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赔命价习惯法与国家刑事法制之间的冲突,是藏区政法机关面临的一大难题。要解决此难题,不能仅看到赔命价与国家法相冲突的一面,还要看到其与国家法可沟通的一面,在此基础实现对赔命价的现代化改造。从构成要素来看,现代赔命价习惯法事实上是一种以调解为核心特征的纠纷解决机制,可纳入国家倡导的调解制度,为刑事和解政策服务;而赔命价的多数实体构成要素与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一致,其余要素可以被国家司法程序过滤。所以,赔命价习惯法的渐进式现代化改造是可行的,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赔命价是人类社会早期盛行的一种以赔偿方式解决命案纠纷,并在受害人家属和侵害方之间达成和解的习俗.我国藏族地区赔命价的历史悠久,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宗教传统和民族心理等因素,赔命价习惯法在与国家法的博弈中,虽然处境尴尬却充满活力.司法部门的文件和田野调查资料显示赔命价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在现行政策和法律的框架范围内,摒弃赔命价习惯法的弊端,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实现国家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的协调,以发挥它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藏族“赔命价”习惯法为视角对新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和解制度进行探析。“赔命价”制度是藏族独特的宗教、历史、地理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习惯法,其不可能予以简单的消除。在“赔命价”制度与法定刑事和解制度存在冲突的情况下,若欲既维护国家制定法的尊严又尊重民族习惯法,便需要我们通过制度设计把“赔命价”习惯法纳入司法程序中来。  相似文献   

4.
“赔命价”——一种规则的民族表达方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杀人“赔命价”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习惯法,在许多民族地区都曾存在并发挥过现实的规范作用。随着民族习惯法的回潮,该现象再次引起社会的关注。但是,在当今社会里“赔命价”习惯法与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形成悖论。应当在深刻认识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解决该习惯法与国家统一法制的矛盾冲突,在两者之间形成沟通与融合。  相似文献   

5.
任何存在的东西都有它发生的原因和存在的背景,它能一直存在,就说明它能够发挥某种特定的社会功能,在我国藏区,“赔命价”习惯法之所以存在并盛行,主要是因为它是功能性的,能够满足我国藏区文化、宗教信仰、社会结构以及纠纷解决等方面的需要,而且,从刑事法治发展的角度来看,“赔命价”习惯法有它自身的优点;当然,我们必须以刑事法治发展为立场,看到“赔命价”习惯法不可否认的弊端。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对我国藏区的“赔命价”习惯法进行科学分析并合理取舍。  相似文献   

6.
恢复性司法视角下的赔命价——以民间法为研究立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上,赔命价曾经盛极一时却始终难以跳脱民间法的宿命;现实中,赔命价遭遇国家法的放逐甚至打压却生生不息。赔命价将向何处去?当下,关于介绍和引入恢复性司法的理论研究在我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恢复性司法,这种与赔命价在理念上和机制上都存在诸多暗合之处的司法模式,能否为我们解开赔命价命运的"戈尔迪"之结提供思路上的启发,为赔命价摆脱其尴尬现状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7.
对待传统因素的理性态度要求实现"世界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统一"和"阶段性和连续性的有机统一"。为此,法制现代化需要在传统法制、中原汉族习惯、少数民族习惯等三个层面对传统因素进行扬弃;而这三个层面的任务分别在清末法制改革、民国立法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相继展开。法制现代化阶段性的三个步骤与民族性的三个层次之间的暗合是中国外发型法制现代化内在规律的外部表征。但传统因素在整体上遭受冷遇使法制现代化的民族性体现不足,从而导致国家法与民族习惯之间关系紧张。这个难题需要知识界和实务界以更多耐心对传统因素进行消化和吸收,将其有益因素汲取到法律体系中以弥合国家法律与民族习惯之间的裂隙。  相似文献   

8.
藏区习惯法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法,在我国法制建设过程中与现行国家法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冲突,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它的价值。以藏区习惯法中典型的赔命价为例,藏区习惯法对我国法制建设产生一定冲突的同时,也有补充和完善的效能。因此,我国法制建设过程中对藏区习惯法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限制地加以利用和借鉴,使二者协调发展。这种理论观点既有利于尊重少数民族的本土文化和传统习惯,又有利于更好地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统一和权威,尤其是对于完善我国法制建设和稳定藏区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赔命价制度与西方的恢复性司法具有共通的基础,调节二者的必要方法是会通,从而既使赔命价制度摆脱原始落后的帽子,又使恢复性司法适合中国的现实国情。  相似文献   

