启事,指明要结交坚强刚毅、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青年。  相似文献   

19.
满轮 《就业与保障》2006,(11):31-31
曾经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做悲观,一个叫做乐观。他们的父亲希望能够改变一下这样的状况,所以,给悲观的孩子送了一屋子的玩具,又给乐观的孩子送了一屋子的马粪。第二天,他去检查他的试验结果时发现,悲观的孩子依旧愁容满面,所有的玩具连碰都不曾碰过,因为他害怕把它们弄坏了。而乐观的孩子呢,则在马粪堆里玩得不亦乐乎:“父亲,您一定在里面藏了什么宝贝吧?”  相似文献   

20.
这似乎是个被死神封印的家庭,死亡从来都是如影随形。蒙克5岁时,母亲劳拉死于肺结核;26岁时,父亲克里斯蒂安也撒手尘寰。蒙克还有4个兄弟姐妹,但他们的命运似乎更为不幸。一个兄弟和他最喜欢的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