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1 毫秒
1.
李青 《理论探索》2002,(3):26-27
国际政治两极格局解体之后 ,多极化发展态势在曲折迂回的变化中显现出来。其中包括 ,组建区域合作组织推动多极化力量发展的方式 ,强化国际组织作用以反对单边主义的方式 ,坚持非美式大国合作显示多极化政治发展态势的方式。所有这些 ,都极大地推动着国际政治格局发展的多极化。这种发展趋势 ,对邓小平关于世界正在朝多极化发展的科学判断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2.
张浒 《学理论》2011,(14):35-36
冷战结束后,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国际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安全形势均发生重大变动。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形势可谓大变革、大调整、大危机、大发展,国际力量此消彼长,传统豪强衰势初现,新兴大国整体崛起,多极格局更加明朗,由此加速了国际治理机制向多变治理、合作治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一、世界经资格局的变化为东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良好的国际环境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两极对抗已成为历史,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世  相似文献   

4.
国家利益与国际竞争的新走向江仁朝一、几个特点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日趋加深,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主要大国对于国家利益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主要特点是:1.由冷战时代的政治军事安全向...  相似文献   

5.
世界格局演变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今天,我们站在21世纪的起跑线上,认真研究世界格局演变的特点及其影响的因素,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探讨和寻求我国外交政策、经济政策、国防政策、科技政策的最佳方案,增强驾驭全局的主动性和预见性,积极推动世界格局向有利于我国的方向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50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作用日益增强。1964年核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核大国之一。1971年恢复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80年代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力大增,在国际舞台上地位日显重要。一、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中国是独立的一“极”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特别是80年代以来近20年的变化,世界格局呈多极化趋势。“极”是指对世界的经济、政治、军事能产生全局性影响的国家、地区(国家集团)。现在世界舆论公认当今世界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五极”是:第一极是美国,它是当今世界唯一…  相似文献   

7.
史敏 《瞭望》1990,(26)
目前,世界经济格局正处在一个新的转折时期。从80年代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变化,可以预期90年代世界经济格局将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一、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并正在逐渐形成数个较大的区域经济集团。 欧洲共同体按计划在1992年底建立内部统一大市场之后,将把大市场扩大到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国家,  相似文献   

8.
世界经济将在未来五年进入新一轮调整期,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未来五年跨越我国"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是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和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关键时期。经济全球化进入调整期首先,全球产业将继续由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跨国公司代表的发达国家是最大利益相关群体,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部分地被分配效应抵消。同时,全球制造业在继续向中国转移的同时,也开始有目的地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如越南、印度和菲律宾转移。这种趋势既有跨国公司开拓新兴市场、分散投资风险方面的考虑,也反映了发达国家不愿看到新的日益强大的竞争对手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9.
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变化 21世纪初叶,国际形势继续趋 向于缓和,世界大战打不起 来,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将时而减少、时而增加。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政治上走向多极化、经济走向全球化进程中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变化。 决定今后10年国际形势继续趋向和缓、和平环境有望继续保持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世界经济在科技进步推动下,将进入一个稳定增长期。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经济将不断复苏和持续增长,预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将高于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0.
国际形势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的重大标志之一是,战后维持了40多年的两极格局已经严重动摇,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在80年代的最后一年里,国际局势继续迅速发展,特别是日本、联邦德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东欧局势的急剧变化,对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震动。当然,世界从两极到多极的变化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一般估计,今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将会加快,出现新的分化组合,逐步形成新的力量对比和国际关系。多极化的趋势将给世界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将带来新的困难和风险。90年代将是一个充满变化和竞争的不平常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新途径、新方式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使党员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对此吉林省德惠市委组织部进行了深入调查和思考。一、党员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实际情况(一)经济、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对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新要求近些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赖以生存的经济、社会生活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从政治上看,面临着三种挑战。一是世界政治多极化的挑战。随着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的形成,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西方敌对势力趁机对我们实…  相似文献   

