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办发[2011]5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编制和实施《规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综合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构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全面增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迫切需要,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防灾减灾抗灾历来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防灾减灾抗灾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全党全国人民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胡锦涛总书记非常重视防灾减灾抗灾工作,对此作过许多重要指示,并亲自指导防灾减灾抗灾工作。当前认真学习和研究胡锦涛总书记防灾减灾抗灾的论述,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强化防灾减灾工作"任务,保障国家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文章从防灾减灾抗灾的重要性、举措等方面对胡锦涛总书记防灾减灾抗灾的论述进行了归纳和阐述。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湖北省政府同意,6月下旬,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湖北省综合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鄂政办发〔2012〕43号)(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湖北省政府出台的第一个以综合防灾减灾为对象编制的省级专项规划,是《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防灾减灾领域的细化,是“十二五”期间湖北省防灾减灾工作发展的蓝图,是湖北省政府指导防灾减灾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重大项目,优先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防灾减灾领域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郑东 《中国减灾》2012,(9):46-47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湖北省政府同意,6月下旬,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湖北省综合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鄂政办发〔2012〕43号)(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湖北省政府出台的第一个以综合防灾减灾为对象编制的省级专项规划,是《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防灾减灾领域的细化,是“十二五”期间湖北省防灾减灾工作发展的蓝图,是湖北省政府指导防灾减灾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重大项目,优先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防灾减灾领域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进入主汛期以来,山东省临邑县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思想,提高警惕,增强忧患意识,采取五项有力措施,扎实做好防灾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是加强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结合全国防灾减灾宣传日,通过展示防灾减灾知识挂图、发放宣传资料、宣传车电子屏巡回播放影像资料等形式为广大群众开展防灾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灾害的自救能力。  相似文献   

6.
王琳 《中国减灾》2013,(1):12-14
在国际减灾活动中,陕西省宝鸡市认真贯彻党和国家防灾减灾大政方针,坚持走依法治灾、科学防灾、综合减灾和开放备灾之路,开创了可持续发展与综合减灾工作的新局面,相继被我国政府和联合国相关机构授予"全国发展与综合减灾示范区"和"国际减灾与灾害管理示范点"等荣誉称号.多年来的防灾减灾工作实践,使我们对依法治灾、科学防灾、综合减灾和开放备灾有了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7.
带着对“5·12”汶川特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缅怀,带着广大群众渴望提高防灾减灾技能的真诚期盼,2013年5月12日,吉林省通化市在新华广场隆重举行了第五个“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活动以“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为主题,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集中展示了近年来通化市防灾减灾工作成果,普及了防灾减灾文化知识,增强了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有力推动了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减灾》2012,(21):24-26
近年来,安徽省始终将减灾救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协调,完善机制,严格标准,狠抓落实,努力推动减灾救灾工作的深入开展,最大限度地减轻了自然灾害损失,有效保障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抓协调充分发挥减灾救灾委职能作用2010年3月,安徽省在原生产救灾指挥部的基础上成立了安徽省减灾救灾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将成员单位由原来的36个增加到40个,更加注重防灾减灾工作,把防灾减灾和救灾  相似文献   

9.
《中国减灾》2014,(12):30-31
为切实增强民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湖南省民政厅始终坚持防灾减灾“重在行动、贵在坚持”的理念,大力推进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普及工作,深入排查灾害风险隐患,广泛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积极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城乡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陈恋 《中国减灾》2013,(9X):30-31
<正>增强防灾减灾意识,识别灾害风险,掌握避险逃生技能,是世界各国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措施和方法。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连续两年的"国际减灾日"主题与学校防灾减灾相关。建立一个涵盖政府、学校、社区的防灾减灾教育体系,是我们防灾减灾工作的当务之急。从"曲突徒薪"典故、日本的"稻丛之火"故事、2004年印度洋海啸中英国小女孩蒂莉的事例到绵阳市安县桑枣镇桑枣中学最牛校长叶志平奇迹……无一不说明在平常生活中教育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的重要性、根本性和长效性。  相似文献   

11.
吴弢 《中国减灾》2012,(17):46-47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湖北省政府同意,6月下旬,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湖北省综合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鄂政办发〔2012〕43号)(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湖北省政府出台的第  相似文献   

12.
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防灾减灾从我做起",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公众参与尤为重要。而做好灾害的预防工作,实现灾害管理工作的"关口前移",由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风险评估工作是提升防灾减灾工作成效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3.
2012年,山西省先后遭受了洪涝、风雹、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给灾区群众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面对严重灾情,山西省委、省政府把减灾救灾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加强领导,科学决策,周密组织,加大投入,进一步增强了全省的减灾救灾能力,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较好地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减灾救灾工作基本情况一、健全机制,加强减灾救灾体系建设1.修改完善预案和制定减灾规划。2012年,山西省相继组织开展了《山西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修订及《山西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和《山西省防灾减灾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的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减灾》2011,(12):26-26
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防灾减灾从我做起”,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公众参与尤为重要。而做好灾害的预防工作,实现灾害管理工作的“关口前移”,由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风险评估工作是提升防灾减灾工作成效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减灾》2014,(23):34-35
正云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近年来投入了大量资金强化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为增强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临灾条件下的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2010年,云南省政府第46次常务会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筹措资金3.275亿元,在全省实施作,近年来投入人民群众防灾减降低自然灾害给政府第元,在全省实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减灾》2013,(6):4-4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员会主任王勇在国家减灾中心主持召开国家减灾委员会全体会议。他强调,要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继续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方针,牢固树立综合减灾和灾害风险管理理念。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减灾》2012,(21):31
2012年以来,在做好各项防灾减灾应急准备工作的同时,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民政局转变观念,全面强化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教育,通过一系列措施的落实,实现了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教育三级联动强保障、全面提升建队伍、点面结合全渗透的良好效果,有效提高了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18.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开展自救互救水平的高低,对于预防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意义重大。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六方面加强社区防灾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第五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前夕,随着警报声响起,包括部分老人、青少年和残障人士在内的200余名群众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迅速而有序地撤出居民楼,按照预定方案疏散到楼前广场。整个过程仅用时1分20秒,实现了在最短时间内撤离的目标。这是陕西省宝鸡市经二路街道渭工路社区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撤离演练的一个场景。这样的活动由社区及辖区学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减灾》2012,(19):16-17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社区不仅在第一时间直接面对灾害,更需在第一时间应急处置灾害。社区综合减灾能力的高低,对于整个国家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意义都是非常重大和深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