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赖晨 《红岩春秋》2013,(6):59-62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1930年1月7日,毛泽东指挥红四军第二纵队撤离古田,经福建连城、永安、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不但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而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演讲家。在历次不同场合的演讲中,他都能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风格,深入浅出地说服大家,“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我只讲“二、三、四”三个字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部队战士多是不识字的农民,毛泽东在给他们讲话时,很注意用简单明了的词句。他对红军战士说:我们是革命的队伍,所以要懂得革命的道理。“马列”写了很多书,一下子掌握不了那么多,我现在只讲“二、三、四”三个字的道理,要求大家记住。战士们一下子感到很新鲜。毛泽东说:“二”是指两种战争。古今…  相似文献   

3.
巨变:体现在“五个最具” 70多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率部挥师闽西北时曾经写下“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的壮丽篇章。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武夷山人感受最深的就是,武夷山已经从一个落后的闽北山区农业小县发展成为名闻天下的新必旅游城市,城乡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一 )1930年春夏之交 ,方才摆脱红四军党内纷争的毛泽东 ,又陷入了如何面对“左”倾冒险主义高压的困顿之中。他既不能违抗“立三主义”的中央强制红军攻打大城市的命令 ,又不能眼看刚刚壮大起来的红军被葬送。因而 ,当他和红一军团军团长朱德一道 ,违心地率部从赣南出发去攻打南昌时 ,心情一直是沉重的。直到 7月中下旬踏上赣西南苏区土地 ,看到这里一派红火景象 ,又听了红三军 ( 7月前称红六军 )军长黄公略作的红三军和赣西南的情况汇报 ,毛泽东的心绪才有所好转。他情不自禁地吟出了“赣水那边红一角 ,偏师借重黄公略”的词句 (《蝶恋花…  相似文献   

5.
吾心禹 《党史纵横》2002,(11):25-27
毛泽东的成长离不开读书,毛泽东的革命离不开读书,革命成功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毛泽东在治国上同样离不开读书。毛泽东轰轰烈烈的一生,与读书紧密相联。虽然他曾反对过本本,那是因为王明他们搬的书本词句不和中国国情,他们的读书没有与中国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当中国共产党有自己的理论指导———毛泽东思想以后,他便习惯于用书本来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来提供工作方法,来指导社会运动,来处理微妙曲折的“路线”分歧。读书已合乎逻辑地演变成了毛泽东特殊的政治领导风格和独特的领导方法、治国方法。需要解决什么现实问题或…  相似文献   

6.
陈晋 《红岩春秋》2009,(4):21-28
1973年.刚刚大病一场的毛泽东,已经整整八十岁这年夏天,他还劳费情思地做了一件词墨韵事。他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把自己一生的全部诗词作品,重新抄写了遍。抄完后,他一一核对,对其中的一些词句作些修改。然后,让工作人员又抄写一遍,抄清后,又再次核对。  相似文献   

7.
我的名字叫毛泽东,泽东就是光泽大海,普照东方”毛泽东,字润之。后来又取字润芝。他曾对自己名字作过有趣的解释。1951年11月,毛泽东巡视古都安阳,当知道陪同的地区专员叫程耀吾时,他开玩笑地说:“你这个名字不如我的名字好。”“我的名字叫毛泽东,泽东就是光泽大海,普照东方。”中国人传统名字从来是互补的,因此取名“泽东”,取字为“润之”。而毛泽东对自取的“润芝”来源,又作了另种说明。那就是在他青年时期就读于长沙湖南第一师范时,老师杨怀中推荐《胡文忠公全集》。毛泽东说:“我反复阅读后,觉得胡林翼确实值得…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作于1931年春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曾写道:“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张辉瓒这个名字,对熟悉毛泽东诗词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蒋介石所倚重的这个“王牌师长”自从落入红军之手后,一场围绕赎救张辉瓒的谈判即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但张的结局却在阴差阳错中背离了中共领导人的初衷……国民党12万重兵第一次“围剿”朱毛红军就以悲惨的结局收场,这是南京政府和蒋介石等人万万没有…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点化”过的几首楹联吴直雄文学上讲的"点化"是指将别人的诗、词句或联语等稍加改动,而赋予其一种新的意境。这也是一种文学创作活动。毛泽东就"点化"过几首楹联。一张贻玖著《毛泽东读史》载:"毛泽东还作过一幅有关读书的对联,提倡:'贵有恒,何必三更起...  相似文献   

10.
1931年5月31日,红军第一方面军攻占建宁城,胜利结束了第二次反“围剿”战役。毛泽东又一次赋词《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满怀豪情地讴歌“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工农红军,嘲笑“为营步步嗟何及”的国民党军。红一方面军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毛泽东曾赋词《渔家傲》,  相似文献   

