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8年3月,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第三次当选连任,为期五年。但是,在今后五年中他不一定能够很好地充当这个散乱的岛国的政治领导人。苏哈托1966年取代了第一任同时也是终身的总统苏加诺的职位,终于结束了一个动乱的时代。在他上台之前,印度尼西亚已经从荷兰殖民统治下获得了政治自由;在经过了几世纪被统治之后,印度尼西亚重新取得了独立;议会制机构为权力主义机构所取代;军队被动用来从荷兰手里夺取西新几内亚,并试图粉碎新成立的邻国马来西亚;该  相似文献   

2.
沉重的担子     
苏哈托惊人地跃登领导地位,这对世界、对印度尼西亚、甚至对他本人都是出乎意科的。到1968年3月被任命为共和国的正式总统时,他从农民孩子到国家元首的一生经历达到了最高峰。但这既不是苏哈托一生事业的最后阶段,也不是印度尼西亚历史的结束。随着他所受到的光荣委托,他肩上的担子就越来越重了。在近几十年中,世界各国政府多次更递。印度尼西亚所出现的特殊变化,其特点在于陆军与行动阵线结成大联盟,而以学生充当先锋。这种现象使共产党政变后的事态发展不致成为仅仅是一次反动的“治安和秩序的恢复”。苏哈托将军并不是一个突然决定发动一场革命并推翻前政权的人。有些时候,他甚至是被穿绿军装的陆军和穿黄茄克  相似文献   

3.
印度尼西亚由于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赤道线上的翡翠之国”。但是,自从苏哈托法西斯军人集团当权以后,最近八年来,占一亿两千万人口的百分之九十的印尼人民陷入非常悲惨的境地,其情况与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统治印尼时期一样。因此,这个国家最近更以“世界地狱”而臭名远扬。从1965年底1966年初,苏哈托军人集团为进行反革命政变制造舆论,极力诋毁苏加诺总统及其政府的声誉,他们炮制了所谓“人民三项要求”即:“消灭共产党,降低物价和消灭贪污”。苏哈托无耻吹嘘说:他掌权的时代是“建设的时代”而不是“玩弄  相似文献   

4.
苏哈托总统在经济危机和政治动乱的背景下辞职之后,巴哈鲁丁·尤索夫·哈比比博士(Dr B.J.Habibie)在1998年5月21日出任印度尼西亚的总统。根据印度尼西亚宪法第八条,作为人民协商会议(MPR)在3月份选出的副总统,他在苏哈托任期余下的期限内继任总统。作为前总统苏哈托的门生和密友,他体现了那种象征着名声扫地的秩  相似文献   

5.
在苏哈托法西斯军人政权统治下的印度尼西亚经济中,出口原料和种植园产品的殖民经济仍然是其基本特征,特别是输出石油、木材、橡胶、白锡、铜、铝土、咖啡、茶、烟草、椰干和棕榈油等外国垄断资本及他们在印尼国内的走卒——军人统治集闭所控制的原料。苏哈托军人政权以输出这些原料的收入来支付进口物资的支出。他们的对外贸易是没有多少盈余留  相似文献   

6.
由于第二次石油危机以后的世界经济衰退,初级产品(包括石油在内)的国际市场需求萎缩,1980年到1983年东盟四个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的出口贸易额以1981年为顶峰(马来西亚的情况除外),而不断趋于下降。马来西亚的  相似文献   

7.
1965年10月1日以前,苏哈托的名字对于世界、对于许多印度尼西亚人来说,都没有什么重要意义。就在这一天,一个无名的印度尼西亚军人的一生,在几个小时内,从默默无闻转变到闻名于世。这个中爪哇贫苦农民的孩子一直在军队里服役。他并非生来就注定要当国家的最高领导。就承担重任的必需条件来说,他比不上这个国家的其他许多人物,难道这是命运的安排吗?怀疑者可能试图把这种现象理解为仅仅是一种偶然事件的结果。其他政治分析家却强调主要应该考虑印度尼西亚社会中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况和历史的力量——所有的解释可能都是错误的,但没有任何客观评论家敢说苏哈托是靠武力威胁或靠预先策划  相似文献   

