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18年台湾总督官房调查课设立至上世纪30年代中期,为配合日本政府推行对东南亚的"经济南进"政策,扶持东南亚日侨企业,帮助日本经济势力向东南亚渗透,台湾总督府以总督官房调查课为中心,对东南亚日侨展开了全面调查活动。本文通过对日本和中国台湾所藏总督府相关调查报告的分析研究,考察台湾总督官房调查课对东南亚日侨的调查活动,揭示总督府对日侨调查活动的动因、调查方式、调查内容及该项调查在日本"南进"东南亚进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奉节县自1992年以来,连年发生畜禽猝死症,经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病料进行细菌学、毒物学等实验室检验,确诊为李氏杆菌病。1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症状1992年2月至1998年4月,重庆市奉节县寂静乡的东岳村一、二和六社连续发生畜禽猝死症,七...  相似文献   

3.
笔者于1990年对石河子地区进行了奶牛疾病调查,发现卵巢静止的占不孕牛的32.35%,通过应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治疗,收到了满意效果。供试奶牛及药品 经现场调查和直肠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临床门诊中遇到犬肠套叠几例都当作胃肠炎治疗耽误而死亡,经尸体剖检才发现是误诊。近期又遇1只6月龄雌性京巴犬,以顽固性呕吐症状为主,经病史调查和触诊,结合以前经验诊断为肠套叠,经手术治疗整复痊愈。病史1月前该犬出现食欲不振,偶而呕吐、腹泻,初期每...  相似文献   

5.
一、绪言由于新加坡没有任何可以收集劳工统计数字的健全制度,提供有关参加经济活动人口特征的唯一资料来源就要依靠人口调查.本文试图根据人口调查初步报告中所发表的1957年人口调查数字来分析这些特征.概念与定义:人口经济特征调查资料的搜集,分类与制表,曾经根据国际机构所采用的方法,略加修改以适应当地清况.简单地说,10岁与10岁以上的总人口按其参加经  相似文献   

6.
陕西某鸵鸟场发生一种以呼吸困难、严重下痢、死亡率高为特征的疫病,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学检查、病毒分离、治疗性诊断确诊为鸵鸟新城疫(ND).从发病鸵鸟分离到1株病毒,经鸡胚传3代,其血凝性逐渐稳定,致死胚均表现皮肤出血;经血凝试验(HA)及血凝抑制试验(HI)鉴定为新城疫病毒(NDV),这是陕西省首次从鸵鸟分离到NDV.  相似文献   

7.
最近在南京市某奶牛场的犊牛群中发生一种以体温升高并伴发有神经症状为特征的散在性急性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和解剖检查,以及微生物学检验证明是一起李氏杆菌病。经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较快地控制了疫情,减少了损失,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1985年1~2月,辽宁、吉林等省部分地区鸭群发生一种疫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查和免疫学试验,确诊为鸭瘟。 (一)流行病学调查 据文献记载,鸭瘟是我国南方鸭群的常发病,北方罕见。辽宁、吉林等省为发展养鸭事业,于1984年12月从长江以南大批引进种鸭,之后鸭群发病,并大批死亡。1985年1~2月为发病死亡高潮。经调查梅河口市某养鸭户原有由哈尔滨引进的康贝尔鸭45只,后与南方新引进的50只康贝尔鸭混群,于混群第6天原群鸭出现死亡,经各种药物治疗均不见效果,于第13天原群45只全部死光。某乡政府引进一批南方鸭,由厦门装车时为3700只,一路上大批死亡,到梅河口市时只剩2900只,运到单位后死亡继续增加,直到注射鸭瘟疫苗后才逐渐平息,于注苗后10天停止了死亡,死亡率达50%左右。据不完全统  相似文献   

9.
猪疯瘫是猪只,尤其是母猪的常发病之一。该病最早记载于《猪经大全》。近人郑动才等初步调查了其发病原因,并予针刺、中药治疗,均获得一定疗效。笔者为了探讨其辩证论治规律,在四川省荣县调查了1700头农家舍养生猪的发病情况,辨证论治62例,治愈60例,治愈率达96.77%。  相似文献   

10.
1983年7月,广东省遂溪县的群养鸡中发生一种以进行性消瘦及肌肉萎缩为特征的慢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原菌分离、人工感染试验及药物治疗试验诊断为鸡类星形念珠菌病。 (一)流行病学调查 1983年从外地引进大批幼鸡,饲喂进口混合饲料的鸡,便开始发生本病,经调查5个单位21个养鸡户,有497只鸡发病,占总养鸡数606只的82%,死亡477只,死亡率78.7%,致死率96%。如县拖拉机站某养鸡户在1983年5月份购进3批62只本地种幼鸡,先喂进口饲料笼养,30日龄时平均每只重240克,后改为放牧。在75日龄开始发现  相似文献   

