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浅谈刑讯逼供案件的现场勘查张德祥,徐传启,王尚升司法实践中,一些办案人员对刑讯逼供案现场勘查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往往存在勘查不细致、步骤不明确的问题,以致影响了现场勘查的质量和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提高刑讯逼供案件的侦查水平,本文就刑讯逼供案件的现...  相似文献   

2.
强化证据意识正确发挥DNA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许多案件中,现场勘查中提取的检材不能或暂时不能作为直接证据使用,但案件侦查往往需要这些证据,而且这些检材表面看来也确实难以为侦查所用,这需要技术人员开动脑筋,大胆启用逆向思维,从现有的物证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检验结果中灵活分析,变无用为有用,变间接为直接,充分发挥技术为侦查服务的功能。一些案件,特别是一些凶杀案件,现场能提取的生物检材非常之多,但是否能够被我所用,具有多大的价值,需要我们现场勘查人员的深思熟虑。侦查员、现场勘查技术人员、DNA检验人员,三者之间虽然分工不同,但对于侦查破案,发现…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刑事诉讼法的出台和实施,传统的侦查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法律取证程序,对案件的侦破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及时根据社会和法律的发展的脚步更新刑事案件的摸排侦查方式,成为公安机关的最新课题.入室盗窃案件在侦破上具有一定的苦难度,这是由于入室盗窃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往往会随机选择盗窃地点,在犯罪现场的侦查无法指向特定的嫌疑人,犯罪现场的侦查占据了案件侦破的关键地位,突出体现了现场侦查对案件侦破的重要性.本文通过整理攀爬入室盗窃案件现场侦查,对攀爬入世盗窃案件的犯罪特点、侦查要点、侦查注意事项以及对攀爬入室盗窃案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收集了33例伪装命案现场的案件,对其种类、特点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这一类案件的判别勘验方法进行了探讨,供参考。1案例资料本文收集的33例伪装现场的案件,均为已破案件,其中有18例在勘验现场后能及时识破伪装,迅速破案,占54.54%,有10例在案发后未能及时识破伪装,而是经过系统全面的尸体检验和综合了现场勘验、案情调查等情况后,识破伪装,致使案件侦破,占30.30%,有5例则是经过较长时间的侦查,未能破案,最后从伪装现场的角度出发,重新审查复核有关资料,运用技术侦查手段,最后侦破案件,占15…  相似文献   

5.
侦查方案是指在案件侦查中,为了保证侦查破案工作顺利开展,侦查指挥员在勘查现场、分析案情、研究作案人作案特点的基础上制定的指导侦查工作的具体方案,是侦查指挥员指挥案件侦查的指导思想,也是侦查人员开展案件侦查的行动指南。侦查方案是否科学严谨、符合客观事实,将决定整个案件侦破工作的成败。因此,侦查方案的形成在刑事案件侦查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针对命案侦破工作。侦查方案制定前需要做好的工作集中精力,认真参与现场勘查工作现场勘查是发现、收集犯罪证据的重要过程。作案人在犯罪现场遗留下的形象痕迹和反映出的印象痕迹,是我们确定侦  相似文献   

6.
心理痕迹蕴藏在整个犯罪现场之中。充分发掘和利用现场心理痕迹,通过现场整体态势和细节特征所反映出的反常性、心理惯性、特异性,揭示作案人的真实动机、规律特点以及与被害人的关系,为侦查准确判断案件性质、串并案件和划定侦查方向及范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临场分析,是指现场勘查过程中和结束后在现场就地进行的分析,是根据现场勘查、现场访问所获信息对案件有关情况做出的初步分析判断。搞现场勘查不能不分析犯罪活动,搞侦查破案不能脱离犯罪现场和对犯罪活动的分析判断,现场分析贯穿于现场勘查和侦查破案的始终。如果离开了犯罪现场和现场分析,现场勘查乃至侦查破案都将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失误。  相似文献   

8.
侦查模式,是指征侦查过程中,根据侦查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案件自身特点,侦查机关采用侦查方法的概括和抽象。侦查模式可以分为“从案到人”、“从人到案”和预谋案件等专案侦查模式。传统的“从案到人”是一种“被动回应型”侦查模式。即发现案件后,侦查部门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组织侦查人员展开侦查破案,一般情况下,有现场的案件,如杀人、强奸、爆炸、  相似文献   

9.
命案现场遗留的植物因其原始状态被凶杀案件破坏,能够反映出命案发生时的部分重要细节,为命案现场重建提供至关重要的线索。但是,在很多案件的勘查和重建中,由于植物存在普遍性,侦查勘验人员对此反而不加重视,遗漏了很多重要案件信息。本文列举了3个典型案例说明现场遗留植物对于案件侦破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远抛近埋”特征是碎尸案件(包括整尸的抛埋案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碎尸案的“远抛近埋”特征碎尸案的侦查工作重点是查找尸块、死者身源和杀人碎尸的第一现场。犯罪分子碎尸的目的通常情况有三:一是掩盖受害人的真实身份以割断与受害人的因果联系;二是便于毁尸灭迹,便于移尸抛尸;三是挠乱侦查视线和侦查方向,逃避侦查打击。通常情况下,如果尸块没有掩埋,而是被抛弃的,那么尸块现场与杀人第一现场有相对较远的空间距离;如果尸块是被掩埋的,那么尸块现场与杀人第一现场有相对较近的空间距离。  相似文献   

