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台声》2010,(4):4-5
3月25日,据台湾媒体报道,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日前完成一份《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之目的与内涵》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与大陆洽签ECFA除了可以增进双边贸易往来之外,亦可作为台湾签署其他自由贸易协定的敲门砖。而一旦大陆大部分工业产品对台湾的关税降为零,将有助于产业持续投资及根留台湾,继续创造就业机会。此外,大陆进口关税降为零之后,自台湾进口相对成本降低,台商可增加自台湾采购的数量,同时因为成本降低,有利于提升台商在大陆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香港资本在台湾的投资,是台湾与香港经济关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台湾听吸收侨外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叙述香港资本在台湾投资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并说明香港资本投入台湾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影响港资入台的主要因素。一、香港资本在台湾投资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3.
2002年台湾的对外贸易中,对日本与欧洲的出口贸易额虽然有所减少,但对中国、香港的出口贸易额却有顺畅的增长;为此,中国、香港所占的出口比重有所上升.同样地,2002年台湾的外资投资与对外投资均趋低迷,但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则继续有所扩大.随着台湾对中国大陆的资本投资的扩大,台湾企业向中国大陆转移生产基地的进程有所加速.作为防止台湾岛内产业空洞化的对策,台湾当局加大了引进外资投资的政策力度.另一方面,在台湾投资的日资企业也在海峡两岸(中国大陆与台湾)经济紧密化的形势下,促进日资企业在台湾运营功能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4.
2002-2003年台湾的对外贸易与外资投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2年台湾的对外贸易中,对日本与欧洲的出口贸易额虽然有所减少,但对中国、香港的出口贸易额却有顺畅的增长;为此,中国、香港所占的出口比重有所上升。同样地,2002年台湾的外资投资与对外投资均趋低迷,但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则继续有所扩大。随着台湾对中国大陆的资本投资的扩大,台湾企业向中国大陆转移生产基地的进程有所加速。作为防止台湾岛内产业空洞化的对策,台湾当局加大了引进外资投资的政策力度。另一方面,在台湾投资的日资企业也在海峡两岸(中国大陆与台湾)经济紧密化的形势下,促进日资企业在台湾运营功能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日资是台湾最主要的外资来源。本文客观、系统地论述日资对台湾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主要投资形态与特征、日资对台湾金融业的投资及台日技术合作,以及日资对台湾投资的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80年代后半期,对于以出口为导向的工业化中取得显著发展的台湾经济来说,是一个重大转机的时期。而最充分地反映这一重大转机现象的是,台湾从一个长期接受海外直接投资的接受者演变成为对外投资的投资者。这一点在台湾岛内外都十分引人注目。本文着重分析80年代后半期台湾的这一迅速变化。首先整理一下台湾迅速扩大的对外投资现象。然后,了解还有哪些产业留在台湾,并从对台直接投资的变化中,弄清台湾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7,(13)
<正>摘编自6月15日台湾《中国时报》台湾鸿海董事长郭台铭重炮批评台湾的"行政"效率太差。他感叹,就算有心想要投资台湾,但看到台湾这样,以后如果没有必要就不要回台投资了。台湾台塑集团董事长林健男在股东会上,被问及六轻4.9期环境差异分析评估在卡关5年后,被要求重做环评时表示,繁复且不确定的流程让合作伙伴——日本旭化成公司无法理解,为什么在台湾投资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台湾最大的行业组织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公开了《2002中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报告。据对在大陆投资的1674家(电子产业占70%)台商进行的调查,在对“台商眼中大陆投资何处为佳”的问卷回答中,位列前10名的城市中有8个属于长江三角洲,它们依次是苏州、无锡、  相似文献   

9.
自大陆实施改革开放及台湾开放企业前往大陆投资以来,两岸经贸关系进展迅速,至去年(1994)年底,台湾企业在大陆投资的家数已超过两万家,投资金额估计高达200亿美元以上。在大陆的外资中,台湾排名第二,仅次于香港,而大陆也成为台湾企业最大的对外投资地区。 依据台湾当局所制定的“国家统一纲领”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的规定,现阶段只开放台湾企业以第三地企业的名义前往大陆投资,而未准许大陆企业前来台湾地区投资,同时大陆企业在第三地的合资企业如其股权超过20%以上,也不准许前来台湾投资。这样的政策,导致两岸的投资形成了“单向、间接”的关系,也造成了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跛形形态。 最近,台北方面宣称,“两岸关系以经贸为主轴,以双赢为目标”,同时通过了“发展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计划”。迹象显示,台湾可望加强与大陆的经贸交流。同时,随着九  相似文献   

10.
周群  杨志雄 《台声》2006,(2):45-45
2005年11月25日,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顾莹华在?间举办的第九届东亚经济论坛上直言,台湾将不得不面对明显的贸易壁垒,面临投资转移和贸易转移双重危机。而最大危机,将是投资转移,台湾不仅难以吸引外资,大批台商还会担忧在台湾投资承担?视性关税影响,而加速投资大陆或东南亚地区。据悉,上世纪80年代直至1997年亚洲金融风波前,东南亚一直是台湾对外投资的最大目的地。自1996年起,受台湾政府限制两岸直接贸易等影响,同时大陆吸引力日显,台湾对外投资的一半投向了大陆。为消弭?轮东亚经济整合中被边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台湾岛内企业加快…  相似文献   