12.
一、工会干部素质提升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1、工会工作环境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信息网络化带来的变化是对工会工作的考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政治多极化条件下,国际关系日趋复杂多变,我国的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对不同国家制度、社会生活的实地了解和亲身体验,使得人们的政治态度不断分化;而文化多样化条件下,国内外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原有的价值标准受到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鉴于此,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规模,同外部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冷战以后,世界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两个超级大国主宰世界的国际政治格局已经解体,世界正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另外,在总的形势趋向缓和的同时,出现了许多热点问题和危险因素。所有这一切既给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本文拟就此谈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如今,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格局多极化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一场冲击全球的领导变革正在发生。  相似文献   

15.
孙飞 《理论探索》2020,(1):106-114
经过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从技术发展来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技术框架体系,重大科研科技成果产出优势明显,一批批高技术产业和新动能蓬勃发展,形成了中长期发展的重要动力引擎;从发展阶段来看,已经确立起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了与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化治理体系,经济结构持续向合理化高级化演进,市场主体发展质量和规模持续攀升,形成了中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从世界格局来看,多边主义和包容发展仍是未来世界的主流,中国面临的"机"依然大于"危",未来的世界经济规模格局、贸易格局、金融格局将呈现多极化趋势,以及"东升西降"的大趋势,这将为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赢得重大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16.
国家极化现象是当代欧美民主发展的最新趋势,是理解当前欧美政治危机的症结所在。国家极化是经济极化和政治极化的深度扩张,是社会极化和文化极化的双重累加,呈现简单而线性的演进逻辑与复合而显著的现实特征。在经济获益失衡、多元文化主义受挫、公民价值观念扭转、政治传播转型以及政治版图洗牌与选民阵营重组等诸多因素的强势推动下,国家极化不断升级、愈演愈烈。国家极化内含强大的破坏力、解构力和重塑力,对欧美国内政治形势、国际关系格局和未来政治走向影响深远,尤以否决政体、极端政治、信任危机、"后真相政治"的出现以及全球秩序的重构最值得关注。国家极化现象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为未来政治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王林 《瞭望》1990,(50)
一、当前,国内外舆论都在探讨新的世界格局的问题。它们都认为战后以来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已经打破,今后将是多极化的局面,但对今后怎样向多极发展,出现什么样的多极格局,对世界经济、政治、军事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当然,旧的格局的一些因素正在消失,仍有许多遗留;新的格局的一些因素刚刚露头,也还有许多在潜伏和酝酿。世界局势从两极到多极的过渡还需要时间,还要取决于各种力量的消长盛衰、分化组合,不少人估计可能要10年的时间。这个被西方报刊称之为“转型过渡期”的时间虽然不算太长,但新旧的更替,强弱  相似文献   

18.
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存在哪些具有全球影响的力量或力量中心,以及它们之间的布局与作用,进而揭示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和未来趋势,这是各国制定和调整国家发展战略与对外战略的基本依据之一,也是我们对国际战略环境做出判断、采取有效措施的重要前提。一、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及其意义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新格局的形成仍将是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其一,发端于两极格局后期的多极化趋势没有因为美苏冷战的结束而发生逆转,相反,多极化已是世界不可阻挡的大潮流。其二,美国由于力不从心,加上国际上各种力量的制衡,不可能实现建立单…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6,(9)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三次论战各方所表现出的秩序观按其特征可归纳为"均势"秩序观和"国际规范"秩序观。两种秩序观相继经历了对立、整合和互补发展的演变阶段。随着世界格局的演变,两者在塑造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秩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应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重构世界经济、政治和安全秩序,以目前确立的国际规则为基础深化国际秩序改革。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道路问题,是最为世人关注的大问题。中国选择什么道路,中国向何处去,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命运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也会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和大国之间的力量消长。"中国威胁"论、"中国经济崩溃"论等,本质上都是以话语形态出现的包含对中国道路取得的伟大成就的焦虑和恐惧。中国道路与中国方案中国道路,就其一般意义而言,包括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所经历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