11.
1945年8月底,毛泽东应蒋介石的邀请,在周恩来等陪同下,亲赴重庆与蒋进行和平谈判。一天,陪都文艺界名流邀请毛泽东去作演讲,休息时,有人关切地问:“假如谈判失败,国共全面开战,毛先生有没有信心战胜蒋先生?”毛泽东从容回答:“国共两党的矛盾代表着两种不同利益的矛盾。至于我和蒋先生嘛……”讲到这里,毛泽东深深吸了一口烟,接着慢条斯理地说:“蒋先生的‘蒋’字是将军的‘将’字头上加一颗草,他不过是草头将军而已。”说完,他发出一阵豪爽的笑。“那毛字又作……”不等那人问完,毛泽东便风趣地说:“我的‘毛’字可不是…  相似文献   

12.
陈克鑫 《湘潮》2008,(9):45-46
周恩来常以酒来调节、活跃气氛,增进了解,促进谈判的顺利进行,流传下许多佳话,充满永恒而迷人的魅力。1945年秋天,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在众多应酬场合,周恩来总是与毛泽东形影不离,代替毛泽东一杯接一杯地干,挡回一圈又一圈的“攻势”,而且每次都要连喝两杯,不仅要喝敬毛泽东的,还要喝敬自己的。有个记者见此情景,无限感慨地说:“唉,一个周恩来就打垮了整个国民党……”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1937年访问延安时,在和毛泽东的一次谈话中曾经问道:“国民党方面认为,你们的周兴是中共的特务头子,您以为如何?”毛泽东回答说:“我以为周兴是无产阶级的宝剑!”1962年,毛泽东又在“七干人大会”上风趣地说:“唐朝有个周兴,是酷吏,残害百姓。我们的周兴是保卫人民的。”  相似文献   

14.
《党史天地》2009,(6):105-105
毛泽东去世后,江青一伙先是迫不及待地想占有毛泽东留下的文件,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接着又借毛泽东遗体保存问题发难,为其阴谋夺权制造舆论基础。在叶剑英、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果断决策和组织下,毛泽东的遗体保护问题不仅得到了妥善解决,也彻底粉碎了“四人帮”的阴谋。  相似文献   

15.
巍巍麓山下,浩浩湘江滨,一栋清末建筑风格的乡村墓庐座落其中,在现代都市氛围中显得格外古朴典雅,恬静诱人。这就是被誉为“建党先声”──新民学会的旧址。   这旧址原名周家台子,系宁乡籍周姓的祖坟墓地。周家为守护祖坟,就在墓地旁盖了几间简陋的住室,命名“沩痴寄庐”。因系墓地寄庐,又地处荒凉郊外,房租低廉,适于贫苦平民租用。   1917年,蔡和森在长沙读书时,将全家从双峰迁住长沙租居于此。此期间,蔡和森的同学挚友毛泽东、张昆弟等经常到此聚会,商讨国家大事,酝酿组织革命社团。   1918年 4月 14日,毛泽东、蔡…  相似文献   

16.
王晓莉 《世纪桥》2013,(2):22-26
开国大典上,站在毛泽东身后,身穿长衫、银髯飘拂的老者,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张澜。同时他又以“民盟”主席的身份,欣喜地站立在天安门城楼上,站立在毛泽东和周恩来之间。  相似文献   

17.
1966年6月,毛泽东写下了七律《有所思》:“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这首诗反映了毛泽东当时复杂的心境,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毛泽东当时南国之行,特别是隐居“西方山洞”中一段神秘的经历。  相似文献   

18.
这本书没有孤立地写毛泽东,而是坚持将毛泽东放在一个群体里进行比较研究,将他的思想与同时代的李大钊、瞿秋白、蔡和森、周恩来、邓中夏等人的思想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既很好地揭示了毛泽东在思想理论上的独创性建树,又很好地揭示了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理论上“群流并进”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主席曾写有“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词句,也成为毛泽东解决台湾问题的一个重要思想。 在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之后,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人就开始考虑解放台湾问题。1950年前后,即进行了军事部署,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成立前线指挥部,由粟裕将军担任总指挥,并制订了具体的解放台湾的计划。二是培训台湾干部,把参加过“2·28”事  相似文献   

20.
《天津支部生活》2013,(10):40-40
1921年12月,毛泽东和弟弟毛泽民第二次来到安源煤矿。在专为工人子弟办的一所学校里,毛泽东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工”字。他解释说,上边的一横是“天”,下边一横是“地”,中间的一竖代表工人阶级自己,工人是站在地上,顶天立地,整个世界都是工人们的。在这期间,毛泽东还在给湖南长沙人力车夫上的夜校课堂上,打了个比方。他在黑板上先写了一个“工”字,又在旁边写了一个“人”字,然后,他微笑着告诉车夫,如果把“人”字放在“工”的下边构成了“天”字,如果工人团结起来力量可以顶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