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公安部1993年发布的第91号通知让私家侦探从此只能在没有名分的状况下生存发展。公安部的这个通知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开设各种形式的民事事务调查所、安全事务调查所等私人侦探所性质的民间机构,明令禁止的“业务”包括:受理民事、经济纠纷,追讨债务以及安全防范技术咨询,涉及个人隐私的调查等等。但事实上,一纸明令并未遏制住“私家侦探所”在许多城市迅速发展的势头。近年来,各类冠以“调查事务所”、“事务调查所”的私家侦探所越来越多。一大批维权调查公司以公开的、半公开的、甚至是隐蔽的形式出现在人们周围。  相似文献   

2.
黑丁  范静 《人民公安》2010,(20):10-15
1992年,上海出现我国第一家真正意义的私家侦探所。18年来,私人侦探在我国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据保守估计,国内的私家侦探所数量已达到370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  相似文献   

3.
<正>1992年,上海出现我国第一家真正意义的私家侦探所。18年来,私人侦探在我国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据保守估计,国内的私家侦探所数量已达到370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婚  相似文献   

4.
她冒充名牌大学毕业生,打着“记者”、“节目主持人”、“省领导的千亲”等旗号到处行骗。虽然他的演技炉火纯青,戏最后还是演砸了。目前,这个“演员”因涉嫌诈骗已被合肥警方刑拘,此案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相似文献   

5.
有些事就像6月天一样时阴时晴变幻莫测,比如说“私人侦探”的种种动向——动向一:据6月4日《新民晚报》报道,6月3日,首届上海“私人侦探”峰会新闻发布会在市工人文化宫举行。“据主办方说,这是30余家上海私人调查行业召开的首次行业峰会,会议决定成立民间调查行业联席会,确立联席会的章程、组织结构等事宜。”动向二:据6月5日《新快报》报道,首次公开使用“私人侦探”称谓的首届“中国私人侦探论坛”当日在沈阳召开预备会,并筹划(7日)成立首个中国私人侦探协会。记者从组委会了解到,已有中外200多名“私人侦探”和一批法学专家确定前来出席…  相似文献   

6.
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搞诈骗6月19日凌晨7时,四川省兴文县公安局根据群众举报,在晏阳镇天堂村三组一举捣毁打着“联合国安理会中华办事处”等旗号,从事股票诈骗和封建迷信等活动的窝点,当场抓获王道琼、吴世凯等15人,缴获自制的任命书、委托书、特别通行证、申...  相似文献   

7.
三木 《中国保安》2004,(20):17-19
2004年8月9日,《华西都市报》独家报道称,“从申请、初审、实质审查到最后的公告,在经历了两年的等待后,重庆市首家私人侦探公司获得了由国家商标局颁发的该公司商标和标徽的‘商标注册证’,成为全国第一个‘吃螃蟹’的私人侦探公司。” “又是私人侦探!”记者心头一动,一股想探其究竟的冲动油然而生。记者放下手中的稿子,和编辑部同仁商议后,于8月下旬,开始了对私人侦探公司的探访。 寻找,犹抱琵琶半遮面 “报纸上有关私人调查的广告很多”、“街上四处都是这类小广告”,在记者探访之初,从朋友嘴里得到的还是这样的信息。于是,用最直接的方…  相似文献   

8.
私人侦探,按照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先生的说法,是指国家刑事侦查主体(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安全机关和监狱)以外的任何个人或者单位所实施的调查行为,或者是刑事侦查行为。在常人的脑海里最形象的当是柯南道尔创造的著名人物“福尔摩斯”。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私人侦探所是由美国人平克顿于1850年创办的,目前,仅英国就有3000个私人侦探所,1万名私人侦探在从业。我国类似的私人侦探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宣称能进行民事调查、婚姻不忠调查、打假维权调查、反腐调查和行踪调查、性侵犯保护等等。私人侦探是如…  相似文献   