11.
在内陆大城市武汉,街头的台湾店铺鳞 次栉比,台商投资区内的公司、财团 正一天天增多。台商在这里已四处可见,台湾已成为该市第三大境外资金来源地。尽 管 两 岸 关 系 尚 不 稳 定, 但 台 湾 自一九九〇年十月开放对大陆投资以来,厂商对大陆投资不断增加。截至去年底,赴大陆投资的台湾企业有五万余家,实际投资金额为三百亿美元,投资额度仅次于香港地区、美国及日本。与香港企业投资观光、建筑、服务业为主不同,台湾企业在大陆投资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台湾过去曾是纺织、雨伞、玩具、鞋子等王国,但在面临大陆和东南亚国家追赶的压力下,过去依…  相似文献   

12.
1995年7月7日市委书记钱运录会见台湾《世界论坛报》湖北省投资访问团名誉团长段宏俊及团长张我风一行。段宏俊先生是台湾《世界论坛报》创始人及董事长,张我风先生任台湾国艺投资事业机构总裁及《世界论坛报》副董事长。他应钱运录书记之邀,组织台湾工商界来汉考察并投资。投资团成员在汉考察了硚口区  相似文献   

13.
两岸交流     
《台声》2004,(5)
台湾开放岛内保险业者参股大陆保险市场 台声讯在岛内保险业者希望开拓大陆市场的强烈要求下,台湾财政部门日前修正了“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保险业务往来许可办法”的部分条文,让台湾业者以渐进方式开拓大陆市场。修正后的许可办法重点包括:台湾业者可以持股比例不高于25%的参股方式投资大陆的保险公司;台湾业者每年投资大陆保险公司的总金额不得超过新台币20亿元;台湾业者要定期公开披露投资大陆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檀江林 《台声》2002,(10):12-14
台湾新当局上台两年多来,治理经济无方,却不断制造事端,加剧两岸政治形势紧张化;拒不承认一个中国,却顽固阻碍两岸直接“三通”,将台湾经济一步步推向沉沦的境地,不仅是台湾、更将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罪人。岛内经济仍在恶化台湾民间投资和消费持续低迷。台湾“行政院主计处”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由于厂商投资态度趋于保守,今年上半年岛内民间投资衰退11.5%。“主计处”因而大幅向下调整全年民间投资预估值为0.65%,显示全年将毫无增长。这是台湾去年民间投资衰退二成九以后,经济增长仍呈“停滞状态”。今年上半年台湾民…  相似文献   

15.
民间投资意愿低落、总体经济投资严重不足是8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痼疾。90年代以来,台湾岛内资金加速外流,投资不足的问题更加严峻,经济发展的前景阴影笼罩。重新研究与认识台湾投资不足的问题,对于了解当前资金外流潮的原因及其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华侨和外国人在台湾的投资,主要是指外国私人垄断资本在台湾的直接投资,当然也包括外国垄断资本以政府等组织出面的间接投资和华侨在台湾的私人直接投资。由于有些华侨已加入外国国籍,因此在统计上,有的人就把这部分加到外国人在台投资的项目中。实际上,侨外在台投资中,侨资占的比例比较小,投资的部门比较不重要,企业的规模也比较小,所以上述那种统计也不影响问题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世界经济复苏是台湾经济复苏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对于台湾经济复苏,必须考虑其他更重要的原因: 一、台湾投资环境是否有所改善? 首先检视台湾投资环境是否有所改善?看看业者所疑虑的水电供应是否已无问题?核四的复建是否已在积极进行?南台湾的水源是否  相似文献   

18.
一、近年来台湾对外资本投资的特点 (一)反映了“亚太时代”的特征首先从“亚太时代”的观点来探讨台湾(乃至亚洲地区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经济的发展时,台湾的对外投资与亚洲地区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对外投资的急剧增长体现了“亚太时代”特征的最突出的一面。以往一谈到台湾经济,往往只注意到它在出口贸易方面的成绩,而对它们的对外投资则一直未给予特别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前台商投资大陆的地区和行业分布均呈现出较高的聚集性,上海和江苏成为台湾对大陆投资金额最高的地区,行业主要分布在电脑、电子产品及光学制品制造业和电子零组件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采用趋势模型预测台湾对大陆投资金额(按台湾方面统计口径),结果显示2014年和2015年,台商对大陆投资金额较2013年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受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台湾有些传统产业已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面临经营困境而被迫关厂歇业或者外移。为了摆脱困境,许多台湾钢厂已将外销重心放在中国大陆。目前,台湾钢铁制品在大陆的客户,主要是投资大陆的台商。随着台商投资大陆的不断增加,台湾钢铁制品势必要随之而来。此外,由于全球钢铁需求不断上升,加上美国及东欧的老旧钢厂已不具竞争力,全球钢品的供给量将逐渐减少,国际钢铁市场刺激台湾钢铁行业加快对外投资的步伐,也给台湾钢铁业在大陆发展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