8.
在1966年3月中旬动乱的日子里,苏哈托将军正处在十字路口。他该走青年军民所热情赞同的革命道路呢,还是选择艰巨的宪法道路呢?采取某些有限制的革命行动是必要的,如在全国禁止共产党以及逮捕十五名部长。但是苏哈托并不是一个职业革命家或篡权者。他是在纪律严明的军队中成长起来的,不会象几世纪前另一个军人奥利弗·克伦威尔那样砍掉自己国王的头。在印度尼西亚人看来,苏哈托将军在三月这一关的闪电行动简直象个奇迹。仅仅在一年之前,恐怕没有人会想象到能发生这样的事情。更使人惊讶的是那些决定是以总统的名义和代表总统宣布的。实际上,这就使坚决支持苏加诺总统的人以及全国各地的集  相似文献   

9.
对印度尼西亚政治的最普遍的一种解释是军人政权.印尼军队在政治中的主导地位是从独立战争时开始确立的。军队有长期参与政治的传统,这使军队认为他们比其他政治集团更有资格和经验进行统治。同时.印尼宪法第二条规定了印尼共和国军队的双重职能,它不仅是一支职业的军队,为人民保持一个坚实的国防和稳定的局面,同时也有权参与和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是一支为实现独立理想而奋斗的军队。执政30年的前总统苏哈托是军人出身.其政权的基础是军队,他反映了军队的利益.是他们利益的代言人。苏哈托上台之后,对内加强军人统治,强调国家…  相似文献   

10.
编者前言     
《微笑的将军——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是一部比较全面地介绍苏哈托的传记。全书以记述苏哈托的出身、个人经历和他担任印尼总统前后各方面的活动为主,旁及印尼现代史的一个阶段,对于1965年印尼的“九·三○”运动以及其后的反革命政变,提供了较多的背景材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原书于1969年出版,1970年修订发行第二版。本刊根据第二版版本译载,以供参考。这本书的基调是对苏哈托歌功颂德。作者 O.G.罗德曾在印尼居住多年,自称在写成本书之前曾作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实际上,作者是站在资产阶级反动立场上观察事  相似文献   

11.
苏哈托将军第一次出国访问是在1961年,那时他陪同纳苏蒂安将军到西欧进行了一次短期的工作旅行。直到1968年3月28日,苏哈托宣誓就任总统后八个钟头,他才出国作另一次访问,这次是到日本和柬埔寨。原来安排在1969年5、6月间对法国、比利时、荷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南斯拉夫的国事访问,应贝尔格莱德、海牙和巴黎的要求(因为这三国政府当时有国内的困难)不得不推迟了。官方宣布说:这些访问,以及其他的访问,将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在第一次以总统身分出国期间,苏哈托小心地避免仿效其前任的炫耀排场。苏哈托总统虽然不习惯于外交界的礼仪,但他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虽然说不上有什么奇迹。由于日本拒绝给印度尼西亚新的贷款,甚至有人批评他对日本的国事访问是失败的。虽然有不少推测,认为苏哈托的助手们对这次访问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但人们一致  相似文献   

12.
印度尼西亚正在从去年(1975年)所出现的日本向印度尼西亚的投资额和向印度尼西亚购买的出口商品额急剧下降中摆脱出来。这是令人不舒服的时期,在这一年里,日本经济势力的利益已在印度尼西亚人面前暴露无遗,这和前些年印度尼西亚人只是抱怨一下日本人对印度尼西亚当地商业的“控制”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印度尼西亚人仍继续不断对日本人进行批评,促使日本着手进行庞大的阿沙汉水力发电站和炼铝厂的建设工程计划。关于阿沙汉工程计划的协议是1975年7月苏哈托总统进行世界性访问的一项重要的成果;日本前首相田中在他1974年1月对印度尼西亚进行提前结束的匆匆访问时正式承诺了要对此项工程计划提供援助。  相似文献   

13.
从1968年3月苏哈托正式当上印尼总统,至今已统治了印尼22年了。在长期的统治中,苏哈托政权既取得了一些突出成就,也存在着某些问题。在东南亚各国中,印尼的苏哈托政权是当政时间较长的政权之一。到1993年下届普选将是其当政25年。苏哈托是怎样建立、维持和巩固其政权的,该政权将面临怎样的命运,本文在这里作个刍议。  相似文献   

