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1 毫秒
1.
张兵 《党史博览》2010,(12):19-20,43
“文革”爆发后,周恩来原本想让王国权留在中国驻波兰使馆,继续中美大使级会谈,不想让他回国。当然也有意保护一些老大使,让他们先避避“文革”风头。但进入1967年7月。周恩来也顶不住了。于是,中国驻法国大使黄镇和驻波兰大使王国权相继被调回。  相似文献   

2.
1955年8月1日,中国驻波兰大使王炳南和美国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约翰逊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了第一次大使级会谈。1958年,中美大使级会谈从日内瓦移至波兰的华沙举行,从此被称为“华沙会谈”。1967年6月,举行了第133次华沙中美大使级会谈后,中国驻波兰大使王国权回国参加“文化大革命”,华沙会谈即不能在原级别上进行。但是不  相似文献   

3.
吴克明 《党史纵横》2009,(2):18-18,61
1995年7月,我被任命为中国驻土耳其特命全权大使。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土耳其共和国的第八任大使,也是首位懂土耳其语的大使。  相似文献   

4.
在2005年中法文化交流年活动中,现任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是功不可没的。吴建民曾给毛泽东、周恩来和陈毅做过翻译,担任过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发言人,中国驻荷兰大使,中国驻法国大使等职。为表彰他为中法交流作出的贡献,2003年,法国总统希拉克向他授予了“大将军”勋章。其实在这位外交“大将军”的身后,有一位同样出色的大使——他的夫人施燕华。施燕华原是中国驻卢森堡大使,曾多次为邓小平做过翻译。“夫妇俩都是现职大使的,我们给外交部开了头。”吴建民自豪地说。  相似文献   

5.
《湘潮》2016,(9)
正中美华沙会谈,是世界近代史上罕见的马拉松式两国大使级外交会谈。第135次会谈,是中美两国打破僵局的一次会谈。为促成135次会谈的举行,中美两国特别是两国外交人员之间发生了一些趣味盎然的故事。老将出马,雷阳出任驻波兰大使馆临时代办1967年6月,举行了第133次华沙中美大使级会谈后,中国驻波兰大使王国权回国参加"文化大革命",华沙会谈即不能在原级别上进行。但是  相似文献   

6.
2013年7月11日,20集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将军外交家黄镇》问世,这在中国首批12位"将军大使"中独享尊荣。外交家黄镇有三个首任:中国首任驻匈牙利大使、中国首任驻法国大使、中国首任驻美国联络处主任。两个美称:"将军大使""画家大使"。三个首任、两个美称,基本概括了黄镇军旅生涯、美术家生涯和外交生涯。黄镇一生从事外交工作27年,先后担任过中国驻匈牙利大使兼管阿尔巴尼亚外事工作、印度尼西亚大使、法国大使、中国驻美国联络处主任,在所有驻外领导岗位都干得有声有色,可圏可点。  相似文献   

7.
记者:白大使,在您担任我国外交部苏欧司副司长期间,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剧变,后来您又出任了我国驻保加利亚大使,对于东欧剧变,您怎样看待?白寿绵:1989年前后,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东德)、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很短的时间里,相继发  相似文献   

8.
袁南生 《湘潮》2012,(6):1-1
2000年,我从湖南调往外交部工作,先后担任驻埃及使馆二把手、驻印度孟买总领事、驻津巴布韦大使和驻苏里南大使。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我离开家乡13年了。13年来,在见识增长、白发增多的同时,我对家乡的依恋也在增加,对祖国的报效之情,对家乡的依恋之情,对亲友的思恋之情,融入到了我外交生涯的几千个日日夜夜之中。  相似文献   

9.
袁南生 《湘潮》2006,(6):38-42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国派出了第一批14位大使,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是来自于军队兵团、军一级的高级将领,其中就有驻印度大使兼驻尼泊尔大使、湖南省长沙县(今望城县)人袁仲贤(1904-1957),他是将军大使中唯一的正兵团职高级将领。  相似文献   

10.
1968年1月8日中美大使级会谈第134次会议双方确定第135次会议定于当年5月29日举行。同年5月28日,中方出于越美巴黎会谈正在进行等方面的考虑,以使馆临时代办陈东的名义致函美国驻波兰大使格罗诺斯基,建议135次会期延至11月  相似文献   

