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道德自律、意志自由与和谐之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十年计划经济转向三十年市场经济,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巨变。期间,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另一方面,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传统的道德观与现代价值理念激烈碰撞与冲击。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成为平稳转型、深化转型、完美转型的保障。于是,厘清道德自律与意志自由的关系、建立与市场机制相契合的道德体系,对于克服社会道德评价失范、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分离,培育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人格和道德主体精神、化危机为契机以实现嬗变之下的和谐之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道德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80年代以来人们慨叹的“一手硬、一手软”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道德建设的疲软。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一度时期拜金主义盛行,利己主义蔓延,腐朽生活之风滋长,导致了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以权谋私、坑蒙拐骗,乃至谋财害命,置党和人民利益于不顾的缺德和犯罪行为。这给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我们怎样加强和改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3.
论转型社会的道德价值疏离化趋势王南湜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国人面临着一种道德抉择上的巨大困惑: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建立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现代化之必然要求;另方面,市场经济的实现所带来的某些与传统道德价值相悖的市场行为方式,却又使人们在接受这一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诚与信的本义从本体论和道德论的角度各有不同,但又相互贯通,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凝练成诚实.守信这一诚信的基本涵义,凝结成做人之本、为正之责和成业之道等现代价值.诚信作为我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之一,依托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并因其变化而有所变异.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时代,随着国际行为主体数量的增多、全球性问题的频发、市场力量的扩张以及行为主体自主性的增强,国际社会对民族国家共同体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国际组织制衡国家的力量明显加强,全球意识不断提升,全球化治理中的国际伦理精神日益凸显.现代政治学中的“道德政治”传统,尤其是国际政治理论中的建构主义关于文化规范与价值观念在政治生活意义上的主张,为国际伦理规制国际社会的行为取向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而有助于推动建立全球化政治新秩序的现实进程.  相似文献   

6.
试析后现代自我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自我观的社会文化根源是消费社会和后现代文化,其思想根源是对现代自我观的彻底颠覆。后现代自我观抽掉了现代自我之理性主义和主体性而把自我演变成为无主体性、碎片化、零散化的自我。后现代自我观虽然对当下人的生存处境提出深刻的洞见,但因其理论上的悖谬,难以应对人类的生活经验和道德实践。事实上,现代与后现代自我观的共同缺陷是背离了传统中的神圣性与敬畏感。因而,应该在神圣性与敬畏感的观照下,整合三种类型的自我观,重新确立人对自身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合理的文化态度是道德重建的前提李荣海1、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作出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断。当代中国开始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这种转型体现着多维的价值追求:社会经济生活的现代科学化,社会政治生活的现代民主化、法制化以及现代社会文化生...  相似文献   

8.
休谟关于道德观的论述是其人性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休谟一反西方伦理观的理性主义传统,建立了其独特的情感主义道德正义观,他特别突出了正义法则对稳定社会经济生活和人的精神生活的功利性,其道德学说对于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道德信任是从伦理社会学的角度对人际之间信任的考量。道德信任不仅是维护个体完善的内在需求,也是实现群己和谐的重要基础,还是增进普遍社会信任进而构建道德体系的基本动力,因而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伦理期待或要求,既要突破"熟人信任"以实现传统信任道德的现代伦理转型,也要消弭社会风险以实现利益交往格局的伦理优化,还要满足"互予性需要"以实现在道德平等中追求美好生活。适应社会转型、应对道德风险、实现治理现代化要求,确立了新时代公民道德信任建立的伦理治理转向,即建立政府诚信制度、经济信任制度、公民契约伦理制度,为公民道德信任建立注入制度关怀;强调法律的"刚性支持"、伦理的"破立并举"、社会的"群体监督"、教育的"个体洗礼,强化对公民道德信任建立的道德控制。  相似文献   