14.
1982年5月印尼将举行普选。到目前为止,苏哈托已连任了两届总统,明年普选之后能否继续担任总统,这是关系到今后印尼政局变化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人们所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试行对苏哈托统治印尼的十五年进行评价,供读者参考。 (一) 苏哈托是职业军人出身,荷兰殖民主义者统治印尼时便参加了荷印殖民军,日本军国主义侵占印尼期间参加过日本伪军“保国军”,并担任过连长。印尼进行独立战争  相似文献   

15.
该书是一部了解印度尼西亚现代史的很好的研究著作,该书所涉及的历史时期,是从二十世纪初到1969年苏哈托政权阶段。著者首先叙述从二十世纪初期的至善社(Budi Utomo)运动到1945年的独立宣言为止这段期间印度尼西亚民族运动的发展,考察了运动的坚韧性和弱点,考察了日本占  相似文献   

16.
从1968年3月正式就任总统到1998年5月被迫下台,苏哈托在位达30年之久,成为世界上总统任期最长的人。他在位的大部分时间内,印尼政局稳定,经济增长很快,国际地位也显著上升。一、利用军队控制国家军队是苏哈托维护统治的最主要工具。在苏哈托时期,“军队是惟一负有安全和政治双重职能的机构”①。为使军队名正言顺地参与政治,苏哈托提出了“双重职能”理论。1966年8月,苏哈托在陆军第二次学术研讨会通过的军队“战斗信条”中明确指出,“武装部队的陆军从来不是政权的被动工具,也不是单纯的治安维护者。……它不仅对军事战术负有主要责任,同时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负有责任”②。1982年,国会制定法律,规定军队不仅是一支军事力量,而且也是一支社会力量③。  相似文献   

17.
战后四十年来,印度尼西亚华侨、华人及其资本和经济力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对这些演变除了与当时的历史发展、政治、经济及社会等国内外政局的发展变动密切有关之外,还可以从印尼政府的华侨、华人经济政策来考察。印尼政府的华侨、华人经济政策,可以分为两个历史时期来分析,即苏加诺政府统治时期(1945—1965年)和苏哈托政府统治时期(1966年—现在)。这两个政府统治时期对待华侨、华人的经济政策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笼统地评论他们对华侨、  相似文献   

18.
一、印尼的宪政改革自1998年苏哈托垮台后,宪政改革成为后苏哈托时期印尼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后苏哈托时期印尼的宪政改革,主要表现在对1945年宪法的修改,以及将以往所实行的间接选举制度改为直接选举制度等。(一)1945年宪法的修改印度尼西亚自1945年8月17日独立以来,前后颁布过三部宪法,即1945年印尼共和国宪法,1949年印尼联邦共和国宪法、1950年印尼共和国临时宪法。1945年宪法是印尼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当时正处在印尼独立斗争的高潮,所以这部宪法具有反殖民主义的精神。宪法序言说“;独立自主是所有民族的权利,因此,世界上的…  相似文献   

19.
开始于八十年代初期的石油价格下跌,对印度尼西亚的经济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在1982年以及1983年部分时期的经济衰退。然而,油价的下跌也迫使该国将其经济结构调整得更加多样化和更加平衡,从而具有更大的活力来面对九十年代。总统在1989年8月16日的国会演说中所宣布的有关国内生产总值的一系列新数字表明,在1983—1988年期间,该国经济中的非石油非天然气部门的产量增长得比石油与天然气部门还快。在印度尼西亚的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1984—1988年),其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1%。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在1984年为6.74%,在1985年为2.47%,在1986年为5.88%,在1987年为4.98%,而在1988年为5.65%。非石油非天然气部门在1984年增长4.91%,1985年增长5.45%,1986年增长6.24%,1987年增长5.62%,而  相似文献   

20.
导言1997年袭击印度尼西亚的金融危机对印尼人民来说究竟是祸还是福,人们的看法一直存在争议。一个明确的事实是:象征着独裁政权的苏哈托总统已在1998年被迫下台了。在苏哈托被罢黜之后,印度尼西亚到处都能看到人民对改革的欢欣振奋。对于民主的快乐了解和体验甚少(即便是有的话)的印尼人,几乎在一夜之间突然"感到了"对民主的兴高采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