11.
日常生活中,精神病人杀人案偶有发生,甚至手段残忍,其危害严重。此类案件由于事发突然,因果关系不明,很容易使侦查工作误人歧途。掌握精神病人杀人案的一般规律和现场特点,对现场分析和侦查破案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犯罪现场是刑事案件侦查的起点和基础,通过对犯罪现场的勘查和访问,可以获取全面的犯罪现场信息,综合运用各种现场信息可以对案件作出准确全面的现场分析,从而为刻画犯罪脸谱以及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入室盗窃等非人身伤害案件的现场勘查一直是侦查破案工作的薄弱环节。盗窃案件在全部刑事案件中占比例大,侦破难度也大,而且是发案最多的一类案件,因而是左右一方社会治安形势的重要因素。湖北省十堰市公安局刑侦综合信息系统2006年录入各类盗窃案件5994起,占录入全部案件总数的66.7%。其中,入室盗窃案件2678起,占盗窃案件总数的44.7%。如果我们把握住了这类案件现场勘查环节,提高了现场勘查的质量和水平,就能够使公安机关整体侦查破案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试论ATM案件的作案手段及侦查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几年,银行卡和ATM在我国迅猛发展,但ATM案件也日益突出。由于ATM案件是一种新型的犯罪类型,作案手段具有隐蔽性、智能性、多样性,此类案件的破案率、打击率却比较低,侦查人员全面认识此类案件的作案伎俩,掌握特点规律,并采取切实可行的侦查对策是当务之急。作者在对浙江省已发的2107起ATM案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获取银行卡套得密码、窃取磁卡信息制作假卡、控制出钞和剪断传输带、假传信息实现转帐、存入变造币提取真币、强行破坏,直接窃款等六大类ATM案件的基本作案手法,论述了ATM案件的实地勘验、现场访问、案情分析、循线调查、并案侦查、现场布控等有针对性的侦查思路。  相似文献   

15.
于成江 《政法学刊》2008,25(5):55-58
侦查认识是一种特殊的历史认识,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是侦查认识的目的,因此,案件事实是侦查认识的客体,案件事实可以解构为“案件的客观事实”、“案件材料反映的事实”和“查明的案件事实”三种形态。案件的客观事实是侦查认识的本原客体,案件材料反映的事实是侦查认识的中介客体。查明的案件事实是侦查认识的结果客体。  相似文献   

16.
2006年7月1日和10月15日,安徽省芜湖市先后发生2起第一现场、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均不在芜湖的杀人抛尸案件,芜湖市两级公安机关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从包装尸体(尸块)的包装物入手,摸排线索,层层推进,不断缩小侦查范围,结合其他侦查手段的运用,在未查明尸源之前即将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从而迅速破案。这两起案件的侦破,完全突破了侦破杀人抛尸案件必须从摸排尸源——确定死者身份——调查被害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因果关系)——锁定嫌疑人的传统侦查思路,开辟了一条全新的侦查理念。  相似文献   

17.
陈彦明 《法制与社会》2013,(31):294-295
现在对于刑事犯罪现场的痕迹侦查技术越来越得到公安机关的极度重视,现今的刑事犯罪现场的痕迹侦查技术,除了能起与侦查互补的作用,还能更好地可以根据刑事犯罪现场痕迹提供有力的犯罪证据.本文重点就如何提升刑事犯罪现场的痕迹侦查技术进行探究,希望对刑事犯罪案件侦破起到相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般盗窃案件因果关系不明确 ,流窜作案的可能性非常大 ,加上当前警力有限 ,所以单靠传统的侦查模式 ,一般很难突破。但是一般盗窃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偶然性很大 ,反侦查意识较差 ,遗留现场指纹的可能性更大 ,并且作案目标明确 ,犯罪嫌疑人遗留的指纹很容易被发现、提取 ,所以对于一般盗窃案件利用现场指纹突破的可能性就大。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建设 ,增加了侦查破案的科技含量 ,成为查破一般盗窃案件的重要途径。据统计 ,利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查中的刑事案件中盗窃案件占查中比例的91% ,被盗现金、物品价值在 5 0 0 0元以下的一般盗窃…  相似文献   

19.
高坠死亡案件中,要将法医尸检和现场勘查紧密结合起来,同时,现场勘查要全面、仔细、客观提取和分析各类物证,包括现场监控录像,这样才能为案件定性、侦查和诉讼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1加强现场勘查管理的必要性侦查破案的目的,不仅是将犯罪人抓获,更重要的是将其移交起诉,使其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因此,对犯罪嫌疑人的刑拘转捕率、移送起诉率等,就是衡量刑侦部门侦查破案水平的一个标准。从现行案件的侦查来讲,凡有现场可供勘查的刑事案件,侦查的起点都是现场。作案人实施犯罪后,在现场上留下了大量痕迹物证,如果不重视现场的勘查,缺少现场的痕迹物证,就使得案件证据的获取缺少了重要来源,从而难以客观地分析案情、从中发现侦查线索、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难以找到犯罪嫌疑人。从积案的侦查来看,之所以形成积案,主要是未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