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完善,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审判监督权越来越受到重视,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行政审判监督业务也从无到有逐步开展起来。惩治司法腐败的新形势,客观上推动了人民检察院加大对人民法院民事、行政审判的监督力度,但现实中有关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审判监督的法律规定都较原则且不规范。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几十年的审判实践,总结、制定了大量的、较完善的司法解释,以规范人民法院的民事、行政审判,但这些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却得不到检察机关的尊重和认可。最近在广东省发生的莫法官被检察院立案侦查一案即准确地透视出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行政诉讼活动实行监督。实施监督的方式是事后监督,即对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可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这是人民检察院的一项新的职责。人民检察院在履行上述职责时,按照法定程序首先要对受理的民事、行政抗诉案件进行立案审查,才  相似文献   

3.
1982年开始试行的民事诉讼法原则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30年来,我国民行检察从无到有,从民事检察监督到民事、行政检察监督,从审判监督到试点再审检察建议、公益诉讼,从中央司改意见提出"完善检察机关对民事、行政诉讼实施法律监督的范围和程序"到  相似文献   

4.
对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抗诉审级的理解及立法建议赖彩明《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发现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符合法定抗诉事由的,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法律赋予检察机关这一职权,对于完善审判监督体系,健...  相似文献   

5.
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时,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是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力。司法实践中往往有这种现象,检察机关基于当事人的申诉,通过审查  相似文献   

6.
开展民事、行政检察应建立的有关制度周锦忠我国《行政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简称“两法”)虽然明确规定了检察机关有权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但具体应如何监督,目前并无操作性的规定,这就使检察机关在开展民事行政审判监督工作中遇到不少困难。要减...  相似文献   

7.
试析民事抗诉的法律后果梁丰民事诉讼中的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审理案件要求的一种诉讼活动。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裁定提起抗诉是一种事后监督形式。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民事案...  相似文献   

8.
民事、行政抗诉案件的立案,是指人民检察院根据法律的规定对受理的民事、行政申诉案件进行初步审查后,认为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可能有错误,决定对全案进一步审查而进行的一项诉讼活动,它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行政诉讼活动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实施监督正式进入实质性审查的标志,表明申诉案件已进入法定的抗诉程序。为了保证所立案件抗得出去,抗得准确,就必须把握好民事行政抗诉案件的立案关。在司法实践中,有些地方不能正确把握民事行政抗诉案件的立案关,有的检察院为了追求办案数量,制造轰动效应,没有把最高人民…  相似文献   

9.
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发现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符合法定抗诉事由的,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法律赋予检察机关这一职权,对于完善审判监督体系,健  相似文献   

10.
法律程序上的监督制约机制  党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其实质就是通过社会主义的法制体系引导、规范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正因如此,人民法院在我国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得到确立和加强,法官权力随之进一步扩大。但是,当法官、法院在相当程度上掌握了决定整个社会应遵循的规则时,如何防止司法权力的滥用,对司法权的监督制约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至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审判监督程序包括人民法院自身的监督、当事人自行提起再审以及人民检察院抗诉。  人民法院自身的监督。 …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十四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进行法律监督。其监督的法定形式是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而对人民法院在立案和执行阶段是否有权进行监督和如何监督,目前尚无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从司法实践看,人民法院在立案和执行过程中同样也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进行监督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结合司法实  相似文献   

12.
民事抗诉案件再审程序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事抗诉案件再审程序若干问题探讨●李晓明李文军我国民诉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发现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符合法定抗诉条件的,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民诉法还规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的审理程序,视作...  相似文献   

13.
杨玉萍 《法制与社会》2010,(22):159-159
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是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进行法律监督的活动,是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职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民事、行政审判进行监督的方式,可分为两种类型:抗诉方式与非抗诉方式。本文结合民行工作实践,主要就民事案件非抗诉监督方式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人民法院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经济纠纷案件)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依照法律规定对案件进行再审的程序。是一种有别于一审、二审程序的诉讼程序,是人民法院接受监督,纠正错误的审判救济程序。然而立法对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某些规定过于原则,导致实践中难以操作。鉴此,笔者根据法学理论及司法实践就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中的若干问题进行简略探讨,以求教于同仁。一、复查与再审从审判实践看,人民法院处理当事人申请再审案件,有两个先后阶段,即复查阶段与再审阶段。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中的复查,是指接受…  相似文献   

15.
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有权提出抗诉,要求人民法院进行再审。可见抗诉是检察院行使民事审判监督权的唯一方式。诚然,人民检察院依法行使法律赋予的民事抗诉权,启动审判监督程序,这对于监督人民法院依法审判,及时纠正错误的裁判,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法律的正确、统一实施,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由于理论上的缺陷,使其在实践运用中背离服务于法律监督职能宗旨的现象时有发生,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抗诉为一些懈怠行使诉讼权利和履行诉讼义务的当事人逃避不利于自己的责任上了一道…  相似文献   

16.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实行监督,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主要是通过抗诉方式实施监督。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五条的规定,在四种法定情形下人民检察院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即是其中的一种。那么,如何准确认定和适用这一抗诉理由呢?笔者试就此谈点个人看法。一、审理本案的审判人员、书记员应当回避而未回避民事诉讼中的回避,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因有法律规定的回避…  相似文献   

17.
关于按审判监督程序抗诉的民事行政案件审级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吴玉平按审判监督程序抗诉的民事行政案件的审级问题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民事行政审判活动实施法律监督中,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政判决和裁定进行审查发现存有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的情形...  相似文献   

18.
早在1986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就提出.人民检察院要对民事、经济、行政案件行使检察权.以完善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臼]988年以来.全国各地都陆续进行广民事、经济、行政检查试点工作。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同行政诉法》和1991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又都对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权作广明确规定、法律规定;‘入K检察院对人民法院L;’fi发*法律效力为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体、法规规定的有权该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尽管如此.但至今检察机关对K雀、经济、行政案件的法律监督.d十斤缺之有关部l*的立持和配合.…  相似文献   

19.
民事行政诉讼法律监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推进民事行政诉讼法律监督制度改革,一是要坚持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宪法地位和司法属性,这是改革的出发点,二是要改革完善现行民事行政诉讼法律监督制度的不足,这是改革的落脚点。 对民事、行政审判监督程序,我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了三种启动方式,由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申诉并不必然导致审判监督程序的开始,真正意义上  相似文献   

20.
周伟 《江西律师》2002,(5):30-31,33
自一九九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经过了“试行”的过渡期后,现为正式的法律规范性文件,对人民检察院介入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做出了明确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四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和第一百八十五条的参与审判监督程序中提出抗诉。上述法律的规定对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公开、公正性无疑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