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主与法制》2013,(26):22-23
1.信托法混淆了委托与信托 我国信托法混淆了委托与信托,导致了信托财产归属上的错误。双重所有权并不是大陆法系引入信托制度的障碍,从法理上说,  相似文献   

2.
论信托财产上的利益冲突及其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柳 《岭南学刊》2001,(6):94-97
信托作为一项财产移转与财产管理的制度 ,其核心和载体不言而喻便是信托财产。本文从分析信托财产利益冲突的两种形态入手 ,并结合英美信托法、大陆法系的日韩信托法及我国信托法的有关规定 ,从比较法的角度论述法律对信托财产上利益冲突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知识窗     
何谓信托? 信托(Trust)原意是在信任的基础上,财产所有者委托有经营能力的人,按其要求代管财物或代办事务。作为金融领域的一种信用业务专称的“信托”,它是指凡是凭己信用,受人之托,代为经营管理其财产或办理一定事项,为指定的人谋取利益的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4.
有价证券是一种金融资产,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和繁荣,有价证券在种类上趋于多样化的同时,其管理和运用的形式也将多样化,有价证券信托正是在追求有价证券管理、运用的效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发展起来。本文拟对有价证券信托的法律特征。构造及有关的立法问题作一探讨。有价证券信托是指以有价证券为信托财产,并以使受托人将管理和运用该项财产所取得的收益交付给信托人或者所指定的其他人为内容的信托。(参见张淳:《信托法原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43页)作为信托财产的有价证券种类,在各国法律中一般未作特别的限制,日本的…  相似文献   

5.
古老的信托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管理和持有财产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中归复信托更是英美信托制度中极具灵活性和概括性的法律设计,被英美法国家广泛的运用于解决财产转移和管理过程中的权属纠纷问题。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颁布实施,标志着信托制度被正式引入我国,成为我国建立和完善家庭财产制度、民商事交易法以及财产制度的重大举措之一。如果能够继续引入归复信托制度,并将其明确规定于《信托法》之中,将会为我国司法实践中处理财产权纠纷提供更加公平、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信托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与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帅  何叶玲 《人大研究》2005,(12):47-48
现代信托已成为一种以资财为核心,信用为基础,委托为方式的财产管理制度。信托关系区别于一般所说的委托、代理、交易、投资、债权债务关系。其通俗解释,就是投资者出于对理财机构的信任,交付自己的财产,双方签署合同,委托理财机构运作管理,达到增值或其他目的。从1979年10月中国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至今,信托业先后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治理整顿。原有的239家公司最终被批准重新登记的将只有60家左右。目前,我国信托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信托品种尚不丰富,尤其缺少期限长的信托品种,总体市场规模不够大(只有140亿…  相似文献   

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以下简称《信托法》)已于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为切实加强对法人和自然人从事信托活动的管理,经国务院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根据《信托法》第四条的规定,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组织有关部门拟定《信托机构管理条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以下简称《信托法》)已于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为切实加强对法人和自然人从事信托活动的管理,经国务院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根据《信托法》第四条的规定,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组织有关部门拟定《信托机构管理条例》,对信托机构从事信托活动的事项做出具体规定。二、在国务院制定《信托机构管理条例》之前,按人  相似文献   

9.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国务院委托,对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对在华外国中央银行财产给予司法强制措施豁免的议案》作如下说明: 一、立法必要性和适用范围根据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的国际法原则, 一国中央银行财产属于与行使主权权力有关的国  相似文献   

