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前鲜有文献关注高管在职消费隐性激励机制与外部产品市场竞争监督机制之间关于公司治理效应的相互关系。基于此,文章首先将产品市场竞争引入管理层在职消费问题的理论框架中,推导发现无论是在纯寡头亦或混合寡头市场结构中,高管在职消费与产品市场竞争之间的公司治理效应均存在明显的替代性。其次,文章选择2003—2015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大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管在职消费与产品市场竞争均能有效提升公司绩效,并且这两种机制间的公司治理效应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结论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均成立,但仅存在于低薪酬和小规模企业中。最后通过机理分析发现,产品市场竞争机制主要通过信息冲突效应、市场掠夺风险效应、竞争淘汰效应三个路径弱化在职消费的激励效用。文章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公司治理机制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体系提供了理论和经验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董事责任保险人可以担当公司治理水平的外部监督者,它能通过对公司治理风险进行精确定价,筛选合格的成员加入保险风险共同体的办法确保该共同体赢利.因此,在一个运行良好的保险市场上,董事责任保费的高低体现着保险人对一个公司治理水平的评估.简单的说,就是较高治理水平的公司的保险费相对较低,而治理水平较低的公司则需付出较高的保险费.这种简单的关系可以给投资者以及其他资本市场参与者提供重要的信息,但是这种信息目前并未被传递到资本市场中.公司缺乏主动披露自己购买的董事责任保险信息的动力,而证券监管机构也并未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该信息.因此,证券监管机构应修改信息披露的规定,强制上市公司披露其持有的董事责任保险的详细内容.  相似文献   

3.
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投资决策中究竟扮演的是"有效监督者"还是"利益攫取者"的角色?学术界对此一直存在争议。笔者以2007-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总体持股比例与过度投资程度呈正相关,与投资不足程度呈正相关。将机构投资者分成两类后,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与企业过度投资程度显著负相关,与投资不足程度显著负相关;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企业过度投资程度显著正相关,与投资不足程度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独立董事“独立性”与“公正性”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立董事制度应该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手段,但是美国公司财务丑闻所引发的制度危机却对此提出了质疑.文章从独立董事的性质入手,剖析独立董事的制度构建,以期有助于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应加快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董事制度有利于公司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制衡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而在国有股权相对集中的企业中则应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以保护股东 ,特别是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独立董事责任保险是指以独立董事对公司股东、债权人或者其他第三人的民事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专家责任保险。在分析独立董事责任保险法律内涵的基础上,提出独立董事责任保险中保险人的责任范围,详述了独立董事责任保险的一般责任和除外责任,建议应当借鉴国外有关经验,并注意保险范围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7.
公司高管与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其本质就是公司高管克制过度追求一己私利以维护债权人利益的博弈过程,调控这一过程中利益平衡的最佳工具即为公司高管责任的规制。具有契约属性并发挥着契约性功能的高管责任不仅避免债权人利益保护规则的过度法律技术化,更增强了公司各方利益群体的投资信心,进而提升了公司高管与债权人相互之间的契约性信用度。公司高管责任规制调控下的高管个人信用、法律规则信用均能得到有效改善,从而有效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以及公司资产的安全性,继而对公司债权人利益形成有力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董事责任保险制度是一种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在中国董事责任保险这一险种最早始于2002年,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作为欧美公司中较为通用的风险分担手段,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在我国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的一般理论及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寻找出阻碍我国董事责任保险发展的法律障碍,针对性的提出现实有效的解决办法,以期完善我国的董事责任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社会网络和统计分析方法对浙江省144家上市公司2009年的连锁董事网络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浙江省连锁董事网络具有幂律分布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NLS回归分析发现,浙江上市公司连锁董事网络的“质”中心度与企业绩效正相关,“量”中心度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连锁董事网络的行业趋同度和地域趋同度也与企业绩效负相关,利用OLS回归分析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这些实证结论依然稳健.基于这些实证结果,本文在理论上的贡献在于:证明了连锁董事网络具有异质性特征;连锁董事网络中心度,在“质”和“量”上对企业的绩效贡献迥异;上市公司要发挥连锁董事网络实质性的绩效贡献,宜强化“质”的耕耘、而非“量”的拓展,力求构建异质网络、避免过度嵌入与趋同.  相似文献   

10.
张桂铭 《工会论坛》2002,8(5):69-69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要求公司具有完善的财务治理结构 ,为此 ,要明晰公司的产权关系 ,这是建立完善财务治理结构的基础 ;要建立分层财务决策机制 ,以提高公司内部财务决策效率 ;还要建立激励约束相容的机制 ,以满足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保险基金迅速累积,保险资金的运用问题日显重要。而目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效率低下,投资渠道狭窄,收益率偏低,面临的风险较大。因此,我国保险业必须不断改善保险资金的运用,选择合适的资产管理模式,运用资产负债管理,加强投资风险的防范以提高保险资金的收益率。  相似文献   