10.
提升当代青少年道德能力,在道德教育方式上急需实现由教育者强制性道德教育向青少年自主性道德学习的转型。现代社会,虚拟网络情境正在成为青少年道德学习的“第二空间”,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道德信息,培养青少年对道德信息内容的真伪判断能力、锻炼青少年对道德信息评价的辩证思维方法、引导青少年树立文明健康的网络娱乐生活方式,已成为促进青少年道德学习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1.
新文化运动在迎拒与选择过程中喊出了欢迎“模拉尔小姐”、“穆勒尔姑娘”(Miss moral)的口号,提出了建立中国新的道德文化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启蒙思想家们在道德文化领域发掘出了现代意义上的人,并从个体人、政治人、社会人的层面为其构建了全新道德价值标准,从而促进了道德文化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向较全面、较深层转型的特点。转型时期经济实践向传统计划经济道德观和现代市场经济道德观提出了挑战。实践呼唤适合转型时期的道德观。转型时期的道德观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道德文化的精华融汇,是一种承先启后的道德观。根据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客观实际,转型时期道德建设应体现先进性、广泛性和层次性的统一,把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建设作为转型时期道德建设的战略重点,从经济、教育、法律、管理等多方面综合推进转型时期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3.
庞学新 《新东方》2001,10(3):49-52
当代中国的道德转型实质上是由传统德性论向现代功利论的转型,对传统德性论的依赖明显地被置换为对现代功利论的关注。道德转型直接缘起于传统德性论的困境,是近现代社会发展的伦理需求,而市场经济则以其特有的形式奠定当代社会道德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戴曦 《前沿》2013,(22):51-52
现代社会日趋多元化,中国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很多道德滑坡现象.清末民初的大思想家章太炎曾说过:“道德衰之,诚亡国灭种之根基”.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我们共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方面.先秦儒家的道德思想对中国人的道德取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儒家的仁、忠恕之道、修身、差等之爱等道德价值思想出发,阐述了儒家道德价值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有利和不利影响.通过梳理、分析先秦儒家道德价值思想,为解决现代社会出现的时弊提供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山东考察时语重心长地谈到,“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这不仅是对两千多年前孔子等先贤以德治国、以德兴业、以德立人等传统政治伦理理念的现实回应,也是针对当今中国社会,具有现实关切和文化战略意义的深远洞见,它直接而积极地回答了两个相互关联且具有根本意义的社会问题:人类社会为什么需要道德?人为什么要有道德地生活?  相似文献   

16.
现代性的道德困境不仅仅是善恶标准的混乱和模糊不清,更是追寻"自由"的人对自我道德能力的漠视甚至放弃."勇"是现代人鲜谈的德性,而恰恰这一"义理之勇"确证人的道德能力,成就人的道德实践,维护社会正义.以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的"勇"为思想资源,从而对"勇"进行现代意义的重新阐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几点展望〔1〕郑杭生再过三年,处在从传统向现代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将要进入21世纪。以我国社会为根基的中国社会学,将以什么面貌进入21世纪,它在21世纪将会如何发展,这是社会学界普遍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本文联系从传统向现代快速转...  相似文献   

18.
走向中介论的文艺社会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传统文艺社会学的主要弊端是仅仅把文艺作为一种社会学事实看待,在处理文艺与社会的关系时持一种简单化的线性因果论。文艺社会学发展的新趋势将从决定论走向过程论、从因果论走向中介论,即不仅在于确认文艺与社会生活之闻的联系,而且在于寻找这两端之间的中介环节,探究其结构与功能,进而揭示两端的双向性互动。作者从文艺行为、文艺价值、文艺心理这三个维度阐释了文艺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种种中介环节,意在展示一个新的文艺社会学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9.
论陌生人社会的治理:中国经验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绍辉 《求索》2012,(12):216-217
陌生人社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结构转型,给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带来了道德真空填补、社会信任重构以及基层治理变革等难题。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就要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模式,以契约规则规范陌生人社会中的行为、以现代信任文化融洽陌生人社会中的关系及以责任意识唤起陌生人社会中的道德良知。  相似文献   

20.
市场秩序混乱是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十分突出的问题.本文对这一经济现象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加以审视,认为理性的市场秩序既是一种经济秩序,也是一种伦理道德秩序.市场失序不仅源于制度约束机制的软化,在更深层次上,它是转型时期社会伦理道德失范在经济领域的反映,是伦理上层建筑对经济生活反作用的集中表现.因此,道德秩序是市场秩序的精神支柱,活而有序的市场机制的建立既要有完备的法规体系作保障,又要有相应的伦理价值观念予以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