11.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新中国外交史上是一个对美、对苏政策进一步嬗变的重要时期。近10年来,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史学界、文学界相继开始讨论和表现这一时期的历史。虽然相隔年代并不遥远,但是以讹传讹,谬误不少。下举3例。 一、美国小沃尔特·斯托塞尔在华沙追逐何人? “1969年12月3日,在华沙波兰文化宫(引按:应为华沙文化科学宫,下同)的一个餐厅,举行了南斯拉夫时装展览会。……美国驻波兰大使沃尔特·斯托塞尔(按:应为小沃尔特·斯托塞尔)在人头攒攒的人群中,看到了穿中山装的中国驻波兰临时代办雷阳,迳直朝他走去。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11,(34):57-57
韩念龙,贵州仁怀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原副部长(1964.4—1982.4),1935年春参加革命,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前长期从事军队政治工作,曾领导6万多人参加反目大罢工,参加过孟良崮、淮海等战役,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任俘管团团长。1949年12月入外交部,历任驻巴基斯坦大使、驻瑞典大使、外交部部长助理兼办公厅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13.
在我担任驻美大使的三年里,最难的日子莫过于1999年处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使馆这一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所说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指1949年10月1日至1959年12月31日这段时间,首任大使指的是向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派出的第一位大使。首任大使的选拔和派遣1949年10月1日至1959年12月31日这段时间,有34个国家与新中国建交。由于王幼平在罗马尼亚当首任大使后又到挪威、柬埔寨当首任大使,陈志方在叙利亚当首任大使后又到伊拉克当首任大使,袁仲贤在印度当首任大使时兼中国驻尼泊尔首任大使;根据1919年协议,与瑞士建交即与列支敦士登公国建交,而新中国未向列支敦士登派驻大使,  相似文献   

15.
何立波 《党史纵览》2005,(11):30-35
耿飚是我军一员著名战将,长征途中曾任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团长,和团政委杨成武一道,强渡乌江,夺取天险娄山关.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作为红一军团第一师参谋长,耿飚率部参加四渡赤水、再克遵义、南渡乌江,从云南境内巧渡金沙江等重要战役战斗.1950年初,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耿飚,走上了外交工作岗位,先后担任中国驻瑞典王国大使兼驻丹麦、芬兰公使,驻巴基斯坦大使,外交部副部长,驻缅甸大使等职,成为著名的"将军大使".  相似文献   

16.
1979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正式建交了。人们看到,台湾驻美“大使”狼狈地回到了台湾,中国政府派出具有远见卓识、超人智慧的大使柴泽民进驻美国。柴泽民,这个从黄河边走上革命道路,并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历尽千难万险的山西人民的儿子,带着祖国和人民的重任,精神饱满、气宇轩昂地走上了首届驻美大使的岗位。为发展中美关系,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柴泽民同志倾注了大量心血,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最近,我们专程赴京采访了这位山西籍外交风云人物。柴老已85岁高龄,仍然耳聪目明,…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公共外交新年首战,折射出中国外交风格正发生新的变化。BBC舌战 在今年1月8日英国广播公司(BBC)“新闻之夜”节目中.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与BBC主持人杰里米.帕克斯曼就日本问题进行对话。在这之前,在同一演播室的另一演播区,帕克斯曼与日本驻英国大使林景一已经进行了一轮问答。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国派出了第一批14位大使,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是来自于军队兵团、军一级的高级将领,其中就有驻印度大使兼驻尼泊尔大使、湖南省长沙县(今望城县)人袁仲贤(1904-1957),他是将军大使中唯一的正兵团职高级将领。应对新中国诞生前夕的第一桩外交事件1949年10月,将  相似文献   

19.
担当首任驻朝鲜大使,倪志亮重任在肩. 1949年10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同友好邻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1950年1月,朝鲜驻华大使李周渊到北京赴任.而中国驻朝大使人选仍然在酝酿之中.  相似文献   

20.
余玮 《党史文汇》2006,(8):24-28
蔡方柏,1936年1月出生于湖北咸宁,196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历任中国驻法三秘、二秘,外交部西欧司副处长、代理处长,驻法使馆研究室主任、政务参赞、公使衔参赞,外交部西欧司副司长,驻瑞士大使,驻法国大使等;出任过第九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现为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会长、中国欧洲学会法国研究会会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