12.
论责任保险的社会价值及其对侵权法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责任保险的积极价值在于它能分散被保险人的风险,并能为受害人提供补偿保障,同时也可打消被保险人从事过度防御的动因。责任保险也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即影响侵权责任的阻却功能的发挥。从整体上看,责任保险具有正面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主要法律依据分散于<民法通则>、环境基本法与单行法之中.此外,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也与之密切相关.相对于发达国家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制度,其不足之处很明显,了解了我国现有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不足,就可以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健全和完善.完善的主要途径有:删除环境污染侵权以"违法性"为前提之规定、适当拓宽损害赔偿的范围、明确举证责任倒置与因果关系推定规则、细化排除侵害的构成与方式、采取责任保险与损害补偿基金制度、授予受害人的咨询权和责任鉴定请求权、完善行政调解与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14.
金融服务自由化是GATS追求的终极目标,但这并非意味着GATS只是一味地追求金融效率而忽视金融监管和金融安全,相反,其将金融服务自由化和金融监管的关系视为金融服务贸易领域的核心问题。因此,作为GATS中平衡两者关系的重要依据——“审慎例外”就具有非常特殊并重要的地位。本文旨在剖析GATS的这一重要例外制度,首先分析审慎例外原则的内涵和法律特征,并进一步探讨该原则的发展趋势,即GATS框架下审慎监管标准将实现与国际金融监管标准的协调与融合,最后指出审慎例外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我国应充分利用该例外制度维护我国金融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的“银险一体化”与华商保险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银险一体化”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银行直接投资保险业;二是银行代理保险公司业务。银行业之所以热衷于对民族寿险业的投资,除了爱国情愫的促使外,还有三大原因:一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华商保险业需要外来资本的注入;二是银行业的剩余资金需要寻找出路;三是保险业的丰厚利润成为银行投资的决定因素。“银险一体化”是近代华商保险业发展中出现的市场组织新形式,它在华商保险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得益于银行的积极投资,华商保险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二是借助银行的助力,民族保险业的发展节约了成本,扩大了市场;三是银行投资并代理保险业,增强了与外商竞争的实力。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27个省2012-2016年科技创新能力与相关政策数据为例,通过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研究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变化与科技创新政策中财政支持工具组合的逻辑关系,研究发现:新型财政补助方式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更多地采取创新券、后补助等新型补助方式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间接税收优惠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充分条件,奖励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很强的关联性;现有的风险补偿和股权投资方式不利于提高创新能力;财政政策的效果更多地取决于不同的财政支持方式的匹配,合适的组合才能起到提高创新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随之引发的环境损害赔偿事件也越来越多。然而由于机制、制度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原因,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在中国却未受欢迎。即便如此,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以任意性责任保险无法比拟的优点,能最大限度地分散企业风险,有利于受害者得到有效的救济和赔偿;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环境污染强制保险制度是最有效的保障措施,能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赔偿为首位的原则改变了侵权法的性格,突出表现在从个人责任的追究转移到损失的分散。侵权法开始扩张到严格责任,并在规范或事实上受到保险观念的影响。但是,以原告—被告的利益关系为基本结构的侵权法仍然面临着责任追究成本过大、赔偿范围与数额不确定、人际不公平等批评,其进一步扩张也导致了责任保险业的危机。道德论者在矫正正义与社会契约论的理论基础上重新奠定了侵权法的正当性。功能主义论者也大多认为,侵权法在损害预防上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此外,保险制度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某些损害不能通过它来填补。因此,侵权法规则并不能被保险所取代,但是无论从现实上还是理论上讲,过分扩张侵权法缺乏正当性。  相似文献   

19.
国际金融危机凸现中国建立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紧迫性,而这对于维护中国金融体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金融体系是一国经济的基础设施,一旦银行破产,将对银行所有国的整个金融体系特别是金融风险和金融稳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我国当下不仅要考虑建立有关存款保险的法律制度,更要深入思考这项制度与金融机构破产立法的协调问题以及这项制度构建的主题选择、适用范围等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20.
环境责任保险在我国尚处雏形期,保险方式、具体制度设置不够合理,保险经营技术落后,政府支持度不够,企业认识不深入。未来应当从完善环境责任立法出发,实行保险分业管理,强制险与任意险相结合,优化各项具体保险制度,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