10.
百年中国法制与法制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年中国法制发展进程艰难曲折,法观念的更新是百年中国法制之前提。中国法制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法制现代化既包括观念的现代化、制度的现代化,还包括操作的现代化。中国法制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三个价值层面的取向:义务本位转向权利本位,制度层面规范政府行为,操作层面的公正合理程序。  相似文献   

11.
关于现代化过程中国家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国家是各国现代化事业的主导力量,如何搞好国家政权本身的建设是一国现代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从历史的角度看,民主国家并不排斥对外战争,一个民族并不必然与另一个民族分享自由,我们必须高度关注民主进程与国家统一之间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2.
藏族"赔命价"习惯法是藏族传统法律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性的法律文化符号,其所蕴含和表现的可能价值与国家法之间并无实质合理性方面的矛盾和冲突,而其形式合理性方面的外在冲突可以通过在司法过程中实施能动主义、国家法的漏洞补充和健全完善相关立法予以消弭,同时完成和实现其存在的合法性认可和确定。  相似文献   

13.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1):158-158,F0003
●本刊特别栏目———民族习惯法(民间法)研究彝族习惯法之效力渊源考张明泽(1-2)嘉绒藏区刑事习惯法分析杨华双(1-7)蒙古族聚居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的实证研究萨其荣桂(2-2)社会自治的民间法资源吕延君(2-10)两汉的宗族与地方社会自治赵沛(3-2)“赔命价”———一种规则的民族表达方式衣家奇(3-6)民族习惯法中的“阿舅”形象———以我国某些少数民族习惯为个案安宁,于语和,刘志松(3-12)西部开发法治与少数民族习惯法文化王允武(4-2)美国法院建立调解制度的历史尝试李道刚(4-8)从功能与意义视角看民间法研究李学兰(5-2)婚俗、法治及其路径——…  相似文献   

14.
法制现代化是中国当前最重大的社会主题,它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过程。公安法治建设必然对国家法制现代化进程产生重大的影响。故有必要对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子系统从法治观念、制度框架、组织结构、警察素质多个方面加以研究,构造出它的正常功能状态,并以此提出具体的举措,指导公安工作的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5.
在法制现代化进程中,民间法与国家法的矛盾较为突出,法制现代化西方化范式在中国法治化进程中出现很多矛盾,不利于法治秩序的建构与法律权威的树立,因此反思中国法制现代化建设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作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赔命价"制度源远流长并且有着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这种深入民心的习惯法通过融入当地民众的血脉与日常生活而收到更佳的社会治理效果。绝对的罪刑法定主义常常阻塞习惯法在民族自治地区的具体展开,而刑事一体化格局的分析进路能够使"赔命价"习惯法契合慎用死刑的刑事政策,实体法维度的"社会相当性"理论和程序法维度的附条件不起诉与刑事和解制度则能够为习惯法融入刑事制定法开辟全新的理论空间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制定法的实施在少数民族地区遭遇瓶颈,与少数民族习惯法发生碰撞,二者在少数民族地区认同度的差异,让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少数民族习惯法.少数民族习惯法既不是国家制定法的附属物,也与习惯有区别.在现代法制社会,不论是从少数民族习惯法形成的规律的角度,还是从其对社会控制的角度,或者从它对国家制定法的作用的角度来看,少数民族习惯法仍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清末北京城市治理和治安立法是依法治市,实现城市治理法治化的新尝试,可谓中国城市治理和治安法制模式的现代化启动。从法律文本分析入手,对清末北京城市治理法规的结构、渊源及其社会基础等相关问题在制度层面进行探讨,可以反映北京城市治理和社会治安法律制度的实际变迁。可以说,该时期的有关立法尝试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法制建设活动,在推动北京城市治理初步迈向法制现代化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民国时期及其后来城市立法样式及法制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世界民族理论中,汤姆·奈恩、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等英国新左派学者认为,民族是被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体的历史情势“发明”出来的,情势不同,“发明”的机制也有所不同。这一民族观念是西方的,也是世界的。以此视角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提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得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伟大历史成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提出并能够超越传统苏联民族理论的世界历史根基;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当代建构是全体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解决现代化产生的不平衡发展问题,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经济基础;高度重视共同体成员身份认同,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当前阶段的重中之重工作;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系统性的伟大国家工程。  相似文献   

20.
历史即将以稳健的步伐迈入新世纪,中国的法制建设正在广袤的空间进一步深入展开。当法制现代化深入向农村推进时,乡土社会中长期积淀的乡土观念与指导人们行为的传统伦理习俗与国家法律所推行的法理机制产生了碰撞和摩擦,形成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复杂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