10.
在信托法律关系中,信托受托人受信托财产所有人的委托管理信托财产。对信托受益人和委托人负有忠实义务,而在受托人管理信托财产的行为中,自我交易行为是对忠实义务最明显的违反。从信托中的各种法律关系出发,以美国法律相关规定为参照,探讨自我交易的表现形式及法律规定,以及在绝对和相对忠实义务之下分别应该怎样举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英国土地信托法律制度来源于英国中世纪的用益制度,当代英国的信托是中世纪用益制度的"直系后代",这是西方学者的一致看法。而西方学者对英国土地信托法的前身——用益制度的来源则有三种主要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用益制度来源于罗马法相似的制度或理念,包括罗马法用益权、市民法所有权与裁判官所有权的分离、遗产信托等;第二种观点认为用益制度来源于日耳曼法上的萨利克受托人制度;第三种观点认为用益制度来源于伊斯兰法瓦克夫制度。对以上观点进行考察论证可以得出结论:用益制度来源于日耳曼法的观点最为可信,但是这并不能排除罗马法和伊斯兰法对英国用益和信托历史发展的影响。由于土地信托法在英美财产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从比较法的角度,在中国农地法律制度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研究英国土地信托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各位代表:我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作说明。一、制定物权法的必要性物权法是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调  相似文献   

13.
我国信托业起步之初就是从专业银行砍出一块业务成立了信托部或者信托投资公司,使其从一开始就带有很浓厚的银行色彩。所以名义上的信托存、贷业务,实质上就是银行存、贷业务,即使定向委托业务也不乏以假充真。中央银行当初为信托界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十分狭窄。具体有:财政部门委托的贷款或投资资金;企业主管部门委托的资金;科研部门委托的资金;各种学会、基金会委托的资金;劳动保险部门委托的资金。至使信托机构同银行展开了存款大战。信托机构没有网点,人员又较少,又不允许  相似文献   

14.
信托成立要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托关系的设立以委托人对受托人的信任为前提.委托人基于合法的目的,将其合法所有的财产委托给受托人进行管理和处分的民事活动是要式行为.信托的合法设立是信托成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慈善信托作为专章列入慈善法草案,体现了"宽进严管"的立法精神,需要政府部门、信托监察人、慈善组织、行业自律、社会公众的合力监管。一、我国慈善信托的发展慈善信托与传统慈善捐赠、成立慈善组织或参与志愿服务等形式相比,严格区分委托人、受托人、监管人的职责,在设立变更、资产隔离、投资运作、监督管理、运行效率等方面拥有诸多制度优势。早在2001年颁布施行的信托法,对慈善信托(当时法条中称为  相似文献   

1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以下简称《信托法》)已于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为切实加强对法人和自然人从事信托活动的管理,经国务院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信托法(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审议。会后,法制工作委员会将草案印发各地方、各部门、有关研究机构及部分信托机构、金融企业征求意见,还召开了有关法律专家的研讨会,对信托法草案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进一步征求意见。法律委  相似文献   

18.
根据商事信托与民事信托的差异,有必要分别讨论"商事信托财产的权利归属问题"和"民事信托财产的权利归属问题"。商事信托是一种财团,因此,商事信托的财产权利应当归属于"商事信托"本身。民事信托的信托财产权利归属于受托人。同时,在信托财产是对某物之所有权的情况下,受托人对该物所享有的所有权受到受益人之受益权的限制——这种限制既可能是债权,也可能是物权。  相似文献   

19.
受托人违反信托的民事赔偿责任的性质应为侵权责任.对这种赔偿责任,一般采取过错责任原则,但受托人违反分别管理信托财产的义务所产生的民事赔偿责任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为更好地保护受益人的利益,应以受托人未达到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作为判断其管理或处分信托财产具有过错的标准.受托人违反信托的赔偿范围除包括受托人违反信托而导致的信托财产本身的损失之外,还应包括受托人违反信托而获得的利益以及如果受托人不违反信托时信托财产可得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养老信托是以解决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而开展的信托业务,其主要采用信托模式管理养老保险基金或养老资产。从养老信托资产来源的形式上主要可以分为:资金信托、财产信托(养老资产信托)和遗嘱信托三类。而其中的养老金信托是养老信托业务最主要的形式,是建立在各国养老金制度的基础上的。对美国、瑞典、智利三个国家的养老信托业务从宏观的制度环境、监管环境和微观层面的业务机构和产品进行比较研究。期望为我国未来解决养老问题另辟蹊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