11.
耕牛(黄牛)地方性血尿病近年来在我国一些省、市山区地带发生频繁。经有关单位调查,认为本病与耕牛采食某些蕨类植物有关。但因蕨类植物种类繁多,各地多以当地土名命名,常引起混淆。为进一步了解牛血尿病与蕨类植物的关系,我们协同黔、川、赣三省牛血尿病发生地、县农业局、兽医站有关人员,进行了典型发病点的调查。现将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黄牛春乏死因调查及防制对策张家川县每年春季有大量乏弱的黄牛伴随咳嗽、拉稀、头肿大、贫血等症状,使役能力骤降,泌乳量剧减,犊牛死亡增多、生长受阻,肥育牛减重,乏弱严重者常死亡,损失惨重,是当地养牛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经调查表明,寄生虫侵袭与春乏死亡...  相似文献   

13.
1984年7~11月,贵州省江口县的鸭群爆发一种群众称“软脚瘟”的疾病。经我们调查现已查明为鸭嗜气管吸虫病。 (一)本病流行情况 该病主要流行于江口县的磨湾、镇江、兴隆、交白乡及双江镇和太平乡的苗匡大队,共调查1141只鸭,其中发病的占80%;死亡227只,死亡率为19.9%,其中2~4月龄,体重0.5~2.0市斤童鸭死亡的多。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进行畜间布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中,通过临床观察、血清学检验。病原菌分离,发现3只1岁半的初产奶山羊,无任何布氏菌病临床症状,经多次血清学检验为阴性,但从胎盘中分离出3株布氏菌,为潜隐性感染布氏菌病。调查方法在宝鸡市进行畜间布氏菌病调查时发现宝鸡县金河乡奶山羊布氏菌病感染严重,在受检的415只奶山羊中阳性羊54只,感染率为13%,其中有2个村的羊感染率达22%。因此将该乡作为重点进行调查,对全乡的901只奶山羊逐头采血检  相似文献   

15.
在做犬腺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过程中,从送检的犬粪便中分离出多株犬腺病毒,并对其中1 株进行了系统鉴定。经形态学、理化学、血清学交叉中和试验、动物感染试验与分子生物学鉴定,证明为1 株犬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强毒,即犬Ⅱ型腺病毒。  相似文献   

16.
1979年5月畜禽疫病普查时,榆中县、社畜牧兽医站及当地群众反映:近几年来在榆中县马坡、南坡弯、上庄、新营等地区发生一种羊“硬病”,每年春季3~6月份发病,肩前淋巴结肿胀,四肢及躯体发硬。经普查组调查,并于1980年5~8月份深入发病地区羊群调查、诊断、检验,查明为绵羊泰勒焦虫病,病原体为绵羊泰勒焦虫(Theileria ovis)和隐藏泰勒焦虫(T.recondita)。  相似文献   

17.
我县马属动物齿病严重,经调查东湾公社三合大队,被检马属动物188匹,患齿病22例,发病率为12.33%。以往沿用手工齿锉、齿刨、齿剪等器械治疗,操作不便,疗效不理想。我县兽医技师王禄同志急生产所急,于1980年研制出第一台兽用电动修齿机。经现场操作,赢得了1980年省畜牧兽医学会年会代表的好评。经3年的实际临床推广应用,很受广大兽医工作者欢迎。于1983年召开了现场鉴定会,与会兽医专  相似文献   

18.
1999年3月,当地某犬养殖场3月龄幼犬先后出现以食欲不振、锐减或废绝及呕吐、粪便糊状带血为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大肠埃希氏菌O128:K67感染.  相似文献   

19.
1988年4~5月,皖河农场养禽场的雏鸭群爆发了一种病程短、传播快、死亡率高,以神经症状为临床特征,以肝脏肿大和出血为剖检特征的雏鸭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及病理及病原学检验,诊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20.
黄药子、白药子,从历代文献记载及古代治疗牲畜的方剂来看,均为兽医常用解热要药,其功用能凉血降火,解毒消肿,为了配合中兽医临床用药,我们于1964年进行了调查。经调查并将所得的标本进行了鉴定。结果我们认为我省应用的黄药子系虎耳草科鬼灯檠属植物老蛇盘(Rodgersia aesculifolia Batal),白药子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卷叶黄精(Poly-gonatum Cirrhifolium Roy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