9.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我们的周围确确实实生存着这样一群人,专门负责替人讨债、商务调查、追踪花心丈夫、从事诉前取证调查以及寻人寻物等,人们在私下里称其为“私人侦探”。之所以私下里称之,是因为早在1993年公安部就下发过一个通知(即“91号通知”),明确宣布“私人侦探”实属非法。为了探讨方便,本文依从大众习惯,同时也为了与国际接轨,仍然称其为“私人侦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旨在遏止某些不良现象的“正义之举”。私家侦探、当代“镖局”、“商场密探”等等纷纷粉墨登场。私家侦探,人们以前只是在境外影视剧目中看到过,然而,近年来,国内的不少城市也出现了类似的民间机构。据报道,北京有“汉公民事事务所”,“西屋调查斡旋事务所”;上海有“社会安全咨询调查事务所”;郑州有“远东民间事务调查所”;沈阳有“克顿调查事务所”……它们的“职能”几乎包括了国外私家侦探所能提供的一切项目,可以为债权人调查债务人经营情况;为不放心丈夫的妻子侦探丈夫行踪;为民间纠纷的一…  相似文献   

11.
“私家侦探”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的发展,“私家侦探”已有相当规模,必须予以正视。在我国“私家侦探”业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地位,使私家侦探业存在许多问题。对“私家侦探”的法律地位作出明确规定,建立私家侦探的规范制约机制,有利于“私家侦探”的健康发展,更好地为我国法治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李洪志及其“法轮大法”,从文化层面剖析,不是什么宗教,也不是气功健身的组织,而是打着气功健身的旗号,搞巫术迷信的“会道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私家侦探业的理性发展和制度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中国第一家“私家侦探”在上海创立。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私家侦探”在我国北京、南京、成都、沈阳等一些大中城市以“调查事务机构”的名义相继出现。其业务范围相当广泛且取得了一定社会效果。如今在西方国家.私家侦探已成为一种像律师或医生一样的普通职业。然而目前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此规范却相当滞后。究竟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一“新生事物”已引起社会及法律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邪教绝不是宗教,而是打着宗教旗号的违法犯罪活动。国际社会公认邪教是“社会毒瘤”、“人类公害”、“精神毒品”。邪教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蔓延。世界反邪教斗争面临着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警惕打着发展旅游、保护文物的旗号搞封建迷信活动编辑同志:最近,我们到基层搞调查,发现不少地方打着发展旅游、保护文物的旗号乱建寺庙,搞封建迷信,危害甚大,应引起有关部门警惕。近年来,一些信奉佛教的群众到宗教管理部门申请开放活动场所。由于我市尚无佛教组织...  相似文献   

16.
一伙文化程度不高,对行医一窍不通的江苏盐城农民,竟冒充具有高级职称医护人员,打着“检查农村非典预防工作”的旗号,流窜至浙江余杭骗卖“寒育灵”膏药。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包二奶”等丑恶现象层出不穷,一些受害人为了抓住配偶出轨的把柄,不惜代价聘请地下私人侦探,可以说,社会的需要为私人侦探提供了市场。私人侦探公司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老百姓搜集证据在诉讼中提供了一条新路。尽管国家商标局放开了“侦探类”的商标注册,但是只要公安部91号令一天没撤,私人侦探就一天不合法,国家工商管理机关就不会批准“私人侦探”的注册申请。也就是说,即使如“邦德”公司也只能是抢注商标成功,并未获得“私人侦探”业务的执业资格。而且,侦查权属于国家刑事侦查主体,那些所谓的“私人侦探公司”都…  相似文献   

18.
近期,多个地区打着试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的旗号,掀起了大规模的“拆村运动”。在此过程中,曲解政策的强拆现象屡屡发生,进而引发各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建议加强对打着宗教旗号进行非法、违法活动问题的研究在最近召开的宗教工作座谈会上,一些宗教工作于部和宗教界人士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打着宗教旗号进行非法、违法活动问题的研究。开封市宗教局长郭宝兴说,近几年来,打着宗教旗号进行的非法、违法活动不断发生,反动组...  相似文献   

20.
李晨耕 《中国保安》2004,(17):26-29
提起私人侦探,人们脑海中不禁会浮现出国外那个身披风衣,眼带墨镜,叼着烟斗的“福尔摩斯”形象,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福尔摩斯”正悄悄地走进人们的生活。2002年8月,根据世界商标知识产权专业组织尼斯联盟的要求,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将“侦探公司”列入了新的《商品和服务商标注册区分表》中,允许注册“侦探公司”商标。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调查类企业组织或机构近2.3万家,从业人员更是将近20万人。就在私人侦探业蓬勃发展,队伍繁荣壮大的同时,社会对于私人侦探这种职业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也提出了质疑,针对私人侦探是否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