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葛洪元 《学习导报》2011,(24):18-19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他还多次在中央纪委全会的重要讲话中要求,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选用干部必须“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这进一步论证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就应该自觉“把德的表现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首要依据”这一命题。坚持这一命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要求:在干部德与才的考量上要首先看德,在干部才能相当的情况下要优先选用德行更高者,在干部才德都基本相当的情况下让群众最后裁决,杜绝在“德”上有大问题的干部“带病提拔”,防止“德”上出了大问题的干部“带病上岗”。  相似文献   

3.
张选军 《求贤》2011,(11):8-8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认真学习贯彻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用心领会其实质内涵.对于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加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的这段重要论述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朱岩 《求贤》2011,(11):1-1
识人选人,历来不易。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关键是要不断完善“德”的评价标准,全面把握干部德才表现,提高辨德识才水平。换届考察中,重点是要坚持“八看”: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关于“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的要求,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选准用好干部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这一讲话精神,必须把“五德”导向作为基本要求贯穿于干部选任的全过程,在选用标准、考察程序、任用结果和社会舆论上得到切实体现,科学把握政治品德标准、职业道德标准、家庭美德标准和社会公德标准.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才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事业兴衰,唯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树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用人导向,  相似文献   

8.
曹建初 《理论导报》2012,(11):18-19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胡锦涛同志的讲话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充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地阐述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辩证关系,指明了我们选择和任用干部的基本原则,对于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选人用人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8年2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他进一步指出:“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这就实际上将“以德为先”与选好干部的关系明确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五德"为标准的用人导向,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历来坚持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进一步提升了"德"的分量,将中国的官德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决不能容许有“德”的缺失。新的用人导向表明,加强官德建设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支部生活》2010,(8):51-51
宋代名臣、古代政治家、杰出的历史学家司马光的选人、用人标准,以“德”当头。对德与才的位置,他是这样说的:“才对德只是起着借助作用,德对才则起着统帅作用。”于是,他按德与才的辩证关系,把人分为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论"以德治国"与"以德治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这不仅对我国改革开放提出了新的思路,也为我国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如何从以德治国高度审视以德治教的重要意义,并把“以德治国”思想贯彻落实到“以德治教”的具体工作之中。不断加强、改进和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战线必须时刻思考和认真实践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进之  苏北 《先锋队》2011,(2):45-47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越来越鲜明,关于干部德行考核评价的要求越来越具体,我国正在积极探索新时期新的干部考评体制.干部德行考核开始走向制度化。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这一重要论述突出强调了德在选人用人中的地位作用。相对于才来讲,德更具隐蔽性。在干部的考察上,往往是量才易、辨德难。不少干部出问题,主要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不是出在做事上,而是出在做人上;不是出在勤政上,而是出在廉政上。如何准确地辨德识人,已成为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学习的宣言书、动员令,三者辩证统一,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政党提出了科学的目标体系。作为组织部门,要把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作为深化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契机,科学推进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相似文献   

18.
《先锋队》2001,(8)
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同志在山西视察工作时强调:山西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要认真学习贯彻江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抓住机遇,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加快发展。当前,我省各级党组织一定要按照丁关根同志的要求,把学习贯彻“七一”讲话作为当前工作的头等重要任务来抓,把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在新世纪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上来。   江总书记“七一”讲话,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正确地选拔、使用干部,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使党的干部队伍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必须坚持“三个结合”。一、坚持“德才杯准”与“群众公认”相结合选拔、使用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有德无才,胸无大志,工作平庸,在改革中难负重任,难创大业,不是真正的“有德”;有才无德,以权谋私,腐化变质,其结果是祸国殃民,不是真正的“有才”。所以,在选人用人上,只看到“才”的一面,忽视“德”的一面;或者只看到“德”的~面,而忽视“才”的一面,都是错误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对一个干部德才、政绩的…  相似文献   

20.
黄建国 《党课》2008,(9):57-59,65
德才兼备,是我们党用人的大政策、大原则、大标准。德与才是相辅相成的。德和才是支撑人字的撇和捺。没有“德”字这一撇,不成其人;没有“才”字这一捺,人难自立。德是才的统帅,才是德的资本;德乃人之魂,才乃人之胆;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德才兼备德为先。成人比成才重要,为官应重德行。做人要通过做事来体现价值,检验成败。做事要通过做人来引导方向,提供动力,保证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